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人民战争的思考

2016-03-03逄焕学李白静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民战争

逄焕学 李白静

摘 要:人民战争思想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决定性的战略指导作用,成为我军赢得多场战争的法宝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战争思想也在多场“非对称”战争中帮助弱势方赢得胜利。在当今的信息化条件的形势下,军事高科技越来越发达,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如何继承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战争;毛泽东军事思想;高技术条件

人民战争是近代战争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但人民战争不管在古代还是当代、在国外文献著作还是国内文献上,都是不可抹杀的一笔。在当今的信息化条件下,两军决胜更多的表现在技术的较量。信息高科技逐渐取代了人的能力范畴。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人民战争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是战争的决胜影响力量、人民战争理论在新形势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创新空间。但同时,高科技下的人民战争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人民战争的地位

在毛泽东看来,战争不仅是敌对双方单纯的武装对抗,而是整个民族、国家或者政治集团的较量。在战争中,在事关自身生死存亡的战争面前,所有人和集体都会尽一切可能调动起全部力量去与敌人作殊死搏斗。由此看来,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将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后盾,在信息化的现代战争也是这样的。1979 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失利、1991 年索马里内战和 1999 年科索沃脱离南斯拉夫等多场战争,都证明了人民战争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有效性。2003 年开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就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检验人民战争理论的战争。战争伊始,萨达姆政权忽略了人民,在信息化的现代正规军的打击下,兵败如山倒;战争“过后”,美英政府忽略了对伊拉克人民的协调,导致深陷伊拉克战争的局面,还激起了当地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反美热潮,最终匆匆撤军。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战争美军算是失败的。

当把人民资源也作为战争的主体或是次要主体的时候,战争就不将是某个小的团体敌对某个小集团的模式了,而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斗争,整个民族共同战斗,这样的战斗力恐怕是当今任何一种高新技术集成的武器所不能比拟的。2006年的黎以冲突,这场“城市游击战”是又一次在高新科技下人民战争的体现。在历次中东战役中战无不胜的以色列军队,在拥有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以及高科技装备的情况下,面对已与黎巴嫩平民融为一体的游击队,面对着广大的黎巴嫩人民,陷入了找不到目标的窘境,最终导致数百名士兵阵亡,一艘巡洋舰遭到重创。这些事例足以证明人民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在战争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人民大众依然是战争的决胜影响力量

人民战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群众性,就是要发动群众参与和支持军事斗争,有时甚至要发动全体人民的力量。有人认为,人民战争就是全民战争,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人民战争与全民战争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人民战争除了群众性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战争的正义性,只有正义的战争才可以说是人民战争。人民群众对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经典战役,不得不说起淮海战役。陈毅元帅形象的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据统计,在淮海战役之中,共产党共组织了百万民工间接参加战斗。他们在战场上充当运输队、担架队、卫生队。从兵员的补充到后勤的保障,这些普通百姓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代信息化条件下,人民大众在战争中会充当怎么样的角色?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代的战争模式,人民大众不会操起武器与敌人来个鱼死网破的肉搏式的战斗。我认为,现在的人民战争更多的会体现在人民大众的智慧集中上。这一智慧的集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战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发动人民的力量,能以最快的时间、最隐蔽的状态、最低的损失率赢得战争的胜利。就是因为新形势下这种信息战的出现,让人民战争理论在经过漫长的平淡发展后,又一次找到了创新的空间。

从以上的分析看出,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战争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是人民战争的形式可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但人民大众对于战争胜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三、新形势下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人民战争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新形势下的战争,那时的人民战争模式已明显不适用了。这使人民战争在高技术条件下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以及战争的快速性,使以持久战著称的人民战争面临挑战。在之前的大规模战争中,无论是前期准备时间还是战争的持续时间都较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并在可以战争中充分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弥补技术上的劣势,通过长时间的作战改变敌我力量的实力,以时间换空间,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在以往的人民战争中,充分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爆发突然、进展迅速的现代战争面前,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的人民战争已经明显不适用了。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敌所有机场进行了闪电般的偷袭,没等敌国进入战争状态便占领六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从而确定了战略上的优势,赢得了完全胜利。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力量和政治的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现代战争对资源的急剧消耗,经济强国往往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更不用说经济弱国。这使通过长时间作战来改变敌我力量比例成为了空想。因此,在现代战争中开展人民战争,不但面临着如何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人民战争作用的考验,而且持久胜敌的可能性也变得微乎其微。

四、新形势下人民战争的创新

信息化正在逐步改变着整个社会,同时也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式。在新形势下,人民战争理论既拥有着丰富的创新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被抛弃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不同于以前的战争模式,不能照搬以前的实践模式,所以我们需要对经典的人民战争模式进行创新,以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掌控成为战争成败的关键,新形势下的人民战争就需要调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来助力信息战。夺取信息战的主导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获取、破译敌方情报,来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通过信息欺骗,给敌方传递虚假信息,来诱骗敌方作出错误的部署,导致作战部队采取错误的行动;通过干扰敌方通讯,来延误乃至阻断敌方指令的传达,进而影响敌方部队的反应;通过传播对敌不利的言论、信息,对敌方作战人员进行心理攻势,影响敌方士气,造成其战斗人员战斗力下降等。新形势下的种种因素促进了作战方法的创新,而人民战争的战法也应围绕信息战进行战法的创新,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战空间相比之前空间更广阔,涉及到海陆空天以及信息空间,因此人民战争不能仅限于陆上战场。人民战争也要围绕立体化战场、信息化战场进行创新,要按照新的战争理论和需求去探索各种适应新形势的战法,不管敌人从海陆空天还是信息空间,都会有一套针对性的打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铁的手腕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在新形势下,能否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强大优势,关键在我们能否创新人民战争理论,能否将其与时代相结合。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将人民战争建立在高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注重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平时战争能力的积聚,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我国国防建设进一步提高到新的水平。(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勇,姚有志.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人民战争
打一场人民战争
信息披露不亚于一场“人民战争”
必须坚持“建统一战线、打人民战争”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禁毒,一场不停歇的人民战争
浅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论徐向前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贡献
人民战争的真情实录——评《山东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史》
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新发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
学习朱德关于人民战争论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