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2019-09-10吴天娇李岩
吴天娇 李岩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复杂的环境导致个别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步入了极大的误区。关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取向已然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探究与分析
大学生作为祖国栋梁和未来的希望,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熏陶下长大,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热衷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度极高,进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近些年来,陆续在各高等学府传出投毒伤害室友、拜金裸贷、伤害小动物、情侣殉情等一系列让人震惊的事件,经过调查,大部分事件的起因是生活琐事、不良竞争导致。其实看似小事,对于一些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有偏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能饶恕甚至要直取性命的“导火索”。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日常积累、文化熏染以及学校教育的共同产物。价值观念是对生活的追求、鼓励和引导,它的发展与变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没有约定俗成的结果,只是有意或无意、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的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不同的主体、不同需要、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价值观也不同。总之,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大都受影响于它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完善的,它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文化熏陶和坚持不懈的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由于部分教育时效性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教育成果方面不断弱化。在当下,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很多学生思想受外界文化严重侵蚀,崇洋媚外,喜欢攀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久而久之物质、利益就成为了衡量一切问题的标准。社会上物质享受方面的过分追求动摇了大学生单纯上进的思想,混乱的社会现实让部分学生的认知发生偏差,对一些社会问题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由于价值观发生的偏差,部分学生乐于接触新鲜事物,不能利用互联网平台很好的学习知识,反而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比如通过裸贷来满足自身经济上的拮据;为了混进“上流”的交际圈,不惜给有钱人当情妇,甚至破坏他人家庭。这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价值观的严重扭曲。
三、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是社会进步与自身成长环境不断撞击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终将被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所代替。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价值观还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这些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氛围,引领正确文明风尚
社会是一个大的芯片,里面包含着很多个焊接点,这些点相互影响,相互交错。社会风气无关好与坏,学生会全盘接收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来文化的侵入对在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比如之前的“老人摔倒了,扶與不扶”,现如今的“情绪激动抢公交司机方向盘,至他人安全于不顾”等等,许多人为了自身利益歪曲了事实,颠倒了黑白。社会风气传递着负能量,让原本价值观念正确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存在问题,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故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氛围,引领正确文明风尚,应改变人们的处事方法,传递正能量。
二是加强学校教育方面,提升思想境界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摇篮。从小学生的懵懵懂懂到大学生的意气风发,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和培养是最直接的,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念的塑造。我们有必要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平台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观念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哪些是当今大学生最该做的事情。
三是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熏陶影响不容忽视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儿童早教,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温暖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家庭,往往孩子也会有正确的三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点一滴的影响,是无形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不容忽视。
四是学生本人正确思想观念的重建,刻不容缓
书本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要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需学生从自身根源看问题。严格要求自己,自重、自律、自爱。真正的自立自强才是立足本身,只有过了自己这一关,才会被社会认可,被他人认可。
四、总结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许多大学生过于追求西方文化而导致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某些事情上出现价值取向不明确等状况。要想转变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大方面不断的感染和引导,进而培养大学生优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母小琳,吴丽君.基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下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研究[J].长江丛刊,2018(6):228-229.
[2]李海潮,胡红.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研究——基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6(4):100-101.
[3]罗茹晏.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对高等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8(14):326-32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