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对小学生心理建设的影响
2019-09-10李嘉莹
李嘉莹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级文化墙建设属于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硬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对于小学生心理建设的影响,旨在呼吁班主任注重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墙;小学生;心理健康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总和。良好的班级文化能让一个班的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级文化墙是班级文化的最直接展示,是一种“硬文化”,所以,班级文化墙的活动设计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十项,其中包括: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三方面。那么,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如何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
一年级新生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学习适应性问题。他们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新环境的陌生感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这时,班级文化墙设计则开始发挥它的第一个作用。
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事先对班级文化墙进行一部分的设计,比如在黑板报上写下字迹工整的“欢迎加入一年1班大家庭”等字样,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班主任的热情和关心,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在新生入学后,则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班级文化墙剩下的那部分。比如设计“校园一角”版块,贴上新校园有代表性的一角和班级的每个角落,让新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设计“这就是我”版块,贴上学生的照片、姓名、兴趣爱好等简介,加快新生的互相认识和了解。
在新生与教师一起设计和完善班级文化墙的同时,学校是我家、班级是我家的意识会慢慢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从而消除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对新班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学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同样,教师的正向评价和期望也能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正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让广大教师树立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相符合。
但是,在现行教育制度的背景下,教师很难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这样的科学理念很难起作用。由于班级活动少、活动范围窄,教师看到的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那一面,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很片面。
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便是这样一种取之于学生身边,又便于在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潜能分配不同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些学习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有些平时上课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认真的态度并发挥自身特长。这些都有利于改變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看法,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学生,给予他们肯定和赞美、信任和期待。这些学生则从教师的肯定和赞美、信任和期待当中获得能量和支持,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慢慢改善原有的行为。
三、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基础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情感活动伴随在活动的始终,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在班集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的交流沟通与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建设事项。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设计的班级文化墙,是师生沟通、生生交流的渠道之一。班级文化墙具有公开分享的特点,促使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形成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班级凝聚力和融洽、温馨的人际氛围。
在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社会交往的机会,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之间相互切磋、鼓励,促使学生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班级文化墙活动设计这一内容,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