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2019-09-10王昕金额尔德木吐郭恩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耦合度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

王昕 金额尔德木吐 郭恩亮

摘 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鄂尔多斯市统计年鉴》统计2005~2016年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并建立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是否失衡的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增长趋向明显,从2005年0.1563提高到2016年0.8287;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从趋势上看虽然也在不断上升,但治理环境的水平仍有待提高;二者的发展水平曲线变化整体相似.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走向,由“低度协调——低水平耦合”转变为“高度协调——磨合阶段”,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可为鄂尔多斯市后续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度;鄂尔多斯市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1-0038-06

1 前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以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也在提高,2008~2017年间从45.68%上升到58.52%,9年增幅为12.84%.一连串症状多样的情况也随着急剧的城镇化进程体现出来,主要为:严峻的交通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缺乏能源基础、社会矛盾凸显[1-3].城镇化的合理发展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推进和人类生活方式提高方面得到迅速进展.怎样协调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城镇化道路上面对的阻挠之一.

在国内,刘耀斌和宋雪峰通过协同论视角,建立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预测模型,推断出二者的相互作用存在着4个阶段[5];黄金川,方创琳选用代数学和几何学研究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曲线和城镇化对数曲线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函数和几何曲线,从长时间尺度上看,得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期可划分成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阶段,认为我国大多数区域依旧处于拮抗时期[6];方创琳、杨玉梅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从理论上阐发了满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六大基本定律[7];陈奇霞,安瓦尔·买买提明运用耦合模型,阐发乌鲁木齐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趋势,发现两者处在非常和谐的状态[8];聂艳,雷文华等通过选用文献资料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出1997年以前湖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呈弱倒“U”型,1997年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耦合特性,其结果具有特殊含义,能推动地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9];刘耀彬对江苏省各个指标构建了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显示1990—2003年间江苏省耦合强度的变化呈现出“U”型,先大后小,再变大的形状[10].

1820年,“田园城市”第一次被罗伯特·欧文提出,从解决生态问题角度出发,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11];1995年,Grossman和Krueger用42个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发现了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呈现倒“U”型的演化顺序,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12];鄂尔多斯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最早的经济基础靠开采资源积累,2008年,在国家西部开发政策以及“三农”政策背景下,鄂尔多斯市政府规划了“一市两区、三个组团”城市核心区[4],开始进入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镇人口从2007年的102.9万增加到2017年的206.87万.因此本文以鄂尔多斯市2006—2017年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权重,建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耦合关系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鄂爾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范围内的地级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至40°51′40″,东经106°42′40″至111°27′20″,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构成“金三角地带”[13].总面积为8.67万平方千米,下辖七个旗、两个区,分别为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鄂托克旗、杭锦旗、前旗,康巴什新区、东胜区,具体区位见图1.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指标主要选自2006~2017年《鄂尔多斯市统计年鉴》2005~2016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3.2 研究方法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处于相互作用、影响的状态,为了更好地体现二者的耦合关系,结合鄂尔多斯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分别构建城镇化、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其中,将人口、经济、社会、空间作为城镇化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人口城镇化包括人口的结构及规模;经济城镇化包括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社会城镇化包括文体交通医疗等;空间城镇化指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的转变以及空间的利用率[16];所以选取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均GDP、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校高中生人数、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等作为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基础指标,详见表1;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生态环境的水平、压力和治理,侧重于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生态环境水平指的是自然资源的状况;生态环境压力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生态环境治理指对问题采取的措施,所以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产值SO2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作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指标,详见表2.指标体系共20个指标.

3.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鉴于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原始数据属性和量纲不统一,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造成的结果误差.

指标分为正、负项指标,例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属于值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型,此类指标为正效应指标.反之为负效应指标[17],如工业产值SO2排放量、粉尘排放量等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4 结果与分析

4.1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1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特征分析

随着城镇不断发展,鄂尔多斯市总人口在稳定生长,2016年全市人口达2055300人,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城镇人口逐年递升,从2005年805800人增长到2016年1511500人,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图2).从图3可以看出,人均GDP、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升高,尤其是人均GDP,增加的趋势更快.2005~2016年,人均GDP从40169元增加至215500元,10年规模扩大5倍多;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6169元增加到89957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25元增加到40221元,说明收入增加,消费欲望以及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进而抬高了日常生活品质.从图4看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在显著增加,2016年达到726.80亿,说明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大型超市、便利店、商场等快速建立起来,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人民的购买欲望,带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再看图5,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2005年24.5平方米增加到2016年38.3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2005年19.1平方米增加到2016年49.3平方米,说明居民的栖身环境在改善.

从图6可以看出,自2005年~2016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从0.1563提高到0.8287,整体呈现出逐步增长的状态.2005年到2010年,我们不难发现,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增长,且增长的速度很快,这是因为鄂尔多斯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不停地寻求让城市成长更快的方法,使得城鎮化脚步有了明显的进展.自进入21世纪,鄂尔多斯市把握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响应党中央坚持从实际动身,按客观规律处事,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政策[19],充分地将自身优势发挥了出来,大力发展能源产业,2007年,从总体经济实力来看,鄂尔多斯市已经变成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的龙头城市[20],在此期间,鄂尔多斯思量到康巴什不仅高程较东胜低约200米左右,且具备一马平川的地形以及地质结构非常稳定,所以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500公顷,将目光聚焦于康巴什新区的建造[21].康巴什的建设大力推动了鄂尔多斯城镇化的前进脚步,使得外来人口增多,公共设施的完善工程等迅速展开.2010年到2015年,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也在增长,但它增长的速度变慢了.这是由于世界经济受到了挑战,国家也在不断调整政策以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市场不断波动,鄂尔多斯市的经济也在潜移默化中下滑,致使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变慢,但从全国来看,城镇化水平仍处于前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置处于非常完善的状态.

4.1.2 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图7可以看出人均耕地面积从2005年到2006年在增加,2006年到2016年一直在下降,2007年明显地减少,这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快,以及政府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从图8、9、10可以看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都呈上升趋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5年的7.78平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32.1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2.08%增加到43.27%,政府及公民对环境的重视,大面积的种植低成本、耗水少、易成活的灌木、草,以及适合生长的梭梭树、松树,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也是表示环境良好的指标之一,生态环境越好,产量可能越高,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沙化,产量一定降低.再看图11、12,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荷方面,烟(粉)尘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是2005年274578.1吨,最低值是2009年42500.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波动,最高值是2006年3958.7吨,最低值是2012年1780.5万吨;值得高兴的是,工业产值SO2排放量在逐年递减,从283687.3吨降低到57517.9吨;从面对环境压力时采取措施的方面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鄂尔多斯市需增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减少工业、能源产业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压力,重点让循环经济能够成长起来.

鄂尔多斯城镇化从开始到现在,盲目的追求提高城镇化率是不应该的,更应该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注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图13可以看出,2005年~2016年,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到2016年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鄂尔多斯市处于蒙古高原的西南部,沙化土地面积及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43000平方公里、47000平方公里,原本生态系统就比较脆弱且城镇发展初期主要依赖于资源的消耗,忽视了生态价值,仅注意到经济效应,导致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在2005年仅为0.1623,但之后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视城镇化的外在形式,忽略实质发展的不正确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对环境有利的政策,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突破口,极力争取减少能源、材料损耗,促成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使得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5].

4.2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鄂尔多斯之前被称为“内蒙古的西藏”,认为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落伍、生活质量最低、原始环境最差的地区[15],以农业为主,之后才发展起来.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的结果可知,2005年城镇在快速发展,但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造成二者发展不协调,它们的耦合度较低.由表5可以得出,2005年鄂尔多斯市耦合协调度为0.2822,耦合类型为低度协调,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从本文获得的数据来看,今年也是鄂尔多斯耦合协调度最低的时候.2006~2010年鄂尔多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持续提高,耦合类型为中度协调,耦合协调度处于上升状态,拮抗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鄂尔多斯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但还是比较落后,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原本恶劣的生态环境也在向好的方向变化,到2011年,全市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5%之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2.1%,耦合协调度总体趋向良好.2011~2016年鄂尔多斯市耦合类型发展为高度协调,处于磨合阶段.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以及人类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环保意识的加强,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措施,编制《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污染防治设施[22],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率、使得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生态环境间的互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5 结论

本文在联系鄂尔多斯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简单的评价.结论如下所示:

城镇化方面,从2005年到2016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明显增长趋势,从0.1563提高到0.8287.城镇化发展使得外来人口增多,公共配套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人民生活生活品质得到提高,还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方面,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从趋势上看虽然也在不断提高,但环境压力依然严峻,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处于波动状态,治理环境的水平仍需提高,控制企业公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回收.总体看图,二者的曲线变化整体相似,呈协调发展.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低度协调——低水平耦合”转变为“高度协调——磨合阶段”.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政府环境保护认识的加强和百姓教育层次的提高,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二者的耦合度也会向好的方向前进.

总的来说,鄂尔多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多个指标共同对耦合结果起作用,从实际生产生活进程角度看,它的耦合效用在两个方向上都很重要:其一是城镇化通过人口的增加、交通的扩张、快速开发的经济以及能源消耗威胁生态环境;二是城镇发展受到生态环境资本排斥、政策干预、资金争奪、人口驱逐产生的桎梏[5].

参考文献:

〔1〕石英.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反思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49.

〔2〕陈泓冰,艾建国,鲁璐.湖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3〕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苏云峰.鄂尔多斯:共创财富共享成果共建和谐专访中共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J].科学决策,2008(5):23-31.

〔5〕刘耀彬,宋学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91-96.

〔6〕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

〔7〕方创琳,杨玉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29(1).

〔8〕陈奇霞,安瓦尔·买买提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30(1):122-126.

〔9〕聂艳,雷文华,周勇,王宏志.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1).

〔10〕刘耀彬.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11〕孙黄平,黄震方,徐冬冬,施雪莹,刘欢,谭林胶,葛军莲.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7,30(2).

〔12〕Grossman G and Krueger A.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353 - 377.

〔13〕郑玉峰,郭建英,殷丽强,李锦荣,孙玉,许彦慧.鄂尔多斯市近10年植被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响应关系[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4,12(2).

〔14〕王剑.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产业转型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15〕黄露,周伟,李浩然,周富春,杨晗.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鄂尔多斯市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4).

〔16〕刘巧婧,王莉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31-439.

〔17〕王晓欢,王晓峰,张晖,常俊杰.基于灰色关联投影的陕南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6):62-68.

〔18〕肖芬.国际商务人员跨文化能力研究:from CQ perspective[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9〕国发.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1-01-10(01).

〔20〕潘照东.“鄂尔多斯模式”与西部大开发[J].北方经济,2008(5):12-15.

〔21〕杨臣华,刘军,田晓明.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和城市转型中的难点分析[J].北方经济,2013(Z1).

〔22〕鄂尔多斯市政府办公厅.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Z].2015-06-26.

猜你喜欢

耦合度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1
学生写话①
山西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实证分析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