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9-09-10李建军
李建军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数感”就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我们都不免会跟“数”打交道,而数感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一种意识,它能够使人们更为灵活地感知数、运用数,并进行“数学的”思考。因此,本文从立足情境创设,提供感悟环境;引导自主探索,体验数感规律;重视估算训练,提升学生数感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对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基础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数感逐渐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数感是准确把握数字与数字之间关系的一种能力,小学生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立足情境创设,提供感悟环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很难在数学学习中投入较大的积极性。而学生积极性不足不仅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还会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所以,教师要想解决这一现状,就应该立足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感悟数感的环境。在情境中,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能够变得生动、具体,还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感知到数学中“数”的存在意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小学生的数感。当然,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适当的情境,从而满足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双重需求,进而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感环境,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数感意识。
例如:在學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感悟数感的存在,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情境创设这一方式的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这三种图书分别是《数学故事》《科幻故事》《成语故事》,价格分别为12元、15元、18元。展示完这些信息后,我随即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要求学生们谈一谈自己从三本书及其价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从而将学生引入了买书的情境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段时间过后,一些学生提出了“买三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如果有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买三本《数学故事》需要多少元?”等问题。显然,在买书的情境之中,学生积极地进行了自主代入,并在提出问题中对数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基础上,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了这些“数”在加法与乘法中的意义。之后,我要求各小组学生观察自己写出的算式,并顺利引入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同时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运算,并分享自己的各种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运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数感,更在现实情境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自主探索,体验数感规律
数学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所以教师要想助学生一臂之力,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再辅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数感的规律,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最有效方式便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进而建立起数感。当然,动手操作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学具,让学生自主操作,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动手操作方案,从而在确保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到数感的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建立数感。
例如:在学习“认识方程”的过程中,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更是学生由算数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所以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快速接收这一抽象的知识,学会用字母表述数,掌握方程的相关知识,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体验到数感规律。为此,在教学之前我便对该课内容进行了分类,确保能够在循序渐进中展开教学。
因此,为了能够在渗透符号意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我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目的。为此,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图中的小朋友正在跟妈妈比年龄,已知条件为妈妈比儿子大26岁。在展示出图后,我便将学生集中到了一起,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图形,如:孩子2岁时,妈妈28岁;孩子3岁时,妈妈29岁;孩子4岁时,妈妈30岁,以此类推。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兴趣,我还要求学生在画完后与其他学生一起谈论一下,如果孩子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应该如何表示?显然,通过自主探索与动手操作的结合,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这对于学生更为深入地体验数感、提升数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估算训练,提升学生数感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数学学习中,估算的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的,通过估算,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结果。小到学习用品的购买,大到银行的存款,估算知识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提高又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良好数感的建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感,就应该重视估算训练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积极付诸实践,不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训练内容。当然,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估算训练内容,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强化对数据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数感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升百分数数感,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估算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百分数应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随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从而将学生引入了百分数的学习中。带学生认识百分数的过程中,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数带学生认识了何为百分数,如:班级中的男女比例、中学生的近视率、海陆面积比例等。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借助估算训练渗透数感培养,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层次的估算内容,并引导学生展开了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了解到百分数的重要性,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感。在估算训练的题中,既包括较为简单的中国男女比例,也包括一些标有各种内容的划分成小扇形的圆形图,还包括以图来估算沙漠面积、耕地面积所占陆地面积的比重。通过不同程度的估算训练,学生不仅对百分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数感,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提升。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感,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才能真正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