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植”

2019-09-10陈晓云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柴门手杖大纲

陈晓云

人民教育出版社两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植杖而耘耔”一句的注释基本相同,内容也基本正确,但其中也有多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大纲版第二册注:[或植杖而耘耔(zǐ)]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植杖,把手杖立在一边,一说倚着手杖。耘,除草。耔,培苗。

课标版第五册注:[或植杖而耘耔(zǐ)]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耘,除草。耔,培苗。

仔细阅读了上面两个版本对同一句话的注释,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大纲版的译句“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完全抛开了“植杖”,看不出一点“植杖”的今义于其中。

两版对“植杖”的“植”的释义,都有“立”的意思,应予肯定。大纲版释“植杖”为“把手杖立在一边”也完全正确,但须知教科书对字句的注释和辞书对字词的注释不一样。辞书的注释可以有若干个义项,但教科书对字词的注释只能是一种意义。有不少文言诗文注本,先注原义,后注语境义,此足称道。众所周知,语境义只能是一种,而且只能是最佳的一种。据此,大纲版之注“一说倚着手杖”,课标版将“植”注为“扶着”,就有蛇足之嫌了。何故?

对“植杖”的“植”的理解,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主要的有两种:一是“立”,一是“倚着”“扶着”。二者必居其一。何者为佳?笔者认为是“立”。杨伯峻先生曾把“植其杖而芸”,译为“扶着拐杖去锄草”。将“植杖”的“植”注为“扶着”(中华书局《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1980年版,第196、284页)。由此可知,课标版对“植杖”的“植”之注,是依从杨先生的高见了。我们不妨再去请教两位先生。朱夫子直接把“植”释为“立之也”(朱熹《论语集注》)。孙钦善先生注:植,有二说。《集解》引孔安国注:“植,倚也。”则是拄着的意思。另一说为插立的意思。均可通,以后说为优。(孙钦善《论语注译》第319页,巴蜀书社1990年版)

具体到“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植”,不可理解为“倚着”或“扶着”,而是“立着”。其理由是:

①背景可证

读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及其相关的著作后,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早年生活拮据,青年时期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不过,非士族出身的他很难有进身之阶,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化为泡影。后来为生活所逼才出来做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他时仕时隐,最后在家乡的彭泽县只当了八十一天的县令就毅然决然告别官场,回乡隐居躬耕。他喜爱田园生活。寻常而自由的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登东皋可以仰天长啸,临清流可以纵情吟诗,间或干些农活。他当时的心态不可能有扶着拐杖的动作,否則周围的人们会认为陶渊明辞官归隐躬耕,还摆着官架子嘛!

②体力可证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于405年辞官,归隐躬耕的第二年即义熙二年(406年),时年四十一岁,写成《归去来兮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时期的陶渊明,从体力上讲,“倚着”拐杖干活是没有必要的。

③文末可证

从《归去来兮辞》的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或爱惜那良辰美景独自欣赏,或在田间除草培苗;或登山长啸,或傍清流吟唱。凡此种种行为,干活“倚着”拐杖还有什么必要呢!

④典故可证

“植杖”的语源来自《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据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四卷,第1082页)既然作为典故用,就不必拘泥于文字本身,是否可以认为“植杖”泛指年纪稍大的人从事农耕。作为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到田间劳动哪里要拄着拐杖去呢?

趁便说一下,换换语言环境,“植杖”的“植”就是“扶着、倚着”了。例如:

[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这里的“植杖翁”就是拄着拐杖的老人。

[唐]韦嗣立《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搴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植杖候柴门”就是“拄着拐杖在柴门旁等候”。

[唐]李邕《石赋》:“代有远游子,植杖大野,周目层岩,睹巨石而叹曰……”“植杖大野”就是“拄着拐杖站在辽阔的田野上”。

[唐]李元宾《道士刘宏山院壁记》:“先生以是植杖以请谒,一见而敛衽……”“以是植杖以请谒”就是“因此拄着拐杖来请求拜谒”。65BC64D1-6AC5-4892-A4B2-7B759E6CC883

猜你喜欢

柴门手杖大纲
腊梅花
人勤柴门
柴门的温度
不倒翁手杖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应试良方
手杖3
手杖2
手杖1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