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9-09-10赵振云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高效课堂数学

赵振云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很多,学业压力很大,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让学生“消化”一堂课的知识,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动态。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沟通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厌学情绪。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只有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利用数学知识可以架桥修路,可以计算盈亏,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了数学。这样就消除了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概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上数学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由“静”变“动”,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突破了书本的限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总之,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如将“赵爽弦图”引入课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对勾股定理有了初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展示其他有趣的现象,从侧面证明勾股定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给学生分组,让小组内的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不限定形式和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在初中阶段,学生提前预习可以熟悉教材内容,课上听教师讲解时难度会小很多。不过,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很难把握重点,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会因为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合理利用导学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设计预习的内容和流程,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在课前,教师应收回导学案,根据时间安排,全部或部分批阅,了解学生的情况,为课上教学做准备。在课堂上,由于教师在导学案中设置了学习环节和谈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一节时,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包括几个主要环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上探究。这几个环节为知识复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知识复习部分帮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可以适当加入练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还有哪些不足,在课上及时补充。在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例子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清晰完整地说明其中原理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一部分,教师应加入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检测部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况,设置适量的练习题,既要巩固基础,又能拓展提升。在布置作业部分,应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活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

在初中数学中,教材上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事实上,如果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就把那个阶段的知识掌握了,那么随着学业水平的提升,在学习新知识时也不会有难度。所以,教师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而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教材上的知识点非常多,但它们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而是互相联系的,既有相似知识的对比,又有同一知识的不断深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知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问题,不会有遗漏。而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可以使学生快速定位到自己不会的内容,有重点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中,教师可以指導学生绘制这一章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掌握这一章的概念、定理等。在教材上,这一章共四部分内容,由于初中阶段对尺规做图并没有太高要求,所以在思维导图上,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两部分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可以进一步细分。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涉及多个角的概念,可以一一列举;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定义、公理、判定、性质等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也有各自的内容。这样一来,这一章的内容就清晰地呈现在纸面上,帮助学生梳理其中的脉络,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复习时,学生会练习大量的习题巩固知识,可以通过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标记在对应的位置,这就是重点复习的内容。而教师可以定期查阅,了解学生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及时指正。

四、合理搭配例题,熟悉知识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解例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熟悉基础知识之后,教师讲解典型例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方法,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时规范解题步骤。在选择例题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能一味强调难度和技巧,而应该重视基础和基本方法。在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同时增加变式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在选题时还要保证全面性,既要保证题型全面,又要保证考查角度全面。精选例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在讲解例题时,也应循序渐进,全面到位,让学生抓住精髓,达到例题教学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节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如常见角度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勾股定理等。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是已知的,那么再知道一条边和另外任意一个元素,就可以解这个三角形。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根据题中的条件,使学生了解不同关系式的适用条件,如已知两边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勾股定理。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比如把梯子斜靠在墙边,在一定情况可以让人安全攀爬,求人能攀爬的最大高度。通过这些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快速地熟悉知识的运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重大课题,教师应提起足够的重视,以积极的心态与科学的策略,从容面对挑战。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师可以将更多优质的资源和先进的方法整合到教学活动中,为构建高效课堂服务。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初中高效课堂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