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三”心育桃李

2019-09-10赖玉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耐心信心爱心

赖玉珍

摘要:我在教坛上已度过三十个春秋,在这三十年中担任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当一名班主任责任重大,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容易,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什么亊情都能遇得到,再加上学生的思想、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工作起来就更加复杂了。二十多年来自己倾一腔热血,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只要履行好班主任职责,用“爱”去激励学生,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教师如果真能像父母一样可亲可敬,真诚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处处给他们温暖和关怀,就会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体会到学校的可爱。教师对学生爱之深沉,教之诚恳,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关键词:班主任;信心;爱心;耐心

一、树立信心,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个班集体由几十个学生组成,各人的特点性格都有差异,要他们上下一条心,齐心合力,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第一,班主任要认真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平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微笑面对学生,用爱心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切忌把个人情绪带进课堂。因为学生总是跟着老师的感觉走,因此,教师做事一定要认真踏实、不马虎,而且要说到做到。例如,我在班会上说:“谁做作业认真工整,或谁在思想上有进步,就奖操行2分”。说了就一定要实施,千万不要今天奖,明天不奖,丢三拉四,从而使学生知道老师是讲信用的,使学生之间也养成言而有信,不讲大话的好品德;第二,要深入了解学生,通过观察、调査、谈话、交往等手段,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行为习惯,发展变化。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了解到班集体成员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工作有针对性、有效地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尤其是中下层学生体会到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的温暖,树立自信心;第三,为巩固班集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制订一定的班规班纪,使学生朝着目标奋斗,共同进步。例如,对期末考试提出奋斗目标,要求优秀生要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中等生要向优秀生进军,后进生要向中等生進军,并对取得一定成绩、有进步的学生及多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增强自信心。

二、倾注爱心,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令各教师苦恼不已的事情,尤其是学习差且又调皮淘气的后进生更为棘手。后进生的问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般来说都具有暂时性和反复性。所以,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认为他们不会再改变,或不可救药。帮助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态度,抓后进生的“闪光点”,选择突破口,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作为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尊重、信任他们,耐心引导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他们釆取接纳的态度。发观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和长处,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如: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虽然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思想,因各方面调皮捣蛋,同学们也不喜欢他,但他在体育方面有专长,且是班上的“带头人”。为了使其与同学接触合作,我便安排他当体育委员,让他去组织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结果在全校拔河比赛中,我们班的学生虽个子小,却出乎意料地取得了第一名。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表扬了他,这时我发现他脸红了,而且笑了,笑得那么开心。从那以后,这位后进生各方面渐渐有了转变,同学们也逐渐对他有了好感,并从各方面帮助他,使他在学习和各个方面不断得到进步。可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耐心诱导,激励学生发奋图强。

班级里的学生大部分上进心较强,集体荣誉感强,各方面表现不错,学习比较认真。为加强学生的学习,我做到:第一,密切与科任老师、学生家长联系,平时不断向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彼此互相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措施并严格执行。例如,了解语文数学双科的后进生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如何改变?哪个同学认真上课?哪个同学最近表现不好?等等。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表现,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第二,耐心引导后进生,允许他们反复。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后进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提问,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给予表扬鼓励,回答错了不予批评,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允许他们反复,给足改正的时间,使学生切实感受老师的关心爱护,认识到学好知识、掌握知识的好处,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发奋图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前提,缺乏爱的教育是缺乏科学性的教育。有一位伟人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学生在家里受父母的爱护,来到学校很自然地会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种种感情,期望与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离开了爱,我们在学生中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将无法收到效果,甚至有时适得其反,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走进心灵打开心结——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 冉小玲.  小学科学(教师). 2014(06)

[2]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 陈芙蓉.  快乐阅读. 2015(20)

猜你喜欢

耐心信心爱心
信心满满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爱心树(下)
爱心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爱心的奉献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