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阁诗情画意
2019-09-10金月明
金月明
摘要:古诗独特的体裁和特点决定了其应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诵读作为古诗教学的传统方法,虽然在语文课堂中一直被沿用,却很少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高中古诗诵读教学的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细读”理论,立足古诗文本特点,从字正腔圆的朗读、披文入情的美读、声为味动的情读三个层面提出若干可操作的方法,探究高中古诗教学中的诵读艺术,“以诗的眼光来读诗”,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教学 诗歌诵读
引言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包蕴着诗人的情感和志趣。古典诗歌不仅语言凝练、含蓄,而且音声流转、韵律相协,呈现出深邃的意境美。梁羽生说:“少年情怀总是诗。”高中生对诗歌本是喜爱的,可由于不少教师忽略了诗歌独特的体裁和特点,教学时不能以诗的眼光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从而稀释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其实,诗歌有着其他文体没有的东西,英美文学理论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兰色姆认为这些东西恰恰体现了诗歌的品质,将其称为“肌质”。他说:“肌质是诗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来说所特有的,是诗之为诗的根本,是诗的精华所在。”古诗字字珠玑,只有经过诵读才能读得精深,诵出情味。
我国古代文人喜好吟哦讽诵,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甚至有些古诗是诗人先咏而后成的。古诗教学中有层次地推进诵读,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有效地落实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
一、字正腔圆的朗读
所谓字正腔圆的朗读,就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流畅熟练地诵读诗歌。
1.读准字音
诗歌中的字词是音义结合体,音读得不准,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还会引起误解,对理解诗歌的意蕴造成困难。所以教师在古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古诗一词(字)多音多义的情况较多,要注意辨读。
首先,对地名、官爵名不要读错。比如陆游《书愤》“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散”读上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中的“台”读阴平声。
其次,对古今异义的字要读准确。比如李白《将进酒》里的“将”读“qiāng”,平声,同《诗经·氓》“将子无怒”的“将”意思相同,都是“请”。若读“jiàng”,意思就大相徑庭了。
2.正确处理停顿
在朗读诗歌时要处理好停顿,以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1)读好节拍
诗歌有规律的停顿形成了节拍。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停顿是有讲究的,例如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节拍后的字遇平声稍延长,遇仄声则停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2)拿捏好轻读和重读
朗读诗歌时,必须根据字句在诗中的地位选择轻读或重读,这样才会读出轻重有次、韵律和谐的美感。一般来说,起着对比作用的字词和比喻词要重读。李白《将进酒》里的“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朝”与“暮”相对,须重读,以读出诗人强烈的时间观念。需要注意的是,重读不是单纯的音高声壮,而是要具备情感的张力,学生应读得自然、有力,否则不仅不会收到重读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对诗歌的解读。
(3)读出平仄的缓急
从南朝梁开始,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有意识地讲究格律,尤其重视平仄.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平仄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读出美感。例如韦庄的《菩萨蛮》每句换韵,平仄交替,教师应引导学生遇平声韵时拖长音,稍作停顿;遇仄声韵时则读得重而短促些,这样方能读出回环重叠的音韵美。
二、披文入情的美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诗歌由诗人的情感编织而出,读者通过揣摩诗句的轻重缓急和情感色彩,才能吟咏出其中的情韵美。
1.玩味韵脚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调,就韵字来看,开口度越大越能表达激昂的情感,开口度越小则越适于表达凄婉的情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押平声“an”韵,开口较大,读得也长,表达了奔放激昂的情感。杜甫的《蜀相》押“un”“in”“en”等鼻音韵,表达了低沉的情感。
2.紧扣关键字来品读情感变化
古诗的关键字一般包括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联想丰富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叠词,以及色彩词等。这些词对于表情达意、勾勒形象和烘托环境都有突出的作用。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其关键字是“恨”,此恨既非仇恨,也非怨恨,而是“不能如愿,后果不能改变而痛苦”的“憾恨”,这种恨贯穿整首诗。修饰关键字“恨”的是“长”字,可见“长恨”是“长久的憾恨”的意思。扣住“恨”这个关键字读下去,不难读出诗歌前半部分“恨”的内涵是“对牺牲品的同情,无可奈何的遗憾”。诗歌后半部分则表现了遗恨的无所不在,“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几句,可读出“恨”的深长:既不因季节的推移而消失,也不因乐景和悲景的替换而不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则通过强烈的画面感渲染了这种“恨”的集中表现:环境的荒凉与内心的孤独。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扣住关键字来读,诗歌中潜在的感情曲线就不难勾勒而出了。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来读
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诗与画是相通的艺术,连接二者的桥梁是读者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读出诗情画意。比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出”和“惊”是两个承接的动词,都要重读,但“出”字音要稍微拖长一点,以传达出“月出”是个渐进的过程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山间温柔的夜色里,月亮越升越高,皎洁的月光照彻了山涧,睡眼蒙眬的鸟儿恍惚以为白昼来了而被惊醒。所以,“惊”反映了刹那的美感,要读得短促有力。“鸣”字重读,后面顿一下,感觉鸟又飞远了。“春涧中”则读得平缓一些,“中”字拖一点音,给人深谷传声悠然回响的感觉,传达出空山宁谧的韵味。
以读出词人本要表达的意思。
笔者发现,普通话里难觅的这些古仄音在地区方言中仍可寻觅到,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用方言来还原入声,通过比较能更好地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例如“得”“滴”这类押“i”韵的仄声字,读来短促凄厉,传递出愁情萦绕不去的韵味。
结语
诗歌教学本是高雅的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诗歌文本,有层次、多角度地推进诵读,才能让诵读这门经久不衰的方法在古诗教学领域放射出独特的光彩,才能带领学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五色相宣、言近意远、情韵深悠的韵味,才能读一阁音声迭代、吟满堂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苏立康等.品课——高中语文卷001[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吴琛.文本细读:高中古诗教学的新视野[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7]周唯高.诗歌朗读教学的技巧[J].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
[8]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