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阅读教学的应然归旨
2019-09-10耿秀丽
耿秀丽
小学生喜欢“玩”,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阅读教学一味强调生硬的目标、机械的训练,必然与小学生的认知天性背道而驰。因此,彰显语文课程之“趣”,理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应然归旨。本文即以统编版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为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儿童为本位,在研制教学内容中彰显情趣
让语文课堂好玩,并不是要降低语文教学的要求,而是要顺应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在地学、轻松地学,要在落实儿童本位的基础上,精准研制出契合学生接受规律和认知需要的课堂,彰显语文课程的情趣。
比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爱我中华》奔放、慷慨的旋律,形成基本的情感认知,将学生的身心置放在氛围浓郁的情境之中。而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紧扣三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原始储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读读课文:自主性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悟作者的基本情感;其次,划划语句:圈画课文中含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这些词句的表达作用;第三,聊聊感受:围绕着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说感受;最后,写写生活:生活中你的学校是怎样的?选择你在学校某一个场景下的活动写一写。
语文能力地发展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实践訓练,本版块中教师所设定的“读读、划划、聊聊、写写”就紧扣语文课程的本质内涵,对照形式和内容就不难看出。教师始终将训练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起来:自由之“读”,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读”成为了情感渠道下的必然选择;自主之“划”,聚焦于课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激发学生认知动力,有效地唤醒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畅快之“聊”,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知大胆、真正地分享,情趣氛围渐趋浓郁;最后之“写”,更是关注实际生活,紧扣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让情趣特点鲜明而独特。
二、以朗读为渠道,在激荡内心体验中彰显形趣
朗读是学生接触、感知并内化语言材料的有效方式,更是学生将自身的感知和体悟外显出来的核心路径。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涉及到语言的节奏、语调,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将自己对语言的情感和理解表达出来,让文本中的语言不再冰冷,让语文课堂充满形趣。
比如,指导学生朗读《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这时候……好像都在同学们读课文”这句时,教师先进行了示范性朗读,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明确了要紧扣关键词“安静”给朗读明确基本的认知格调。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相机引导学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自由练读,将朗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自主的朗读空间;其次,指名展读,教师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地点拨与引导;然后是基于角色感知下的体验朗读,将自己想象成为语句中的“树枝”“鸟儿”“蝴蝶”,用它们的视角去关注课文语句中的氛围和情境,在朗读中享受这安静地氛围;最后,教师运用打分赛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声抒情,让语文课堂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充满形趣。
整个朗读指导,教师有意地淡化了所谓朗读技巧地渗透,将精力都放置在自主性朗读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与一次次朗读对比和超越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使得朗读充满了趣味性,提升学生内在的朗读兴趣,为实现语文能力地有效生长奠基。
三、以对话为载体,在探索主题价值中彰显理趣
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以聊天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与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承生受”的格局,让学生在课堂中闲庭信步的过程中,就能丰富知识、升华认知,并在与文本、与同伴、在与老师的真实有效的对话中,感受自己的体验所得。
比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在示范朗读之后,没有直接向学生发问,而是让学生猜测老师可能会提什么问题?很多学生一下子就聚焦到本段中的关键词“可爱”进行猜测:老师可能会问“为什么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可爱”的小学,教师顺应学生的认知需要相机追问:生活中我们一般说什么是“可爱”的?学生纷纷联想到品质高贵的人、调皮的孩子、婴儿的笑脸……在激活了学生的认知体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思考,从而意识到“大青树下的小学”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着调皮可爱的小动物,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和谐相处……在综合了实践意见之后,教师就再组织学生尝试再运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们纷纷选用了“和谐”“自由”“友爱”词语,将自己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之中。
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将质疑的权利完全交还给了学生,并以“猜测”的形式规避了生硬要求带来的机械化,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多元化的认知对话,使得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意得到抽丝剥茧般的逐层显露,让语文课堂在轻松和闲适的状态下走向了高效。
四、以迁移为抓手,在推动思维提升中彰显智趣
小学生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他们对于陌生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凸显语文课堂智趣的理念下,教师就需要捕捉文本中内在的陌生价值点,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究和表达欲望,真正围绕着文本内在的认知渠道,有效地凸显文本中的内在认知,让学生在智趣飞扬的状态下练习说话、练习想象,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地发展。
比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时,教师捕捉到言语训练价值点,在学生感受了句式独特的表达魅力之后,出示了几张学生在图书馆阅读的照片,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进行深入阅读,并完成句式:学校图书馆中,大家多专心啊!(),(),()。最认真的是()。在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之后,教师再次激发学生从生活储备,再补充相应的画面内容,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自身独特的专业视角,敏锐地发现了教材课文中独具魅力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并紧扣文本中的意境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与感知。随后,教师出示了与课文情境相匹配的表达情境,让学生细致观察了图书馆中学生们悉心阅读的画面,并利用陌生化的语句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在鲜活可感的情境中对陌生句式的运用,让学生的身心意识处于积极、亢奋、主动的状态之中,在陌生材料与自己熟悉的生活储备之间建构起了深入的感知与联系,让学生在想象表达之后,言语思维有了切实地提升。
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生命成长和言语发展的重要通道,教师需要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学识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每位学生浸润在充满情趣、形趣、理趣和智趣的课堂氛围中锤炼自己的认知思维,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中心小学(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