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张笔君
张笔君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然而微课的兴起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由老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受到了教育者的极大关注,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本文从微课的起源、作用、现状以及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最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当翻转课堂进入中国以后,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教学中掀开了一次“革命”,微课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在国内这种新形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这样一个新事物,我通过这两年的培训学习、尝试运用,谈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要点与应用。
一、微课概述
(一) 微课在国外的起源
微课的理念最早是由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教授McGrew所提倡的60秒课程而发端。
无论是教育技术界目前正在热议的微课,还是由教育部牵头所组织的高校以及中小学的微课大赛,微课(Micro-lecture)这个名词的真正创始人却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学者(One Minute Scholar)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
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给远在他乡的表妹补习功课,利用简单的视频录制工具,制作了一些十分精短的视频供表妹学习。后来他发现这一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创立了一家微课教育网站,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微课学习平台。
(二)国内教育技术界出现的有建设性的关于微课的诠释
截止当前,国内已有多位教育技术界的学者对微课进行解释,这些学者中比较典型的有胡铁生、焦建利、张一春、黎家厚以及吴秉键等。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是国内关注微课的第一人,他在2011年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定义。他从此以后一直在关注微课,他的最新版的关于微课的定义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在他所撰写《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一文中,以及他面向全国高校的微课在线讲座视频里提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
二、微课程,大作用
(一)让导入更有“趣味”
叶宇琨老师曾说:“课伊始,趣乃生,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是一节课成功的起点。巧妙的导入,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产生有意注意,然后引发情趣,使学生进入情境。”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
如我在教学《可爱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微课将西沙群島的美景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声情并茂的描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直观感受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让学习过程更有“动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少数学生回答(读句子、谈感受)——全体学生感情朗诵。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秀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游离、懒于思考的现象,学生的“学”是被动学,对于知识没有掌握,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日积月累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多知识点不会,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动力。而微课的到来,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1.由枯燥变为有趣
识字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而识字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大大降低识字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种特点,朱老师在教学《“垂”识字写字》教学时利用微课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图文并茂的讲解,生动向学生展示象形字的演化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象形字演变的奇妙,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决识字的疑难。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2.化解重点与难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由具体向抽象思维发展,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难于掌握。如果教师把这些重点、难点做成微课,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化无形而有形,由抽象转化为具体,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将知识掌握的目的,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习作日记时,考虑到日记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日记的写法并不难,但对于很少接触日记的低年段学生来说,要正确掌握日记的写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微课教学显得特为重要。
我先是对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具体讲解,然后出示一篇篇小朋友写的日记,让学生判断格式的正误,最后播放一首《日记格式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如下图)通过儿歌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日记的格式。班级学生很少再出现日记格式应用错误的现象。这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也在其他班级播放此微课,均有良好的收效。
3.加强巩固与深化
微课起初是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就把“传统教学学习知识主要放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放在家里”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了,“学习知识主要在家里,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微课视频后,并不代表学习就结束了,教学必须还要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
比如五年级《梅花魂》一文,有一位林老师从题目入手,制作了微课视频,姚老师重点讲解了本课的难点:“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在视频结束时姚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梅花魂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面对这个具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在家中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再回到课堂时,学生表现的很积极活跃、各抒已见:
(1)外祖父爱梅花,在他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
(2)外祖父對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3)外祖父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其实,他就是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微课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三)让拓展更加“延伸”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教学到拓展这个环节时,学生正处于意犹未尽的情况,教师就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教师要做到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壁虎找尾巴》时,利用微课播放《小动物尾巴的妙用》,看了之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呢?”学生通过课后阅读、问爸爸妈妈、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很多小动物尾巴的用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不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对外界的认识。
三、巧应用,提效率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老师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微课,也就是将微课套入原有的教学模式当中,没有教师在课前或课后使用。并且教师在语文课上使用微课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二)小学语文老师对微课的了解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部分教师指导微课,但对微课的类型和特征了解甚少,有部分教师甚至不知道他平时所用的资源其实就是微课。他们仅仅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一两个微课,活跃气氛,没有对微课进行深入的了解。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微课应用的频率不高;②微课教学效果不显著;③微课的应用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④缺乏科学系统的微课教学设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小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浅薄;相关教育新技术培训机构少;对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思想;教师负担过重,没有精力等。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需要一线的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去研究,去实际操作,也需要上级部门和学校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才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
[2]杨晓哲.微课,从制作到系统变革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e4ff90101cld6.html.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苗宝利.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5]甫全,曹文婕.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6]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