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的导入与“暗示性”的想象
2019-09-10卢辉
→ 卢 辉 诗人,诗评家。著有《卢辉诗选》《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现居福建三明。
写诗是很讲究“导入”的,一个好的“导入语”往往决定了一首诗的走势与延拓。何里利的诗,就有不少令人玩味的、具有“异质性”的导入语。比如《鱼在冬天》的开篇:“十二月,我开始担心鱼的呼吸/它可能要爱上一只漏洞百出的鱼篓”,多么富有“异质性”的导入语呀!在何里利看来,一首诗的导入语,绝不是故弄玄虚的“噱头”,更不是高深莫测的“玄机”。她的诗歌“导入语”,一点都没有“玩”的痕迹。当她以“异质性”的诗歌导入语与世间万物发生“错位”之时,她的“心理脉冲”和“情绪指标”很快形成了波浪式的指向:“树梢上的飞鸟隔岸观火/它甚至做好了欢呼的准备/寒风左右徘徊,也是一副看戏的嘴脸/时间不长,果然看见鱼钻进了/那只自身难保的鱼篓里面。”至此,她诗歌导入语与引发的事象真正形成了“异质性”的效应。的确,一首诗的导入语最忌讳的是故弄玄虚,最怕的是高蹈,最劣质的是“画地为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将导入语“异质化”与“事象化”,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物与象征。何里利的诗《鱼在冬天》就是成功将导入语“异质化”与“事象化”的好诗。这首诗从鱼“爱上一只漏洞百出的鱼篓”开始,到“看客”(鸟、风)的出现,鱼与鱼篓之间,鱼与鸟与风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的错位、环境的错位、情感的错位和命运的错位。此时此刻,繁复驳杂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被诗人掀开一角,并连成一片。虽说,这导入语的“异质化”与“事象化”看似一种隐喻与暗示,但诗人抛出的鱼“爱上一只漏洞百出的鱼篓”的导入语,仿佛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
对许多诗人而言,当想象的冲动跟生活的原点发生碰撞之时,于是,沉潜为“暗示性”的想象,诗人何里利就擅长使用“暗示法”。何里利是一个“为一些事物想答案”的诗人。然而,她从来不把“答案”和盘托出,这就是她诗歌“暗示性”想象的妙处。比如,她的《一座山》:“我喜欢这座山的原因有/一、它的左边山坡上种满了茶树/二、它的右边山坡空无一物。”在这“有”与“无”之间:“茶树产茶叶,我的朋友可以喝茶聊天/把一整个宇宙聊得渣都不剩”,这是“有”的状态;“认为万物皆空的朋友跑去右边山坡/为一些事物想答案/而我站在他们中间,一身轻松”,这是“无”的直觉。何里利正是凭着她看似“暗示性”的笔力,将“答案”藏着掖着,却处处“暗示”着有与无之间的互联互通:“把一整个宇宙聊得渣都不剩”最能说明有无之间的蜕变。应该说,何里利的诗,“暗示性”的想象成了她展开诗意空间的“砝码”。不过,她的“暗示性”想象,从来不以某个“象征物”贯穿始终,她不想走这条讨巧的诗歌路径。比如《瞬间》:“像是所有的生灵都已经归巢/时空交给了天空与枝丫/没有必要再有秘密了”。这首写爱情的诗歌,本以为诗人就是冲着红豆树这个象征物而去的,而何里利的“暗示法”却旁敲侧击,尤其是在“此刻适合说爱情”的时候,却笔锋一转:“爱正在脱水。如果它成为干货/星星恐怕会永远遁走。”难怪“最后的一棵红豆树上面只有露水”,尽管“细小又动人”,毕竟是“無法捕捉”呀!是的,正是爱情的迷离,若即若离的“暗示性”想象成了她最适合表达爱情的言说方式。总之,何里利的诗,不急不躁,不扬不蹈,她对物、对人、对自然总是抱有亲近的姿态,她的内心总是怀揣着“如豆的烛光”。无论是可见的空间、可听的时间,还是可触的生命、可感的经验,这“四可”的情感法则和思维法则构成了她诗歌“别样”的世界。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