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2019-09-10郑栅洁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外贸宁波贸易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加快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这个行动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相辅相成,都是宁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宁波服务国家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的重大使命。

我们在今年5月对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作出动员部署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国际贸易,把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宁波实现下一个1万亿元的经济增量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全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为此,我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外贸企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宁波依港而立、因港而兴,作为“一带一路”的“活化石”,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所在地,必须依托港口坚定不移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发展壮大国际贸易,形成先进制造业与国际贸易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趋势,立足宁波外贸、港口、产业等条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制定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

第一个“2”,是总量目标。就是到2025年,通过存量扩张和增量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其中进口、出口分别达到1万亿元。

第二个“2”和后面的“5”,是结构性目标。“2”就是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分别达到5000亿元。“5”就是到2025年,跨境電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分别达到2000亿元。

一、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的基础条件和重大意义

首先,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宁波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有信心。

一是港航物流发达。宁波是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海陆空交通体系和港航集疏运体系完善。宁波舟山港拥有各类航线246条,2018年货物吞吐量达10.8亿吨,连续10年居全球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达2635万标箱,居全球港口第3位。机场三期今年底将投入运营,机场四期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南客北货”铁路网通达全国各地,杭甬高速复线、象山港疏港高速、金甬铁路加快建设,沪嘉甬高铁、甬舟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沪甬交通通道正在抓紧谋划。

二是外贸规模庞大。宁波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投资贸易关系,是我国第五大开放口岸。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8576亿元,其中出口5551亿元,占全国份额3.38%;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830亿元,其中出口555亿元,占全国份额3.14%。虽然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今年对美贸易遇到不少困难,但宁波国际贸易保持了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前8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9%,其中出口增长10%,占全国份额上升到3.59%;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13.3%,其中出口增长16.2%,占全国份额上升到3.22%。

三是市场主体活跃。宁波历史上就是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宁波人历来就有“卖全球、买全球”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宁波更是兴起了千家万户办企业、千军万马做外贸的热潮。目前宁波共有进出口企业2万家,占工商企业总数的4.8%。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全球建立了研发机构、生产基地、贸易窗口、海外仓,已经具备较强的跨国经营能力。

四是市场腹地广阔。宁波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对外联通全世界,对内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南北以及东北亚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海相陆相腹地广阔。目前,宁波已在内陆布局建设了17座“无水港”,过去10年海铁联运箱量年均增长92%,总量居南方港口第1位。特别是去年还开通了宁波—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珲春的航线,有效增强宁波开拓东北市场腹地的能力。

五是平台优势突出。宁波拥有全部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功能平台。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今年我们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进一步巩固了宁波与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的先行先发优势;二是设立宁波前湾新区,为宁波融入长三角、服务大湾区规划了一个标志性战略大平台。

六是产业支撑有力。宁波是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拥有9个全国唯一的产业基地称号、2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2018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居全省首位。特别是“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今年竣工、续建和开工的百亿级工业项目群达13个。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巨大潜力,是宁波外贸发展的有力支撑。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7%,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第二,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时机重要、意义重大。

一是服务国家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深度调整,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将对我国带来长期的、反复的、全面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要。作为全国重要的开放门户之一,宁波必须扛起为全国外贸探新路、出新招的重大使命。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一方面是要推进宁波外贸的提质扩量,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全国外贸平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是要创造外贸新体制新机制,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宁波经济外向度达80%,其中出口依存度达52%。尽管我们在积极开发国内市场、扩大有效投资,但还是要想方设法开发国际市场,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市出口企业多达17468家,如果没有保持合理的出口增速,那么企业生存发展就难以为继,进而对职工就业、社会稳定、财政收入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做大进口规模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就是要坚持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相统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提高宁波外贸的竞争力,为宁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强劲的动力。

三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在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既要进口大量的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和先进技术,又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生产更多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下,我们必须把高水平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作为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是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姊妹篇”,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宁波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科技合作提供更加高效顺畅的双向通道,加快推动宁波制造业走向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提高宁波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然要求。“城”依靠“市”而兴起,这是一个客观规律。纵观国内外城市,大多数高能级城市,都是国际或者区域贸易中心。做强做优做大国际贸易,最直观的就是能够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港航、商务、会展、金融、旅游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就是要使宁波成为万商云集的贸易之都,提升宁波在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的实践要求和具体路径

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是宁波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创开放新优势的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要坚持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均衡发展。扩大出口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扩大进口可以减少经贸摩擦、缓解能源资源约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满足国内消费升級需要,两者同等重要。要在做大出口规模、提升出口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进口贸易,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努力实现双万亿的目标。联系我市实际,出口增量的重点是扩大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去年我市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104亿元,占全市出口的55.9%。只要年均增长7%,2025年就能达到5000亿元规模。进口增量的重点是扩大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优质商品进口。前者是为了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高宁波配置全球能源资源的能力。后者是打造全国中高端装备进口中心、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的需要。在这两个领域,宁波已有较好的基础,只要理顺体制、完善网络,2025年就能达到5000亿元和2000亿元的规模。

二要坚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互促共进。当前,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贸易品不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生产销售,而是需要几十个国家、几百家企业的深度合作。这种变化,极大促进了港航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法律仲裁、会计税务等服务贸易的兴起。宁波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去年进出口总额达830亿元,占全省的21%,其中出口555亿元、进口275亿元。要大力发展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相配套的服务贸易,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总量互补、差额替代,确保到2025年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三要坚持传统贸易、新型贸易协同互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正加速向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型贸易转型升级。宁波数字贸易发展基础较好,拥有年出口额4亿元以上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11家,航天云、电信云、移动云、阿里云也在我市设立了项目。要在稳定传统贸易的同时,抓住5G时代的风口,以数字内容、数字服务、数字平台为方向,加快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贸易化发展,确保到2025年培育年交易额100亿元以上的数字贸易平台10个以上,培育和引进规模以上数字贸易企业300家,服务供应链及中小微企业超过200万家,努力将宁波打造成为“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四要坚持线上贸易、线下贸易一体推进。宁波作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国内大型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全部落户宁波,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094亿元,其中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交易单量8505万单、交易额144亿元,均居全国第一。要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零售出口和B2B2C出口,全面提升跨境电商国际化、枢纽化、数字化、便利化水平,确保跨境电商贸易额、保税进口仓量、跨境电商巨头集聚以及运营模式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宁波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创新中心。

实现外贸双万亿目标,关键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此,我们谋划提出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概括起来就是“个十百千万亿”,即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培育百个国际品牌、集聚千家外贸企业总部、引育万名国际运营人才、提升万亿开放平台。

(一)打造一流枢纽型口岸。要以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推进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优化口岸服务,提升宁波口岸的国际竞争力。

一要突出开放立体。构建完善海陆空铁一体化立体交通格局,全面增强辐射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能力。海港方面,重点要推进宁波舟山港深度一体化,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和无水港建设,加强与世界主要港口的合作,积极拓展陆相和海相腹地,进一步巩固提升宁波舟山港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空港方面,要依托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在建成机场三期的基础上,尽早开工建设机场四期,大力发展全货运航空,开通更多国际直航、经停线路,把宁波机场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大型国际货运机场。陆路交通方面,要确保明年开工建设沪嘉甬高铁,加快推进金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建设,争取甬台温高铁、沪甬跨海通道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邮路口岸方面,要加快建设集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快件监管中心、跨境贸易产业集聚区“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邮路口岸业务量快速增长。

二要突出安全高效。要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高前置服务、后续监管、信息共享等水平,全面推行“提前申报”通关模式,推动通关“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确保口岸进出口通关时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就今年来讲,要把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到45个小时、8个小时以内。

三要突出智慧数字。要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政务服务、物流服务、数据服务、特色应用等功能,推动“单一窗口”从通关领域向“通关+物流”延伸,提高智慧数字口岸建设水平。

四要突出服务集聚。宁波港口之所以大而不强,主要是高端服务发展不足。要把做大做强航运服务业作为推动港口和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航运服务机构和大型总部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强与波罗的海、新加坡等航交所的合作,扩大海上丝路集装箱指数、海上丝路贸易指数、“17+1”贸易指数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航运服务的国际话语权。

(二)开拓十大新兴市场。2018年,我市出口占比最大的六个市场分别是欧盟26.7%、美国24%、金砖国家8.3%、东盟7.9%、中东5.8%、日本3.9%。为扩大出口规模、降低市场风险,我们提出要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十大新兴市场。它们是:俄罗斯、墨西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中亚经济体、中东欧17国、阿拉伯国家联盟、南部非洲关税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今年全市外贸仍然保持较快增速,这是我们长期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的结果。要坚持巩固传统市场与开拓新兴市场并重,夯实“基本盘”,做大“朋友圈”,确保出口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一要依托展会拓市场。参加境内外展会是外贸企业结交客商、获取订单的重要渠道。我市每年参展企业近9000家次,不重复参展企业有4100余家。调查显示,这些企业70%左右的出口订单是通过参展获得的。要实施“千企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制定专项政策扶持1000家典型外贸企业和100个境外重点展会,积极探索境外自办展会,切实降低企业参展成本,提高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二要创新营销拓市场。要深入分析新兴市场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模式、市场需求、人文风俗,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布局建设境外营销基地,支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抱团建设海外营销渠道,提高开拓新兴市场的精准性、实效性。

三要“走出去”拓市场。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适度“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建设境外园区、承包工程项目、开展海外上市,形成“走出一企、带回一批、拉动一片”的效应。同时,要完善海外投资预警机制,建立国别风险发布平台,加大对新兴市场项目的保险保障力度,帮助企业降低“走出去”风险。当然,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时,要引导企业把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结算中心和高端生产环节留在宁波,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三)培育百个国际品牌。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浙江出口名牌”166个、“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059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3个,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但总的来看,“宁波制造”“宁波服务”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技术为支撑,培育一批先进制造国际品牌、外贸自主知名名牌,确保到2025年“浙江出口名牌”数量达到300个。

一要鼓励国际并购。跨国并购高端国际品牌,可以避开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快速形成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企业根据行业的相近性、市场的知名度、资金的充足率,开展审慎稳妥的国际并购,借此获得有技术优势、品质保证、营销网络的高端国际品牌。

二要鼓励自创品牌。要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加强品牌形象推广,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国际通行体系认证,逐步由贴牌生产向自创品牌转变,由加工组装企业向设计、品牌、营销型企业转变,争取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

三要鼓励技术创新。品牌能不能被市场认可,关键还是看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只有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工艺革新、产品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坚持产业提质扩量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条战线一体推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发更多的优质产品,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以技术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集聚千家外贸企业总部。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涌现出一批本土外贸集团,但缺乏全国性商贸龙头企业,更缺乏跨国商贸公司、跨国采购商、跨国渠道商和国际品牌制造商。要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国际贸易供应链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商、港航物流服务商和新业态贸易商,确保到2025年进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进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企业达到25家。

比如在引进培育国际贸易供应链企业方面,要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核心,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链属”企业,带动“制造+服务”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特别是对产业链条比较长的汽车产业,要引进一批多功能的国际供应链平台企业,切实提高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的效率。对市场容量大的优质商品进口,要培育引进一批以专业、特色见长的线上线下进口商,形成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内销体系。

比如在引进培育大宗商品贸易商方面,要聚焦油气、矿石、煤炭、粮油等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生产商、贸易商,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贸易主体以及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总部型企业,使更多的大宗商品交易放在宁波交割、结算。

比如在引进培育港航物流服务商方面,要在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集聚一批港航辅助服务企业、港航金融贸易企业、航运电商平台企业,培育若干个区域性功能总部企业,尽快转变粗放、低效的港航物流发展方式,扭转港口“酒肉穿肠过”的尴尬局面。

比如在引进培育新业态贸易商方面,要支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提高供应链集成运营能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服务贸易企业进军新兴贸易领域,转口贸易企业开发多元化运作模式,使宁波外贸拥有更强的综合实力。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培育问题。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手段的全新外贸模式,通过整合各方面服务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被称为外贸产业的“全能保姆”。要加快培育一批功能更強、服务更优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提高开发国际市场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制造业企业与国际贸易企业以市场为纽带,开展生产、营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五)引育万名国际运营人才。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尽管这些年我们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但高层次国际营运人才的缺口还是非常大。要深入实施“3315”系列计划,大力引进培育国际经营管理、国际贸易业务、国际金融保险、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展服务、國际港航物流、涉外法律、小语种语言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确保到2025年新集聚国际运营人才1万名以上。要创新人才引用方式,鼓励企业设立海外分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就地集聚人才,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国际经营人才集聚基地,让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同时,要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建立更加便利的人才出入境、签证、居留许可等机制,为人才提供高质量、国际化的服务。

(六)提升万亿开放平台。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各类重点开发区是主战场。要引导督促重点开发区勇挑重担、争创一流,确保到2025年省级以上重点开发区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元。

一要提能升级。要加快重点开发区功能整合,建立健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促使它们提高产业集聚度、外贸竞争力、税收贡献率。要大力推进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等新的大平台建设,统筹抓好控制性详规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人才招引等工作,打造宁波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要招大引强。要指导重点开发区围绕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贸易优势。要研究制定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贸政策,建立重点招商项目“一事一议”机制,鼓励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形成多头并进的招商格局。要建立项目跨区域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重点项目向特定功能区集聚,释放更大的动能和红利。

三要创新机制。全力以赴配合做好浙江自贸区赋权扩区工作,争取我市有关重点区域纳入浙江自贸区范围,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功能更强的贸易发展新高地。当前,要抓紧开展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开放、通关便利、赋税环境、航运制度和人员流动等政策的研究创新,确保宁波片区一旦获批,就能顺利起步。要加快推动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相关政策在重点开发区率先落地,形成较强的体制机制优势。

实现外贸双万亿目标,必须坚持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相统一,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有利有得、有激情有干劲。重点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突出精准扶持。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三是提高控险能力。四是创新制度供给。五是完善落实机制。

(摘自郑栅洁同志9月27日在全市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何海永

猜你喜欢

外贸宁波贸易
山东外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一图读懂宁波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拖起明天的希望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