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蔬菜设施栽培冬春季节调控对策研究

2019-09-10赵占梅

种子科技 2019年10期

赵占梅

摘   要:我国北方气候四季分明,夏秋季节气候炎热,而在春季和冬季,温度降低、光照时间缩短,不利于温室蔬菜的种植,所以就需要人工参与。从光照、温度、湿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控,可为蔬菜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温室环境,促进蔬菜产量的提升,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以我国河北省怀安县为例,就冬春季节温室环境调控提供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温室蔬菜;冬春季节;调控对策

对于我国北方地区而言,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在冬春季节,人们餐桌上的各色蔬菜基本都来源于温室种植,所以提高冬春季蔬菜温室种植的质量,就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

1   光照

在寒冷的冬春季节,由于蔬菜大棚所接受的光照减少,不利于蔬菜生长,所以需要采取一些人工手段延长大棚的光照时长,保障棚内蔬菜良好的生长状态。首先,在大棚设施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素,选择透光性较高的大棚膜,加强大棚内部光照。其次,在冬春季节根据实际的气候情况,在正午时刻将大棚的覆盖去掉,保障蔬菜吸收足够的阳光[1]。除此之外,在建造大棚设施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光照情况,合理设计大棚的布局和结构,保障大棚光照的面积。另外,大棚表面的大量水滴会反射太阳光,降低大棚光照,所以要做好蔬菜大棚的巡视工作,发现大棚表面有水滴时应及时清理,以提高光照的效果。目前,市面上有无滴水棚膜,可以有效地避免水滴对于光照的影响,所以在建造蔬菜大棚时,要尽量选择无滴水棚膜。同时,每天都要清扫棚膜,将大棚表面的灰尘和浮土清扫干净,增加棚膜的透光性,进而提升蔬菜大棚的光照质量。

2   温度

在冬春季节,由于温度过低,早晚温差较大,会对大棚蔬菜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就需要用人工手段进行温度调控。尽量选择耐寒性较高的蔬菜品种,或是采取人为加热的方式,以提高大棚内部的整体温度,防止蔬菜受到外界低温的影响。另外,也要做好覆膜工作,用优质的材料给蔬菜保温,避免温度过度流失而造成损害。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时间,利用反光幕布增加大棚温度。或者及时给棚内蔬菜进行施肥,增加蔬菜抵抗低温的能力,促进蔬菜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蔬菜对于温度的需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温度调节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要在蔬菜大棚的内部安装相应的温度监测器,随时了解大棚温度,当温度过低时,就要及时采取升温措施。

3   湿度

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蔬菜大棚内部的湿度较大,不仅会限制蔬菜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引发蔬菜产生病害现象,所以在湿度大的冬春季节,一定要做好大棚内部的湿度调控工作。首先,由于每种蔬菜对于湿度的适应性不同,所以在蔬菜种植时,应该避免将不同湿度需求的蔬菜种植在一起。其次,在蔬菜大棚内部安装湿度检测器,随时查看棚内湿度,当湿度高于一定的标准时,需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另外,通过增温的方式降低大棚内部的湿度,选择气温光照较好的天气增加棚内温度。一般而言,当温度增加1 ℃时,湿度就会减少5%左右。除此之外,也可以对棚内的蔬菜进行地膜覆盖,减少空气中水分的侵入,避免湿度过高对蔬菜产生危害。同时,要做好大棚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大棚积水的情况,第一时间排水处理。最后,在大棚内部铺设一定的吸水设施,比如稻谷壳、小麦秸秆等,这些材料不仅环保,还有良好的保温减湿作用。

4   技术

与自然环境下蔬菜种植相比,大棚设施种植蔬菜对种植技术有更高的要求[2]。首先,在进行蔬菜灌溉时,避免使用粗放型的漫灌模式,可利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吸收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进行浇水灌溉时,一定要把控好时机,避免在阴天和中午之前浇水。同时控制水的温度,保证水温基本等同地表的温度才可以进行浇水,避免由于浇水不当而造成对蔬菜的损害。其次,在蔬菜种植管理方面,采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无论是温度、湿度的调节,还是实际的种植工作,都要做到精细不浪费。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垄作的蔬菜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也有利于冬春季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调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蔬菜种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技术、管理以及自然环境,所以当冬春季来临时,可以积极做好各方面因素的调控工作,为蔬菜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主要通過人工参与来实现,比如人工降湿、人工增温等,同时,也要合理选择温室大棚材料,保证棚膜良好的透光性和防水性。

参考文献:

[ 1 ] 刘跃彦.分析北方蔬菜设施栽培冬春季节调控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7):69.

[ 2 ] 王艳玲.北方蔬菜设施栽培冬春季节调控措施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4):170.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