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
2019-09-10潘金宽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运用于战场,正在改变着战争的规模和样式,使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是,人民战争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降低。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将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战线密切配合的全民性战争,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将是在国家法治前提下组织实施的全民快速动员,如何提高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能力,是我们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的内涵和价值
(一)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高技术现代战争中的继承、发扬和运用。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我国的历次反侵略战争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援,正是有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支援,我军才有无往而不胜的光辉历史。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建立军地联供后勤保障体系更是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新时期的充分体现。
(二)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是国防建设贯彻质量建军、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正确道路。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争的杀伤力、破坏力、消耗力空前增大,后勤保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平时国家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建立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因此,战区必须建立军地联供体系,国家平时的各项建设必须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军队后勤保障要充分利用和依靠社会力量,寓后勤建设于国家经济建设之中,把军用与民用、战场建设与经济建设、边海防建设与边疆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平时是生产力,战时能迅速地变成现实的后勤保障能力。
(三)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能构成区域网络型强大的整体保障合力。高技术战争需要三军联合协同作战协同作战,在同一地域内三军都需要地方的支援,从保障的效益上讲,往往各兵种会重复使用或舍近求远。实行三军一体、军地联供,建立统供与专供相结合,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及军地就近就便的上统下分联合保障方式,有利于统观全局,把握良机,实施全方位的立体整体保障合力。
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的主要特点
(一)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的作战形式,人民战争依法动员必须保证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扩编和支援的需要。联合作战是各军兵种在多维空间展开的一体化作戰。参战军兵种的增加,使作战力量中专业技术兵的数量和种类随之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军队的专业技术种类仅20多种,而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军队中的专业技术种类已达5000多种。满足现役部队组扩编和作战支援需要,是民兵的基本任务。未来联合作战力量多元化、作战空间多维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民兵的快速动员必须着眼联合作战力量编成多元一体、高度整合的新需要,打破传统以陆军为主的动员模式,以联合作战的需求为牵引,广泛拓展动员范围,把联合作战所需的各种力量均列入动员对象,实施联合补充;把动员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动员补充的主流。
(二)动员速度与质量成为战争制胜的砝码,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应注重增强爆发力,在有限的时空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爆发突然,节奏和进程加快,客观上要求战争动员必须以快应变、以质取胜。同时,受战争巨大消耗及外部可能干预的影响,必须速战速决,尽量缩短战争进程。动员转化的速度和效能,对于能否抓住战机、适时采取决定性的战略行动至关重要。受全面战争战略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所坚持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一直强调以时间换取空间、以数量弥补质量,为此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动员的持久力,而对动员的爆发力重视不够,这显然难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因此,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民兵的动员必须注重爆发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潜力转化为实力,在局部地区形成压倒性的对敌力量优势,在有限的时空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实现决战快胜。
(三)科技动员成为战争动员新的制高点,现代条件下战争依法动员应把科技力量参战支前作为重点。科技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科技动员已经成为战争动员新的制高点,成为能否维护部队战斗力和保障部队战斗力再生的关键。科技动员地位的凸显,使人力动员的重点由作战部队的数量补充和一般性保障向作战行动的智能参与(如电子战、网络战、舆论战、心理战等)和技术性保障转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所征召的后备役人员,有许多是医疗卫生、装备维修和工程建筑等方面的技术专家,一些没有编入后备役的专业人员也参加了战场技术保障。美军采取签订承包合同的办法,要求武器制造商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装备提供“从工厂到战场”的一切支持,有几百家公司向战区派出了2万多名技术人员实施伴随保障。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精兵利器的较量,这就要求民兵参战支前必须把科技力量参战支前作为重点,尤其要把民兵中的对口专业分队和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性能良好的装备物资优先动员补充到主要作战部队,把军民通用专业技术兵员、计算机网络人才、电子技术人才组织起来参加信息战、网络战,把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在战场上对武器装备实施跟随保障。
(四)动员保障和支援日趋精确化,现代条件下依法动员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效能型”的转变。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为了应付这种不确定性,人们往往强调要立足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本着宁早勿晚、宁多勿少、宁大勿小的原则,尽可能充分地进行动员准备。这样,固然可以增加胜利的把握,但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战争消耗几乎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客观要求必须对战争动员“精打细算”,即在满足战争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动员规模,动员的人财物“够用即可”。而大量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动员保障系统中的应用,也使以“够用即可”“供求一致”为主要特征的精确化动员成为可能。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成建制地动员了5个旅的预备役部队,其中两个炮兵旅投入了作战使用,而另外 3 个步兵旅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应急训练,战争就结束了。动员起来用不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贯彻“精确保障”的原则,即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将需要的人员和物资投送到需要的地点。在武装力量动员方面,美军根据需要分步逐次进行动员补充。需要多少,动员多少;需要什么兵员,动员什么兵员,而且对所动员的分队和兵员,精确到具体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岗位,其动员的组织效益大大提高。信息化战争是讲求效益的战争,信息时代的人民武装动员,不再过分地强调动员量的多少、动员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所动员的资源能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再追求动员令一下男女老幼齐上阵的宏大场面,追求的是轻重有别、前后衔接、井然有序的动员状态;不再过分地强调动员的广度,而是把动员合理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再单纯强调速度的快慢,而在于所提供的动员能否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因此,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民兵的快速动员,必须由“粗放型”向“效能型”转变,努力实现精确化。
三、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的主要任务
现代条件下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没有明显的前后方之分,作战强度大,作战样式转换频繁,作战物资消耗巨大,军民一体、整体抗击是必然选择。作为常备军的得力助手,民兵快速动员应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各种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人力资源”动员为“杠杆”,把战争潜力快速高效地转化为战场实力,最大限度地保障部队作战需要。
其主要任务:一是组织人员的收拢和集结。民兵是寓兵于民的群众性武装力量,平时人员比较分散,所以组织好人员的收拢集结以及进行必要的机动,是民兵快速动员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人员的收拢,应运用一切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手段,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按规定时间将人员和物资输送到集结地点。集结后,应根据专业性质、类别等级以及所担负的任务进行编组、分类,抓紧时间做好思想、物质和组织以及必要的机动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动员对象进行必要的临战训练。二是满足联合作战诸军兵种组扩编需求。一般来说,战争一旦爆发,除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不需要扩编补充即能遂行作战任务外,其他参战部队、预备役部队及后勤保障部队都需要进行程度不同的扩编和补充。除征集新兵和预备役部队成建制转服现役外,组织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成建制补充和个别抽编民兵专业技术骨干,也是兵员补充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组织民兵成建制补充现役部队的主要是信息、电子对抗、高炮、运输、工程、维修等专业技术分队,而个别抽编主要是部队急需的、与军事专业对口的高科技人才。三是组织民兵作战力量积极配合主力作战。在信息化作战中,组织民兵的电子对抗分队和地方的信息人才、设备,配合主力进行电子防御、电子对抗和电子佯动;组织民兵网络攻防分队,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游击战”,如组织“黑客”小分队,对敌作战指挥网实施攻击,干扰和瘫痪其指挥系统。在防空作战中,组织民兵空情观察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空情网;组织民兵高炮分队、民兵便携式导弹分队,配合现役防空力量、跨区机动部队的防空兵抗敌空中打击;组织民兵设障分队,适时在敌可能来袭方向,因地制宜,实施伪装欺骗、设障阻迷,迟滞敌空袭行动。在海上作战中,组织民兵海上作战力量,参加海上侦察警戒、扫雷布雷、海上反潜、伪装佯动、小规模作战等行动。在边境作战中,组织边防的民兵防卫力量,遂行情报收集、维稳反恐、边境封控等任务。四是组织民兵保障力量遂行战场勤务保障。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民兵除了参战外,更主要、更大量的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执行支前保障任务。民兵的快速动员,必须将民兵各种保障力量迅速组织起来,遂行战场勤务保障。比如,在通信保障方面,组织民兵通信专业分队,利用地方先进的通信技术力量和设备,在主要作战方向、交通要道、战略要地、指挥枢纽附近建立民兵应急通信保障集群,协助部队保持通信畅通。在交通保障方面,动员组织各种民用运输力量,保障作战人员、装备、物资的前输后送;组织民兵保交护路分队,加强对交通线路、枢纽的勤务调整和管制疏导,快速抢修被毁的道路、桥梁、码头、机场及运输工具,维护交通线畅通,保障部队机动和作战需要。在卫勤保障方面,组织民兵医疗救护分队随 队抢救伤病员,组织地方医院中的民兵利用其现成的人才、设备,开设野战医院,就地就近及时医治伤病员。在装备抢修方面,组织民兵专业修理分队,采取定点、伴随与跟进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对遭敌破坏的武器装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抢修。五是组织民兵应急维稳力量维护后方安全稳定。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配合部队、武警守卫边海防,填补主力部队开赴前线后留下的防卫空白;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守卫政治、军事、经济等重要目标,防敌袭击破坏;协助人防部门组织人民防空,疏散群众,消除敌空袭后果等。信息化条件下民兵的快速动员,必须按照“军民一体、快速高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采取坚定、灵活、有效的方法实施。
四、实现现代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依法动员的主要途径
(一)要建立高度权威性的军地联供指挥领导体系。在战区范围内,建立一个多层次军地统一领导机构,这一机构的主要领导由战区内各省的党政领导和战区合成军队分管后勤的副职指挥员及战区陆海空后勤领导组成,构成一个合成统一的联供指挥体系,形成全方位、全纵深、多层次的整体军民联供指挥网。全权处理军地联供的一切事务及保障的筹划和指导,制定各种联供的大政方针,负责动员战区内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前,调理战区内军民联供保障的各种矛盾,保证战时各军兵种力量和地方支持战争的潜力,实施有效的、富有权威的统一配置部署、统一调配使用。
(二)要建立以军、旅、省军区为主体,以省、地行政组织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充分发挥省军区的作用,建立以省地行政区划为骨干的军地联供组织体系尤为重要。省军区作为地方政府的军事部门,经过多年的长期合作,双方建立了密切关系。省军区下属的各军分区人武部与省下属的各地、市、县行政机构相对应,形成了军队与地方相配套的组织系统,形成了军地一体的整体。联供组织形成,以战区可能发生的战争规模和可能投入的力量及作战方向,按联供系统分别建立省、地后勤联供组织机构。如:“省地交通力量联供中心;物资联供协调中心;救治人员保障中心;技术力量联供协调中心等形式的联供实体。并与战区内军内各种保障力量衔接,就可以在全国形成由各省、地、市、县和军内组成的军地一体、平战一体的后勤支援战争网络。在平时可以不断地发展完善战备建设,保障军队训练、驻防的需要。在战时将更好地适应战区、战场的变化,实施就近、快速保障,增强战区的独立作战,快速反应,整体保障能力。
(三)要建立周密、配套的军地联供实施方案。预先拟定周密、完备、配套的战时军地联供实施方案十分重要。平时预有多种预案准备,战时实施就有依据。一方面联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质量,反映军地联供的准备的程度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联供行动能否有序展开。另一方面联供方案的内容、目标、步骤措施、各行各业的分工协作,各联供系统的责任与行动,必须結合各战区的基础条件和作战方案统筹科学抉择。
(作者简介:潘金宽,陆军指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