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握家园关系的责任边界线

2019-09-10秦旭芳孙丹

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越位缺位共育

秦旭芳 孙丹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共育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但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的教师不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指手画脚”;有的家长不满幼儿教师总是“折腾”家长做各种事情;还有因为双方幼儿观念不一致导致的一系列误会……家园矛盾反映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各自的特殊性,但这也是家园之间增进交流、互相理解的一个契机。

责任定位:一条以幼儿为中心的隐形边界线

家园之间的结合点是幼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部分家长总是抱怨幼儿教师没有关注到自己的孩子,而幼儿教师在解释后仍无法得到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惧怕家长而给予该幼儿额外的关注;一种是因家长的不理性而将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家园间责任定位混乱,会导致家长与幼儿教师的行为出现偏差,因此家园双方首先需要明确彼此的责任界限。

家园共育是当下社会所倡导的教育形式,但是共同教育并不代表家长与幼儿教师可以随意干预对方的教育。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其实一直存在一条以幼儿为中心的隐形边界线。

那么家园双方之间的责任界限到底是什么呢?首先,家长与幼儿教师需要各自承担起自身所必须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也就是在家庭中和幼儿园中对幼儿的教育责任。其次,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有责任与对方沟通交流并提出适宜幼儿发展的建议,但是应该采取恰当的形式。幼儿教师有责任与家长交流幼儿的情况、有责任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活动背后的教育意义;家长也有责任向幼儿教师反馈情况、提供活动支持……家园双方只有重视二者之间的责任界限,才能避免责任越位与责任缺位现象的产生。

越位与缺位:因角色差异引发的畸形现象

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常因角色差异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从问题的本质来看,这主要是由于家园双方在功能范围、责任范围与情感态度三方面存在差异。第一,家长作用于幼儿的功能范围是全面的、无限度的,而幼儿教师作用于幼儿的功能范围是特定的、有限度的。第二,家长的责任范围是个体幼儿,而幼儿教师的责任范围是全体幼儿。第三,家长对幼儿的关爱程度是强烈的,具有偏爱性,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关爱程度与家长相比较弱,具有公平性。家长与幼儿教师若不能充分理解以上三方面的角色差异,就会引发源源不断的误会和猜忌,产生责任越位与责任缺位的现象。

责任越位是指家长或幼儿教师超越自身的责任范围,干涉对方教育的现象。

从家长角度看,责任越位主要表现为“温室大棚”與“越俎代庖”这两种典型问题。前者指的是家长对幼儿的过度保护。比如,我们常见到幼儿家长查看幼儿园监控,生怕幼儿教师对幼儿做出不好的举动或是幼儿在园发生危险。在户外游戏时,部分家长总是提前告诫幼儿不能跑、不能跳,甚至因为怕幼儿发生危险,蹲在围墙外观察幼儿。这些举动会对幼儿教师正常的教育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后者指的是家长过度干预幼儿教师的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为例,部分家长出于对幼儿未来的担忧,总是期望幼儿教师多教一些汉语拼音、算术,甚至会质疑幼儿教师只会带着幼儿玩耍,没有向幼儿传授知识。此外,部分家长在监控中看见不满意的地方就打电话来指责幼儿教师,干涉幼儿教师的教育秩序……这些举动都属于家长的责任越位现象,会给幼儿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

从幼儿教师角度来看,责任越位主要表现为要求家长“言听必从”和把家长看作“万能家长”这两种典型问题。前者指的是幼儿教师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员,其所提出的要求家长必须遵守。比如微信朋友圈打卡活动,我们经常会见到朋友圈里家长们所发的“我是好宝宝活动打卡”“做个孝顺好孩子打卡”。幼儿习惯的养成是从行动内化到心中的,并非依靠朋友圈的展示就能达成的。后者指的是幼儿教师不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布置超过家长能力范围的任务,如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背英语,布置雕刻、缝制等难度较高的作业等。

责任缺位现象是指家长或幼儿教师没有担负起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

从家长角度来看,责任缺位指的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程度不够,主要存在“置身事外型”和“貌合神离型”两种家长。前者指的是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低敏感性、低参与性和低情感性。这类家长不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没时间或者不愿意参加幼儿的教育活动,比如让祖辈代替自己参加幼儿的一切活动、不与幼儿教师沟通、不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若幼儿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幼儿教师。后者指的是家长虽然参加了各种幼儿教育活动,但却只是走个形式,没有真正配合幼儿教师一起教育幼儿。

从幼儿教师角度来看,责任缺位指的是幼儿教师没有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专业性责任,对家长进行的正向引导与帮助不够,主要存在“高高在上型”和“敷衍了事型”两类情况。前者指的是幼儿教师认为自己就是专业的,并未把家长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表现为有的幼儿教师不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不帮助有需要的家长。后者是指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只是形式化地完成任务。比如,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时,部分幼儿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与家长交流,交流的内容也仅限于布置任务,面对家长的询问也只是敷衍回答几句,不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这两种类型都是幼儿教师责任缺位的表现。

责任换位:以情感为基础的理性思维

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有一方出现责任越位或责任缺位的现象之后,很容易引发家园矛盾,而问题的解法就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换位思考。

家园共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是合作关系,合作的前提是双方能够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几步避免家园矛盾的产生。首先,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制度明确家园双方的责任,规范幼儿教师与家长的行为。在幼儿入园前,幼儿教师就应该向家长们介绍本园的课程设置、办园理念等,同时通过科普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观念。其次,幼儿教师作为具有专业素质的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明晰家园合作的责任界限,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家长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最后,幼儿教师与家长要及时解开“心中的小疙瘩”,有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家园双方经常换位思考、理性思考,才能彼此信任,从而避免家园矛盾的产生。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越位缺位共育
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缺位、越位与归位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习作教学指导的“缺位”及对策
网络安全中的“缺位”和“错位”
越位,毫厘之间的战斗
农民工社保不能“缺位”等
对足球反越位战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