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中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9-09-10李瑞华漆文选

名城绘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越冬

李瑞华 漆文选

摘要: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可以减少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现代化防治工作积极作用,利用先进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本文主要对玉米螟发生条件和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属于世界性的害虫,主要分为欧洲与亚洲类型,而中国实际发展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亚洲玉米螟,具有危害潜力大的特征,且害虫的体积很小,分布面积较为广泛,在发生此类虫害问题之后,玉米减产幅度在20% 左右。因此,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农户应当予以一定重视,利用科学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1玉米螟的为害特点

玉米螟的生长时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虫卵时期玉米螟为扁平椭圆形,呈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幼虫时期为圆筒形,头部呈黑褐色,背部有浅褐色、深褐及灰黄色,蛹阶段呈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成虫时期外表呈褐色,腹末较瘦尖,腹部较肥胖。玉米螟的分布十分广泛,会对玉米的心叶、茎杆、雄穗、穗轴等部位产生损害,影响到受害部位的功能,最终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并且玉米螟属于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因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2玉米螟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候条件。暖冬、暖春会为玉米螟老熟幼虫越冬提供便利的条件,越冬幼虫死亡率低,残留基数就会增加,随着4-5 月份降水次数越多,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冬幼虫就开始化蛹、羽化,不过越冬代幼虫化蛹、羽化时期长,故中后期会出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待至6-8 月份雨量更加充沛,玉米螟为害就更加严重。其次,虫源基数高。很多农户习惯堆留秸秆越冬,玉米螟寄居其上可降低其冬后死亡率,冬后虫源基数高,次年为害程度就会更严重。再次,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较低。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叶片宽大嫩绿的品种对玉米螟的抵抗能力均相对较弱,因此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玉米发生率。

3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技术包括:首先要合理处理越冬寄主,以降低虫口基数,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烧、沤、轧、封、剥、铲等方法,降低越冬幼虫数量;其次,选择抗螟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不同的玉米品种,其在对抗玉米螟方面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玉米时要以抗螟能力强的品种为首选,以从源头上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与发展。最后,加强田间管理,优化种植模式。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高气压的汞灯及专业捕捉玉米螟虫池。玉米螟成虫具有喜光性,因此在玉米秸秆集中区附近开阔地设置高压汞灯,将玉米螟成虫产卵前大量引诱至捕虫池,灯距保持在100~150 m,捕虫池直径1.2 m 左右,池中放水并放洗衣粉50 g,灯与水面保持15 cm 的距离,天黑开灯,天亮闭灯。

3.3生物防治技术

在玉米种植工作开展后,为了有效减少防治机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生物防治工作十分关键,种植户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玉米种植要求,提高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确保防治效率的最优化。

3.3.1主要是利用赤眼蜂进行玉米螟防治,尤其是在玉米螟产卵其以及产卵末期,种植户要在每公顷释放大约22.5万头到30万头赤眼蜂,一般要分为两次或者是三次进行释放,有效提高玉米螟防治效率。最重要的是,赤眼蜂能有效在玉米螟卵中寄生,从而集中消灭玉米螟害虫,以达到保护玉米种植效果的根本目的,也能减少药物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3.2白僵菌封垛处理,种植户要结合玉米螟生长的情况和具体情况,因为玉米螟幼虫往往会咀嚼潮湿的秸秆,因此,种植户要利用白僵菌进行封垛处理,要在每立方米秸秆垛的位置放置相应的药剂,一般是每克含有50亿到100亿个孢子的药品,其主要成分是原药和滑石粉以1∶10比例调配的菌粉,能有效对病害进行处理。尤其是在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合理性开展白僵菌封垛处理,能有效防治一代玉米螟,提高种植质量,避免玉米螟幼虫数量大面积增多。

3.4 药剂防治

3.4.1 玉米心叶末期。

用25%杀虫双水剂200 g 拌细土5 kg,或0.15%氟氯氰颗粒剂拌10~15 倍煤渣或细土, 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 比例拌煤渣或细土, 或50%辛硫磷乳油1 kg 拌50~75 kg 细土,制成毒土,每株心葉投撒1~1.5 g,杀灭幼虫。

3.4.2 玉米穗期

将50%敌敌畏乳油800 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为害花丝时, 将药液滴3~5 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4总结

在玉米螟综合防治的过程中,农户应当合理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创新工作形式,明确综合防治技术方式,筛选最佳的工作形式,利用生物方式、化学方式与物理方式等,提高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应群. 东北地区玉米螟综合防治新措施[J]. 吉林农业,2015(20):96-96.

[2]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等. 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J]. 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2):1970-1973.

[3] 张荆,王金玲,杨长成,等.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放蜂量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1990,(3).

[4]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玉米科学,2005,S1.

(作者单位: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赤眼蜂玉米螟越冬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萝卜萝卜快显形
赤眼蜂对玉米螟生物防治推广技术及成效
水蛭越冬技术
千奇百怪的石头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浅谈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如何提高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