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译本分析

2019-09-10郑畅

速读·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翻译技巧

◆摘  要: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是英美演说史上著名的篇章,后人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文选取石幼珊、许渊冲和江怡的译本为例,从转性与变态、增补与省略、抽象与具体和拆分与合并四个方面分析译者如何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葛底斯堡演讲词》;翻译技巧;译本分析

演讲,又名讲演,演说。《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丁声树2012:325)对“演讲”一词的定义为:“就某个问题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演讲人运用言辞的表现力,声音的感染力和身体语言,面向听众阐述观点,号召,鼓动,说服听众,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演讲的这一作用和目的就决定了演讲词独特的文体特点,即演讲语言应通俗易懂,简洁精炼,情感饱满,逻辑严密,结构紧凑,节奏感强。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演讲词的典范。文章结构严谨,措辞精炼,全文总共10个句子,267个词,简短朴素但感人肺腑。葛底斯堡演讲有很多中译本,本文选取石幼珊、许渊冲和江怡的译本为例,分析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技巧的运用及翻译效果。

一、转性与变态

转化词性是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翻译技巧。英语表达喜欢使用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多用动词。缺少词性转换这一翻译技巧,译文读起来就会生硬拗口,晦涩难懂。所以突破原文词法和句法,转换词性,在翻译过程中相当必要。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一般来说,英语多用被动语态,如果全部机械的翻译为“被”,虽然能和原文的句式保持一致,但这样的译文就太死板,翻译腔太浓,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葛底斯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we are met here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原句不强调这场集会的发起者,选用了被动语态。 石幼珊等译者都一致选择了语态转换的变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把“are met”译为“聚会”或“集会”。整句话可译为:“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聚会。”如果直译为“我们被聚会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读者很容易产生误解,也不利于上下文的衔接。

二、增补与省略

增补与省略是翻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翻译技巧。通过增补和省略,原文的意义能够更加清楚、准确地以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葛底斯堡演讲的第二句是:“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can long endure.”其中,“so”这个词两次出现,分别指代原文中第一句里的“conceived in liberty”和“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使文章更简洁。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们都没有将“so”直译为“这样的,如此的”,而是根据原文上下文的意思,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so”指代的内容增补出来。

而省略这一翻译技巧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变通手段。英语表达里必要的一些语法结构成分,在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省略,使译文更简洁,避免累赘。

三、抽象与具体

英语中经常使用一些名词、动词、副词表达抽象概念,翻译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化抽象为具体,方便读者理解。葛底斯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brave men,living and dead,who struggled here,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江怡的译文是:“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敢的生者与死者已将这块土地圣化,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许渊冲对这句话的处理则是:“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死去的,都已将这片土地圣化了。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远远不能够使这片土地增光或者减色的。”相比之下,许渊冲对“add or detract”这两个词的处理比江怡的直译更具体,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也更便于读者理解。

而相应的,根据表达的需要,英语原文中的一些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时也需要转化成抽象的概念。葛底斯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原句前后两个分句中“what we say here”和“what they did here”句式结构一致,前后形成强烈的对照。许渊冲将这句话直译为:“世人不会太注意、也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说的话,但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做的事。”虽很好的保留了原文的句式结构,但作为演讲词的翻译来说,这样的处理不够简洁精炼,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

四、拆分与合并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用长句,汉语则多用短句。拆分就是要突破原文句法结构的束缚,把原文句子里的某些部分加以分解,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葛底斯堡演讲中第一句话:“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石幼珊的译文为:“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以自由为理想,以致力于实现人人享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为目标。“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原是分词短语做后置定语,石译采用拆分的方法,让这部分定语单独成句。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这是演讲的第一句话,林肯总统引导听众追忆历史,強调这个新建立的国家的理想和目标。

合并也是一个经常使用的翻译方法,特别是英语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主语相同的情况,采用合并的翻译方法,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葛底斯堡演讲中第三段的第一句:“But,in a larger sense,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这句话的三个分句有共同的主语“we”,大部分译者都注意到这一点,做了合并处理。而石幼珊的译文则在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合并:“然而,从深一层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能力奉献这块土地,没有能力使这块土地变得更加神圣。”原文中后面两句话的谓语动词“consecrate”和“hallow”意思相似,都是表示“使神圣”。石译将这两个词合二为一,语言表达更简洁,更符合中文用词习惯。

五、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石幼珊、许渊冲和江怡三位合理地运用翻译技巧,译文忠实通顺、简洁精炼、情感丰富、逻辑严密、结构紧凑、节奏感强,体现了演讲词独特的文体特点,取得了良好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4]喻云根.英美名著翻译比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郑畅,女,四川内江,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猜你喜欢

翻译技巧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海事英语汉译技巧例析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