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生激励表彰机制研究

2019-09-10王奖

速读·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激励高职生教育

王奖

◆摘  要:激励是一种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其产生积极行为的心理过程。在当前高职学生素质多元化的背景下,本文在此探讨完善高职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体系,通过建立环境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等机制,使学生达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收获,为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学工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生;激励;教育

1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激励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1.1综合测评标准不科学

高校对学生的年度综合测评标准多年不变,许多旧的标准不能满足新的环境下激励的需要,而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又没有能很好地反映在年度综合测评体系中。例如,学校的奖励只单纯看重学业成绩,对于职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诚信教育等综合素质,考察的不够全面,学习成绩特别是考试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硬指标;同时,各方面的指标体系所占比例不合理,不能正确反映各学生群体的特点需求,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1.2激励制度和方法的缺陷

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新疆助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评选中存在过多的重叠现象,往往造成几个奖项都由一个人独得,其他学生就被排除在激励体制之外,必然会削弱大部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其次,偏重学生经济上的物质资助,忽略精神上心理贫困的资助。部分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压力,使学生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进取心不足,高校的激励手段单一,只有当制定的激励制度与时代需求相吻合,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职院校中常用的激励方法

2.1前景激励法

刚进校的高职生,对未来的想象是积极的,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博。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对他们美好愿望进行肯定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实现理想的过程进行引导。同时,要求他们要用平常心对待这个追求的过程。

2.2情感激励法

第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都要了解,并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第二,用自我魅力感染学生。对待学生要平易近人,体贴尊重,加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学生工作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成就激励法

对学习好的给予奖励。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好、成绩优良的学生,学校设立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形式予以奖励。对工作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在组织院、系、班级活动付出了大量业余时间的学生干部,要给予奖励与鼓励。例如:“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的评选要对这些同学适当加以倾斜。对学生活动要鼓励支持。要鼓励学生干部在院、系、班级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要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在各种比赛中也要设立合适的奖项,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发挥其才能和特长。

2.4思想教育激励法

思想教育激励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激励学生理性的思考、看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悟性,加强学生的自律性。例如,组织学生学习党的科学、党体系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摆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消除内心的抱怨因素,提高自身的动力和思想政治素质。

3构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激励机制的措施

3.1建立科学有效的目标激励体系

目标激励指的是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来激发人的动机,从而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目标激励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学习和工作目标的建立,不断引导高职生建立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班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一级、英语AB级、普通话的通过率,通过高职学生激励机制实现高职学生从“他律—自律—律人”“他助—自助—助人”的转变。例如体育节、技能节、艺术节等,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趣味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引入竟争和激励机制,形成“优秀干部有成就感,平庸干部有压力感,不称职干部有危机感”的良性激励循环。班干部轮值,通过班干部轮值,可优化学生管理工作,让更多的学生登上班级管理的舞台,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能力。有时候物质的奖品会提高学生的热情,有时候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也可使学生铭记难忘。

3.2健全以学生为本的过程性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过程性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学生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认可、表扬,尊重和认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分努力和付出;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学业进步、素质拓展、能力锻炼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积分管理,规定在一学期或一学年中,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积分达到某一特定值即可获得相应的单项荣誉;或将积分纳入学生年度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作为各项综合性荣誉激励的指标。

3.3建立丰富多彩的项目化激励机制

项目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的设置必须与高职生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项目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二是必须强化项目的过程性监督,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督查,对项目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跟进、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规范项目验收,注重对最终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验收,并通过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导向和牵引作用。

4结语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内在的作用于整个学校。作为学生管理部门要在工作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摸索,积极探索有效的激励手段,建立健全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制度,切实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不断引导和强化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星平.高校大学生激勵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2]李呈.谈激励与高校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J].中国驰名,2007(06).

猜你喜欢

激励高职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