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2019-09-10唐复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唐复丽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低、强弱,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发生过程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中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十分重要,动手操作是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经历、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动手实践的最大動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在学习过程中又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将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学习效率难以显著提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综合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教学,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快速集中,并在充满趣味性的实践动手过程中,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组织者与参与者的教育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课堂积极性快速得到调动,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奥秘进行深入探索。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的理论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尝试运用一个木条制作长方形,计算周长和面积后,再将其拉成一个正方形,观察周长与面积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硬纸条与图书钉钉成长方形,分别测量长和宽,计算周长面积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过程,将更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将带着浓厚的求知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以及符号三个操作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进行实物操作,促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同时,也为表象操作与符号操作做好充分准备,这一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新课标提出的“做数学”不谋而合。除此之外,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思维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与“实践”中,发掘数学规律与数学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知识内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教育时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与发现数学规律,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拓展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或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在开展动手操作教学之前,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时,设计了“我说你摆”的操作游戏,让学生将水果卡片按照教师要求摆一摆,并尝试判断和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二)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

在动手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一定数学逻辑顺序之中清晰地掌握知识脉络。因此,动手操作的教学设计应具有层次性,要有清晰、有序的操作思路。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课前制作的数字卡片摆出正确的顺序,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数出相应数量的小棒,对应数字摆出自己喜欢的形状。这样,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

(三)师生互动,促进思维发展

知识探究是思维在头脑中反映的过程,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进而更好地揭示事物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关联。因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在师生互动中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给予学生明确的操作方法指导

科学、具体的操作方法,能帮助学生明确操作步骤,关注细节,这既可避免操作失误,也有利于操作目的的顺利达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语言提示,或正确展示操作过程。以教学《圆的面积》为例,教师在示范拼割时,必须告知学生每一步的拼割要领,若换作其他的操作步骤,可能出现拼割后拼成的长方形不成形等问题;其次,在展示示范拼割后的长方形时,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学生,如,(1)新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哪些要素没有发生变化;(2)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半径、周长,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时,才能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并对所学新知产生基本的正确的认知。再次,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操作活动。学困生由于学习热情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弱,在操作时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故此,教师需耐心地、甚至是手把手地辅导学困生。

结论

总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动手操作的方法,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卫卫. 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0):42-43.

[2] 郭颖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 学周刊,2019(12):72.

[3] 林志良. 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名师在线,2019(08):30-31.

[4] 程洪奎. 在数学课堂中释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 数学教学通讯,2019(04):18-19.

[5] 於垚冰. 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 华夏教师,2018(29):16-17.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