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幻觉生活的人

2019-09-10刘大先

百花园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词牌曼陀罗老五

刘大先,现为中国社科院民文所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著有《无情世界的感情》《远道书》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唐弢文学研究奖、人民文学年度批评家奖等。

《点绛唇》和《定风波》是两个彼此关联的小小说,可能宗利华有写一个系列的计划,都以词牌名为题。两个小说其实都指向一个主题,那就是当代青年生活中的分裂。他们沉溺在心造的幻觉之中,并且以此为个性和特立独行的标志,甚至显得有些高标自持,但实际上是那种幻觉如同阳光下的水珠一样脆弱不堪。轻轻地一触碰,那晶莹光洁的幻象就会土崩瓦解;即便没有触碰,它也会在日常生活的阳光照耀下逐渐干涸。

《点绛唇》中的小四儿,“眉清目秀,肤色标准婴儿白,不抽烟,不喝酒,不大跟现实中人交际。他从不去是非之所,只在咖啡馆、书院、书吧徜徉,尤其新开的那家24小时书坊”。这个自诩从不爱人,也不愿被人爱的青年,早早地陷入暮气沉沉的状态之中,几乎没有生活的激情。只是当他在书坊中遇到为了招揽顾客弹曼陀铃的女孩,一下子被她的典雅风情所打动,从此成为粉丝跟班。但是他很快发现一切不过是自己心造的幻影,女孩邀请他去夜场欢歌的时候,古典韵味瞬间变为烈焰红唇——她是一个高雅的曼陀铃与有毒的曼陀罗合体的人物。当幻影崩塌的时候,小四儿完全陷入格格不入的窘境之中。

《定風波》中的老五是小四儿的同学,自认为是“大师”而实际上百无一用。他对小四儿的“恋爱”与“失恋”嗤之以鼻,指责“曼陀罗”女孩“整个都是假的”。曼陀罗加他微信,痛斥他“足不出户,整天躺床上,说好听是宅男,不好听就是一巨婴,资深啃老族。你没工作,没女友,不和世界交往,哪有什么人生供你参透?人生是啥?活着。活着的过程,活着的意义。我承认,就某个瞬间来说,我是假的,可内心真实。不像你,你活得简单,可你把自己活成了一摊垃圾。”这番犀利言辞,可谓一针见血。老五终究不敢回应曼陀罗邀请他一起去新疆旅行的挑战,只是在玄想中到空旷的草原上裸奔撒了一回野。

小四儿老五这样的人在当下青年中不在少数,他们的幻觉跟幻想不一样,幻想还有理想主义的维度,也就是说带有对于某种事物的向往与憧憬,而幻觉则缺乏动机,是一种想象力上的死寂。他们沉溺在个人无波澜的内心之中,对外部世界完全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进入现实中的能力。这种缺乏进取心和行动力的状态在网络上被称为“佛系”或者“丧”,已经蔚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这种情形最初出现在日本从“昭和热血”到“平成废物”的发展过程中,三浦展曾经描述过“下流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失去追求物质与精神提升的动力,缺乏热情,甘于平庸,不愿意与人接触。大前研一提出的“低欲望社会”也揭橥了类似的状况,这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转变。“佛系”与“丧”文化在近年来的中国也颇有衍生之势,这是一种情感结构的整体性转折。如果回想现代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我们会发现从“新文化”运动的革命青年到社会主义的红色青年、知识青年,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的农村奋斗者与城市改革者,都有着内在的激情和十足的干劲。转变发生在世纪之交,先是“小资情调”的出现,然后是“青春文学”中那些歇斯底里、沉浸在个人情绪中的惨绿少年,同时“底层文学”中则出现了大量的“失败者”。“佛系青年”与“丧”的宅男宅女,便是失败后虚无感诞生的产物。

乍一看,小四儿老五这样的人似乎精神并不空虚,因为他们自命不凡,仿佛看透人生,但实际上一切都停留在皮相之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接触社会,也拒绝融入社会,而徜徉徘徊在时代之外。他们最大的缺点是活在梦里,既没有物质实践也缺乏精神品质,当现实的真相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如同耀眼的强光,他们长久沉溺在梦中的眼睛和心灵无法承受巨大的刺激。他们对于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是肤浅的,就像小说标题反讽性地所呈现出来的:“点绛唇”“定风波”这样的词牌对于小说内容来说仅仅就是一个词语,而原先附加在词牌背后的音乐格律和意象内涵都消失不见了——这就像小四儿老五所谓的人生观,只是一些二手意见,而并没有通过实践将之付诸行动。

宗利华通过精短的情节结构,敏锐地呈现出一种靠幻觉生活的人的状态。在详略布局的描写中,复杂的情节被一笔带过,而着力表现出一种情绪和姿态,这使得它们成为小说,而不仅仅是故事。小说让形象自己说话,有着言外之意、题外之旨,从而使得其具有了尺幅千里之势。宗利华写诗,也善书法,这两个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炼意与书法的意境,不着痕迹,尽得风流,令人回味悠久。

2016年夏天,我曾经与宗利华在一次采风活动之中同行,尽管那次旅行路途漫长,但因为人数众多,很少坐在一起聊天,所以只知道他是山东淄博的一个警察。后来机缘巧合,受张艳梅的邀请去过淄博几次,宗利华每次都在,总是憨厚地微笑,对每个人照顾备至。我还不知道他也写小说,更没有想到他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如此精准与节制,对时代精神的窥探能如此直入现场且见微知著。在他那朴实的面容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缅邈之思。相信当这个词牌系列的小小说陆续完成的时候,能够如同叶广芩以词牌名、京剧剧目为题的《采桑子》《状元媒》等小说一样,结撰出自己独特的文学空间。如果进一步揭示出那种幻觉状态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变革,那就更能够以自身的品质树立起小小说的尊严。

[责任编辑 晨 飞]

猜你喜欢

词牌曼陀罗老五
车延高:影子
曼陀罗的美与毒
词牌里的故事
金色曼陀罗不同播种期的生理指标测试试验
娘走了,妈还在呐!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住进词牌里
慨叹虞姬悲怆,遥望念奴倾城——细数历史烟云里的词牌故事
裸背
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