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下的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研究

2019-09-10胡蓉彭瑶刘忠豪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互联网

胡蓉 彭瑶 刘忠豪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越来越多,大量废水和垃圾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中国很早就开始垃圾分类,但大多城市的情况仍不尽人意。本文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原因,呼吁用互联网对垃圾分类进行科学优化和效率提升,推动我国垃圾分类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互联网+

1 研究背景

1.1社会背景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废品越来越多,比如我们日常衣食住行产生的塑料瓶,垃圾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发展,网上购物走进了千家万户,也产生了更多的包装垃圾。近十年越来越多的固定回收点取代了上门服务,年轻的一代也回收垃圾变现的意识,通常将生活废品直接丢弃。再生资源市场不景气,很多传统再生资源品种无人回收,被拉往垃圾场直接焚烧。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 统计,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共产生15.5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643.0万吨工业危险废物,81.7万吨医疗废物,21147.3万吨生活垃圾。各省市都在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整改环境问题。但由于各地区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监管有困难,良好的国民意识习惯还未形成,垃圾分类实践道阻且长。

目前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这四类。其中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占比最大,如果当做普通垃圾处理,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放弃了利用这些回收物的利润。只要适当分拣,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将获得盈利,更重要的是焚烧的垃圾能大大减少,从环保角度考虑很有意义。更棘手的问题在于,许多地方生活垃圾并没有分类,直接被环卫清洁车拉走焚烧,对环境产生污染。对周围公民生活造成影响。可见,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1.2政治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垃圾废物从产生、收集到贮存、运输,最后利用的过程,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目前很多城市垃圾分类无标可依,即使马路上放置了分类垃圾桶,民众也不知道如何投放。因为可回收物复杂多样,难以制定严格标准进行详细分类。政府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低值可回收物的处理,因为少有企业愿意去做,政府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财力支持,不能仅靠市场价值规律驱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环境保护方面,压力与动力并存,为了建设美丽的中国,必须下定决心整治。

1.3时事背景

垃圾分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已经有一些大型城市开始采取新的解决措施。

例如,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的上海,前段时间掀起了一股垃圾分类的热流,“互联网+垃圾回收”系统采用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并驾齐驱;北京的朝阳区等多个城区已经建立积分奖励系统,给每个人建立“绿色账户”,通过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结合的方式,推行“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

1.4行业背景

随着房地产行业中开发商竞争愈发激烈,在设定限价的条件下拿地愈发困难,利润也日渐摊薄,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由此,在智能物联时代,谋求业务拓展,不失为一条良好的出路。而《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国内的垃圾分类模式还比较落后。如今很多企业在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但是此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房地产业住宅、商业等领域规模巨大,在智能回收垃圾箱的推广上存在天然的竞争优势;基于房地产品牌与体量优势,便于建立与智能回收垃圾箱企业的战略合作,并在智能回收垃圾箱采购上形成价格优势,为后续智能回收全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当前垃圾分类现状及问题

2.1前端混合投放和混合运输

随着生活中的垃圾越来越多,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处理方式却主要是城市环卫工人定点回收,成本较高,加工处理技术落后。这种方式非常不易于垃圾分类,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不仅污染了周边环境,还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每家每户都会产生生活垃圾,影响广泛,但问题是大家有环境保护意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资源有效利用,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大部分人把所有垃圾混装丢入垃圾桶,垃圾清理车直接将其集中混合运输。

2.2后端加工利用链条缺失

我国大多城市对垃圾直接焚烧和填埋,污染了环境,更影响了周围人的生活。尤其是低价值可回收物无人回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这些后端处置分类不彻底的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 当前垃圾分类存在问题的原因

3.1缺乏统一分类标准

目前国内各个城市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各地政府自己制定标准,差异较大,因为方法和标识不同,民众垃圾分类困难。中国高铁的发展使得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在不同城市不能统一,很容易造成混乱,也很容易使民众失去垃圾分类的耐心。尤其对于低值可回收物,种类复杂多样,公众不知道分为哪一类去丢弃,加上有关垃圾分类方面宣传不畅,大家分类意识不足。

3.2缺少统一准入门槛

在垃圾产业链中,大型公司集中在后端垃圾处理环节,我们熟知的大型上市环卫公司,如启迪环境,北控清洁能源。分布在中上游的只是小型初创公司,它们对可回收垃圾智能分拣后分开运输至垃圾打包压缩站,再分拣后由垃圾车将其运往下游厂家。另一类优化垃圾回收的方式是o2o上门回收,但上门回收废品人工成本高,数量有限,利润微薄,推广并不多。大多数公司为了增加回收率,吸引客户群,仍需通过补贴,不断获得融资才能维持运营,所以应当统一准入门槛。

3.3法律和财政投入不足

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只有道德标准,靠的是人们的自觉和自律,没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懲罚措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还很弱小,经营利润低,城市公共财政对垃圾分类的支持不足,整条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健全,垃圾想要无害化处理举步维艰。政府可以强制建立分类回收法规,通过宣传、引导来加强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监督公众垃圾分类的行为,在资源回收时多关注低值可回收物,防止因为低价值导致资源浪费。

4 研究内容

4.1垃圾分类主体权责定位

垃圾分类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和政府。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垃圾,应该承担起责任,不要随手乱扔,做到分类丢弃,遇到有些人习惯不好,可以上前劝阻,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管好自己的手。政府主要负责管理,通过立法来规范民众垃圾分类的行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无论是自己生产中产生的,还是作为运营者处理可回收垃圾,都要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

4.2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

a.从个人做起

每个个体都会产生生活垃圾,应当对垃圾分类负有首要责任。我们在公共场所应当根据垃圾桶的标识合理投放垃圾,减少后期垃圾处理工作。在家要先将垃圾分类再投放,方便垃圾清运车的处理。

a.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和企业要宽领域,多方位加强垃圾分类相关宣传力度,促进资源回收,推进分类回收活动能够覆盖各大公共场所,包括社区、学校、医院、商场等,为使垃圾分类的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当民众扔垃圾时,就会注意自己的举止,正确垃圾分类。

c.构建“互联网+回收”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运营方除了发展线下力量,还可以争取线上一切机会,构建“互联网+回收”平台,开设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设计网页,促进线下线上共同发展。运用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回收数据与环卫数据共享,收集垃圾全产业链一手资料。

d.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吸引更多公民采用智能化系统,可以在大型社区超市,商场摆放宣传牌,关注公众号领取积分,建立个人“绿色账户”,对正确分类垃圾的民众赠与积分,累积兑现奖品,通过一些激励来引导大家积极参与。

e.组建专业垃圾清运团队。

每个社区都有拾荒人员,他们以收集可以变卖的废品为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回收垃圾,但太过零散,可以由政府或者企业组织这些人,建立规范的回收队伍,既不影响社区整治,也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家一起携手帮助环卫保洁和拾荒工人,促进社会和谐。

4.3垃圾分类处理

a.分类处理

对于四类不同的垃圾,在对他们正确的分类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尽可能多的在处理中心再加工再利用,剩余的不可回收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方式,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有害垃圾一定要安全处理。

b.建立分拣中心

分拣中心是连接源头和中段的关节,每个县城或区域应当至少建设一个,各区域分类出来的可回收垃圾,集中到分拣中心进行,便于综合利用。分拣中心要由政府监督,按照相关要求,做到安全,环保,高效。

c.处理低值可回收物

低值可回收物是指那些虽然能回收,但因为价值低,处理成本可能略小于收益甚至超过收益的废品,所以大多企业不愿意去处理。政府应该出面给予支持,比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企业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实行低值可回收垃圾的加工利用链条,比如报废家电、废玻璃等,将分类出来的资源再利用。

5 垃圾分类对策建议

5.1垃圾分类四步骤

在垃圾生命周期中,垃圾分类要贯穿始终,不能只顾源头,不顾过程和结尾,在不同环节难点不一样,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回收、运输和处理四步。

在分类投放中的困难是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广泛复杂。包括民众,企业以及相关机构,无论是日常消费时还是企业制造时产生的垃圾,不同的城市社区管理不同,导致垃圾分类的实施和监督也有很大差异。

在分类回收中的困难是物流和人工成本高、再分拣利润低下。因为回收集中时标准不统一,多半情况下成本大于收益。一旦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将难以为继。

在分类运输中的困难是环卫部门很难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制定以后也难以落实。在垃圾运输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分类后的再生资源和厨余垃圾进行分类运输,也没有对混装运输的约束性制度,就会前功尽弃。当前一步分类回收和后一步分类处理不协调时,分类运输更加困难。应当对此给予一些激励政策,奖励相应行为。

在分类处理中的困难是利益相关者目标不一致,我们曾经对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垃圾焚烧,其运营商主要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垃圾种类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分类处理成本很高。

5.2推动“互联网+回收”运营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互联网+回收”运营的原理是是将互联网作为中介,连接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也逐年增长,但垃圾处理还不够科学,传统的再生资源回收率低,造成了环境污染:行业秩序混乱,非法市场存在;市场竞争畸形,行业整体素质低。如果继续下去将会使人类自食其果,付出惨重的代价。中国有着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带头走在世界前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好垃圾回收处理,通过“互联网+回收”运营模式,融合资源回收网络与垃圾清运网络,优势互补,实现垃圾分类管理智能化。

5.3跟进“互联网+回收”脚步,拓展房企业务

随着房地产行业中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设定限价的条件下拿地困难,利润日渐摊薄,房地产形势水深火热。在这个智能物联时代,通过业务拓展,可以让房地产企业走出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9》,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的探索产生兴趣,但是这一盈利模式尚不成熟。房地产业在住宅、商业等领域规模巨大,在智能回收垃圾箱的推广上存在天然的竞争优势;基于房地产品牌与体量优势,一旦与生产智能回收垃圾箱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在采购智能回收垃圾箱上形成价格优势,将为后续智能回收全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附加效应是提升了其品牌价值,有助于企业建立高大形象。

5.4垃圾回收智能化

为了降低生活垃圾的数量,调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不可回收垃圾采取合适的方式处理,防止污染,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智能垃圾箱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从源头上引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可以大大减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保护环境。智能垃圾箱内配备贴有标识的垃圾袋,便于工作人员分类回收、分类运输,防止出现混装的情况。这些措施达到了减少人力物力成本的目的,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5.5扩大政府监管力度,三方共赢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的群体广泛,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与坚定的决心,更需要民众的配合。“互联网+”废品回收必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将生活垃圾合理分类,尽可能多,尽可能高效地加工成有价值产品,必会产生很大的收益。政府要与企业一起,建立好垃圾分类回收基础设施,构建生活垃圾与回收系统,实现垃圾的源头消减,回收利用,推行环保理念,加强宣传,调动群众积极性,帮助民众养成良好习惯,必会实现多方互惠共赢,解决垃圾分类回收的难题。那么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文慧,王宁,刘恒,等.智能环保垃圾桶——桃花屋[J].物联网技术,2013(12):7-8.

[2]合肥市政府,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06-04

[3]张益,杨承林,上海市区 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分析 [J] . 环境卫 生程 .2000(8):104-106

[4]刘鸿鸮,彭柏钧,曹伦,等.自动分类垃圾桶的設计与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8(3)

[5]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N].光明日报,2014-03-06.

[6]陶传进.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15.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互联网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