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康复训练馆建筑设计浅析

2019-09-10韩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坡道康复训练残疾人

韩锐

摘 要:在建筑设计中要尽多的体现特殊使用群体的需求, 通过建筑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体,达到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残疾人康复训练;无障碍。

一、项目概述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维护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的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甘肃省残疾人文化体育康复训练馆位于兰州新区经十一路西侧,纬六路南侧,交通地理十分优越,训练馆主要的两大功能为游泳康复训练馆和篮球训练馆,建筑面积约为9000m2,建筑总高度为18.30m。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10万人次以上的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将大大改善我省残疾人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并将为我省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布置

根据整个服务基地的规划、基地内主要建筑康复中心位置及建筑与城市交通的便利性考虑,将康复训练馆布置在场地的东北角城市道路西南角,这样布置有以下优点:1、使新建建筑与城市发生友好的共生关系,2、新建建筑既与服务基地内的其它建筑有功能上的联系,又使其相对独立,3、更好的将极富动感、活力的建筑形象展示给城市。

(二)功能组成

本建筑的主要的两大功能为篮球训练馆与游泳训练馆,同时设计有舞蹈训练室、健身室、更衣间、淋浴间、休息交流区、储藏室、水处理及热交换间及热泵除湿机房等。

(三)环境及空间组成

建筑的区域环境及空间组成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品质,同时对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建筑室外的深挑屋檐营造灰空间、室内公共共享中庭等的构建一个开放的、通透的,充满趣味的环境空间体系。

(四)交通组织

沿北侧的纬六路设置了建筑的主入口,建筑南侧靠院内侧设置了建筑的次入口,车流主要从建筑东南侧经汽车坡道进入地下车库,建筑周边完全达到人车分流,减少对残疾人的干扰。

三、平面设计

(二)设计理念

1、通过两条极富动感的曲线巧妙的将篮球馆和游泳馆布置一个屋架下,达到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完美结合。

2、在设计之初我们以“关爱残疾人”的理念贯穿与建筑的室内外,通过对建筑的造型、建筑物的颜色、室内外的无障碍设计及在二层的室内环形康复跑道手法和设计体现建筑物使用者的特殊性。同时在精心营造与设计中创造多层次的交流、交往空间,增强弱势群体的顽强意识及对生活的乐观、积极、健康的态度,努力为弱势群体创造一所以文化、体育、康复为一体额多功能交流场所。

(二)总体布局

本工程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一”字形布置,布置在场地的东北角,这样既考虑了公共建筑临城市道路在交通便利性的属性又兼顾了与康复基地之间的联系。

(三)平面设计

一层主要功能为:入口门厅、两个标准室内篮球场地、一个25米八泳道游泳练池、康复理疗池、儿童戏水池、更衣间、淋浴间、休息室、卫生间、储藏室等。

二层主要功能为:休息区、文化交流区、舞蹈训练室、音乐培训室、健身馆、乒乓球训练馆、桌球馆、卫生间等。

地下室主要功能为:游泳池的水处理及热交换间及热泵除湿机房。

(四)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在符合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外,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在建筑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在一层大厅设计通往二层的无障碍室内坡道及无障碍电梯,同时在各层无障碍专用厕所、盲文铭牌、信息无障碍设施等。

四、设计特点

(一)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采用两条动感的曲线,取自进出秦王川随处可见的“山丘”形态,借高低远近山丘的造型,形成连续的圆弧曲线屋架;将建筑各个功能巧妙的安排在曲线曲线屋架下形成以整体的建筑形象,整体形象寓意游泳健将蛙泳的姿势,象征“勇敢”“拼搏”的精神,鼓励残疾人勇敢的面对现实。

(二)无障碍设计

为特殊群体设计的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特殊需求即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室内部分)主要包括,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楼梯、无障碍电梯、安全抓杆、无障碍厕所、盲文铭牌、信息无障碍的等。

在建筑无障碍设计中交通部分无障碍为设计的重点,因为交通部分的无障碍的使用范围是最广,所有的各类残疾人都要使用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楼电梯要到达各使用功能区。在建筑中我们特意在中庭核心位置结合装饰设计了一部无障碍坡道,其坡度为1:12,宽度为1.5m,每段坡道的水平投影长度不超过9.0m,每段坡道之间设有休息平台,坡道两侧设有无障碍双层扶手,上层扶手高度为850mm,下层扶手高度为650mm,坡道面層为防滑塑胶面层,为了增加趣味性和鼓励残疾人自助能力在每个平台的面层上标有距地面的高度,让残疾人到达某一平台时可以直观的算出自己提升的高度及爬坡长度。在坡道面层上的标线一直延伸至篮球馆四周的回廊即康复跑道,最终形成一条有直段、弯段、坡段的走道,完整供残疾人康复训练,既满足了无障碍的要求又到达了残疾康复训练的需求。

(三)节能环保设计

本建筑的屋面采用铝镁锰合金直立锁边板+岩棉板(100mm)+穿孔压型钢板,K=0.45 W/(m2.K),[K≤0.45];外墙:铝扣板墙面+80mm岩棉板,Km=0.46 W/(m2.K),[K≤0.50];长条状的铝镁锰合金直立锁边板为建筑设置天窗采光极大的便利,在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都设置了条状的采光天窗,完全满足正常的日间自然采光,无需额外人工照明浪费电能,另外在采光天窗的下方安装了轨道式遮阳装置避免阳光直射损坏家具设备及室内温度过高。在屋面上设有太阳能热水集热板作为本建筑的辅助热源,可以为本建筑提供热水供游泳馆使用。具体做法为在二层夹层设有太阳能热水机房,太阳能系统通过屋顶集热器加热二层夹层机房间的集热水箱内的热媒,然后通过循环泵将热媒送至地下一层游泳池、儿童戏水池及理疗池的板式换热器。

五、结语

为特殊人群设计的建筑首先要满足其基本的功能及国家及地方相关的现行主要设计规范、规定及强制性条文要求外,建筑的外立面造型和建筑各功能空间的组合也尤为重要,首先使建筑的外部造型能够反映出建筑的内部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对话关系。其次在建筑内部各功能间的组合中插入适当过渡性空间,增加建筑内部空间的趣味性,通过这次设计我体会到以上两点是公共建筑设计的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文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蔡镇钰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第7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坡道康复训练残疾人
AMT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夏天的样子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夏天的样子
夏天的样子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