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德育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2019-09-10李锡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德育课当堂讲授

李锡山

【摘要】 随着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在当前招生和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教学负担重,效果差,压力大,学生听不懂,无心听课,尤其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尤显乏味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进行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作为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除了要坚守岗位,管教管到,还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本文将就“对分课堂”在德育课实践教学中运用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词】 德育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52-01

0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主要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由老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由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现代教育理念经常强调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课程时都是力求完整详尽,学生趋于被动接受,没有发挥余地。如果实行“对分课堂”教学,老师进行引导,先不急于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主要把空间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以此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实施对分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和自由,这就需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课程知识可以一半是老师教的,一半是学生学的,师生对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对分课堂可以“隔堂讨论”,即在本堂课中讨论上堂课的内容,将自主学习的过程置于两堂课之间,还可以“当堂对分”,即在一次课上完成“讲授”“吸收”“讨论”三个环节,重点在于学生相互讨论(主要是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获得体验,并通过体验“吸收”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最后自主完成学习的体验式教学法,不妨称作“当堂对分”体验式教学法,在这里笔者将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为例进行“当堂对分”体验式教学法的一个尝试性探索。

本节课以中职学校德育课新教学大纲为指导,通过电脑、手机的网络信息化的知识传播,采用德育课“当堂对分”体验式教学法组织教学,用信息化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德育对分课堂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和分享从而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经过不断反思和践行,最后养成良好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分一,老师花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指导和讲授新课。首先,笔者采用一个剪超市宣传海报的课堂活动来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选两名学生,其余学生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扫描二维码或者登陆超市网站选择。强调只能选择一份。1、指着海报上某商品,要求学生将商品剪下来;2、学生正准备剪的时候,叫停学生,问他该图案的反面是什么?3、学生反过来看时说明是什么后,教师说:“那剪吧!”4、学生迟疑,但还是将图案剪下来。5、教师要求学生看看反面,反面的东西被破坏了。活动结束,让学生谈谈从剪超市海报这一活动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众说纷纭之后,教师归纳:一张纸,正反两面都有图案,但你只能拥有一个,你正面图案的轮廓剪,反面的东西,当然就没有了。其实,人生就像剪纸一样,经常要面临这样尖锐的选择:两者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好残酷!其他在超市网站上选择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不同的商品,各有各的选择。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临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我到底要哪一个呢?事实上,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實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商品,这就是本课所要学习的主题:“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接下来,教师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提供一个二维码给学生用手机读取“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按规律挤牛奶的故事,抢救失火的卢浮宫名画等三个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体验和感知,进而分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三个方面: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对分二,学生们开始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左右,翻阅书本,根据已经了解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互相切磋学习,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说出来,在讨论时求助同学进行帮助,老师也参与探讨和答疑,最后要共同解决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这个学习任务。这个时候,我把一个二维码发给同学们,里面有三个案例,分别是逛超市选商品,走迷宫游戏,中国“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故事,继续让学生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体验,查阅资料,选选商品,玩玩走迷宫游戏,阅读刘伟的故事等,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或者信息,各个小组展开适当的讨论,充分理解和领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解决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这个学习任务。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布置作业:这次课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教学环节?从中你获得体验和感悟吗?你的体验和感悟是什么?以后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在班级学习微信群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即表示作业的完成)。这样,学生学的一半亦已完成。

本节课以对分课堂为契机,采用“当堂对分”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动手动脑,对信息和知识点进行处理和解决疑惑。在课堂上,老师适当讲授,合理引导,主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获得体验,在体验中感知、理解、领悟教学内容,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看来,对分课堂效果良好,这种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心智,学生也易于接受,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不过,我们在看到它的优势的同时,也要善于去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及时完善,让对分课堂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起到一定的的模范作用,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经过本次教学尝试,笔者认为,“对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应该有更多探索,当然,“教无定法”,各种创新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猜你喜欢

德育课当堂讲授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