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波:青春在西北边陲闪亮
2019-09-10冯凯文蔡浩飞
冯凯文 蔡浩飞
这里是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禾木村,风光秀美,驰名全国。但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给边境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近年来,旅游的人多了,社会面复杂了,驻守在这里负责安全保卫的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禾木边境派出所(原新疆边防总队阿勒泰边防支队禾木边防派出所)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了。尽管派出所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都一样地忠诚、敬业、有担当,并因此而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2005年6月,大学毕业的仲崇波没有跟随父母返回山东青岛老家,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成为守卫边陲的一员。
仲崇波刚入伍的那些年,禾木村还没有长明电,没有接通公安网。面对景区复杂的边境管控形势和社会治安状况,“科班出身”的他浑身散发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息。他认真研究办案规律,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渐渐地成了所里的办案能手。2010年的一天,在辖区走访的仲崇波发现一名超市经营户所有证件都是用妻子的身份证办理的,周边经营户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这一情况引起了仲崇波的警觉。他立即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掌握的部分信息,苦口婆心地教育引导,这位在逃人员终于坦白了罪行,并返回事发地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近年来,仲崇波担任了所领导,但他一直和全所民警战斗在一线。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禾木派出所共办理案件86起,救助游客215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2006年3月,仲崇波的爱人祝文文放弃了青岛医院的优厚工作,为了爱情来到西北边陲。结婚9年,夫妻俩在一起的日子满打满算都不到5个月,2018年全年见面仅有5天!两人至今膝下无子女。
婚后,他们在距离禾木170公里的布尔津县城安了家。后来妻子祝文文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但是两人仍是牛郎织女。妻子在乡镇工作,单位人少,工作量大,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两人商量暂时先不要孩子。后来妻子调到县城工作了,两人商量要个小宝宝吧,可这时她又被派去驻村工作,为期三年,跟当地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各忙各的,见面更难了。电话里的问候成了夫妻间交流的常态。
2015年除夕,妻子独自一人置办好了年货,忙活了好几天,满怀欣喜地等着丈夫回家吃顿团圆饭。而仲崇波却临时有任务不能回家了!拨通电话的两个人许久没说一句话,末了,只能在电话两头互道了祝福,互相拜了年。
这些年,仲崇波昼夜奋战在祖国西北边疆前沿,而他年迈多病的父母远在青岛。不能为病榻前的老人端一杯水,尽一份孝心,每每想起这些,他总是禁不住热泪沾襟。
2019年1月1日,对于仲崇波和全国公安边防官兵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全部脱下了绿军装,穿上了警察蓝。仲崇波也站在了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
按照政策,仲崇波可以转业回家,去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和亏欠良多的爱人,尽膝下儿女之孝,建东海温馨之家。但回头看看身边一个个朝夕相处的战友,抬头瞭望那守护了十余载的边境线,作为支部书记的仲崇波在这种两难境地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留队。部队集体转制,派出所需要足够的警力。禾木村需要他们,边境管理的重任离不开他们。可是现有官兵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身患疾病,有的要赡养老人,有的是家中独子……要把大家全部留了下来,谈何容易?仲崇波与所里一班人,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认真研究,分头了解每一位官兵实际困难,理清情况、分类处理,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封家书、一份慰问金、一席暖心的谈话,燃起了边关战士爱边疆、守边疆的强烈信念。
战士李飞,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母亲又被确诊为心脏病,爱人在河南老家独自抚养襁褓中的婴儿,家里还欠了不少外债。服役期满的他可以选择回家,但他又恋恋不舍这洒下多年汗水的阵地,一下子六神无主了。仲崇波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通过辖区走访,帮李飞爱人在驻地租到了房子、开了商店,解决了李飞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夫妻俩可以共同戍边。
战士景亚东,患病久治未愈,仲崇波通过朋友联系到乌鲁木齐的专科医院,帮助他住院治疗。
随着转改工作的进行,又有一些新警补充进禾木派出所。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派出所实行以老带新制度,每个岗位都有AB角,保证工作不断档,全所民警逐步成为复合型人才。
面对部队改制的新形势、新要求,禾木边境派出所全体民警没有一个人离开边陲,全部留了下来。改制不仅只是换了装,担负的工作任务相比以前也更重了。全员24小时工作制的禾木邊境派出所民警除了担负边境管控和社会治安管理任务以外,消防救援、维持交通、安全生产排查,处处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今年6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工作组前往禾木边境派出所调研时,对该所改制以来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仲崇波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