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节日文化活动设计与实施

2019-09-10曹长德胡腊娟周红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设计

曹长德 胡腊娟 周红

摘要: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幼儿园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2012年以来, 我们坚持对节日的筛选,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并进行幼儿化的课程改造,根据班级特点设计了系列文化活动方案并努力实施,形成了“用节日点燃幼儿激情,以活动承载优秀文化,以研究推动共同发展”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  节日文化  节日活动  设计

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设计好、实施好各种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幼儿天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一有节日他们就会兴奋起来,迫切地想了解节日,并在节日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因此,我们便有了将节日文化活动纳入幼儿园活动的设想,并于2012年正式开始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幼儿园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一、节日文化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国家,社会纪念性节日和民族传统节日较多,古往今来节日在生活中普遍受到国人的关注,社会相关领域、商家、家庭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手段来欢度节日。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生活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及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80后”家长过节时只注重热闹和娱乐,对节日文化知之甚少,对节日内在意义缺乏深入的思考,极少有人探究节日背后的含义及其对于孩子的教育价值,节日的文化价值日益式微。同时,幼儿园对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也依然缺乏系统性。目前幼儿园的节日活动更多地以两种方式来开展:一是组织一次集体性的庆祝活动,较少关注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利于幼儿经验获得的完整性;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节日组织一次主题活动,活动安排与设计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幼儿园对节日文化活动进行设计与实施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活动热情,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促进幼儿了解中华文明,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

第三,引导家长在家庭节日活动中添加文化的意趣,促进家园之间形成合力,实现家园和谐共育。

第四,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本身文化品位的提高。

二、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为了使节日活动系统化和课程化,增强节日活动的文化厚重感,课题组经过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终身受益为最终目的,明确设计的总体思路;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各种节日进行认真筛选,并结合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幼儿化的活动设计;第三,在充分论证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1.节日文化活动设计的思路

我们节日文化活动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节日为幼儿的兴奋节点,激起幼儿盼望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激情;以活动为载体,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幼儿园为主体,建立幼儿园、家长和社区统一合作的阵营,有效开展节日活动,传播节日文化,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快乐活动,幸福成长。该思路具体表现如下:

(1)坚持以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活动能力和兴趣,设计适宜的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使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2)对“节日”和“节日文化”进行深入探讨,从“文化”着手,着眼于“活动”,以小见大,以每個节日为单位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寻求不同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及教育价值。

(3)选择适宜的节日并开展“亲子”节日文化活动,利用家长、社会教育资源,通过氛围营造、活动开展使幼儿得到节日文化的熏陶,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习得有效的社会实践经验。

(4)跳出主题课程的框框,拓展教学活动的范围,汇集教师智慧,集思广益 ,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摸索,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创新“节日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分大、中、小班不拘形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和生成 “节日文化活动”体系,丰富及充实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并使“节日文化活动”成为颇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2.节日的筛选及文化活动的设计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选定节日,并根据大、中、小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节日文化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

3.节日文化活动开展的效果

对于如上所列的每个节日我们都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验了节日活动的快乐,获得了节日文化的熏陶,丰富了对亲情的体验,习得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有利于全面发展。

“三八”妇女节,我们要孩子们明白这是妈妈奶奶们的节日,同时把孩子们的妈妈奶奶邀请到幼儿园,进入班级,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奶奶妈妈的叙说让孩子们体会她们工作的劳累以及对宝宝们无私的爱,当宝宝们亲手制作礼物献给奶奶妈妈时,我们看到她们眼里的泪花与脸上欣慰的笑。事后许多家长都说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3月12日,开展植树节美工展活动,通过认识植树节,认识到爱护树木,以至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大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绘出爱树造林、保护环境的会标,中班孩子开展“我是植树小能手美工展”活动,小班孩子开展粘贴地球、爱护地球活动。当这些展板在一楼大厅展出时,吸引了很多家长的围观,得到了家长们的赞扬与肯定。我们还让孩子向家长宣传爱护树木、爱护环境、关爱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的理念。

5月母亲节,我们再次把孩子们的妈妈邀请到幼儿园,在班级与孩子们一起庆祝母亲节。当妈妈戴着宝宝串的项链,吃着宝宝们亲手剥的橘子,享受着孩子反哺带来的快乐时,她们是幸福的,孩子们是快乐的,也获得了成长。

六一儿童节,全园召开快乐童声大家唱活动,舞台不再是少数孩子的“领地”,每位幼儿都能站在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感受节日的快乐。

10月重阳节,我们在我园二楼音体室召开祖辈家长座谈会,由周红园长做“隔代教育的利与弊”的报告,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抽出时间特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大班孩子还给爷爷奶奶送茶,捶背。这些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敬老爱老的情感,让老人们体会被敬爱的感动。

12月下旬举行的“欢欢喜喜迎新年”亲子运动会,以及全园美工作品展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亲子之情,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让家长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一幅幅充满冬的气息、年的欢乐的作品让孩子从中感受又大一岁了的快乐。

4.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五大教学领域

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没有专门安排,而如何把节日文化融合到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的两个学期里,我们先罗列出每个学期里的所有节日,集中分析、讨论哪些节日有利于幼儿园的孩子理解与接受。把所有老师分成若干小组,由老师们先去挖掘各个节日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与教育意义。针对每个节日的不同含义创设不同的表现形式,把它们融入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我们让老师共享资源,每个教研组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充分挖掘节日活动的社会意义与教育价值。

另外,我们选择一些传统性节日、纪念性的节日、一般性的节日开展教研组和全园性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如大班植树节开展“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同课异构活动,中班劳动节开展“我爱劳动”的一课三研活动,小班端午节和父亲节开展“品尝粽子”“爸爸,你真好”的亲子活动,国庆节开展“我爱你,中國”主题教学活动,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主题教学活动,元旦开展“新年快乐”主题教学活动。

这些教学活动中节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及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让孩子获得更全面、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文化熏陶。另外,通过对“节日”和“节日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寻求不同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及教育价值,在对“节日文化”进行挖掘、过滤、传播、表现的过程中,我们老师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如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活动实施与反思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5.家长资源的利用让节日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针对节日放假等特殊情况,依据“园内—家内—园内”的空间转换原则,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节前向家长宣传节日要点和习俗,在家园互动中公布教育目标和亲子互动内容等,开学后在园内展览和回放亲子作品,重温节日。

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时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半日活动,让孩子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活动中体验感恩之情。如清明节假期建议家长带孩子参与文明祭祀和扫墓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缅怀先人和先烈。如端午节包粽子:邀请家长做志愿者,祖辈家长占绝对优势(尊老敬老的内隐教育)。如全园重大庆祝性节日:六一和运动会,邀请家长来参与,和孩子一起同喜同乐,和老师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三、基本经验与研究成果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形成了“用节日点燃幼儿激情,以活动承载优秀文化,以研究推动共同发展”的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成果。

1.在节日文化活动主题选择、节日文化活动方案设计、节日文化活动实施策略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编辑完成了较为系统的节日活动方案,并使节日文化活动成为我园的园本课程。通过把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到五大领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开课活动的教案和视频资料。

3.通过开展各种节日活动,拓宽了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渠道,家园协作和家园共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4.通过课题开展的带动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我园成为安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成为“国培计划” 岳西县送培送教定点园。我国在2013年6月成功举办了岳西县幼儿教育教研会,首开岳西县学前教育教研之先河。

四、继续研究的方向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传统节日受到假期等因素的影响,在活动实施时间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本次春节后,准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但是由于情况特殊,开学已是元宵节,只能以庆祝元宵节为重点,所以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性格的培养难以深入进行。

(2)由于受到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在大班幼儿中开展文化活动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小班、中班的活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3)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节日主题活动难以让大多数幼儿参与其中,难以保证每个活动都能体现文化价值。

2.研究展望

(1)以节日为突破口,将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的讨论和筛选,并将其逐步融入一日生活中,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将节日的教育元素日常化、课程化。

(2)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将节日文化活动游戏化、品牌化,让孩子们在节日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贞.幼儿园节日活动开展的现状与建议[J].幼教博览,2010(5):24-25.

[2]邵燕楠.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3(1):59-60.

[3]周巍.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2(4):28.

[4]董海凤.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J].青春岁月,2011(18).

[5]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2).

[6]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温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5(8).

[7]蒋煜.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

[8]金虹青,邓翾.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7(3).

[9]杨微,杨林.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传承传统文化打造魅力幼儿园[J].当代教研论丛,2018(1).

[10]王新燕.浅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7).

[11]邱欣.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

[12]冯晓霞.幼儿教育应立足于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J].人民教育,2002(6).

[13]张海芹,李佳孝.陶行知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比较[J].文史博览(理论),2012(2).

[14]张培.幼儿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J].学前教育研究,2001(4).

[15]林秀娟.韩国幼儿教育见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6]高雨彤.韩中幼儿教育的对比研究[J].现代交际,2018(5).

猜你喜欢

幼儿园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爱“上”幼儿园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想念幼儿园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