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如何融入中国梦的内容与方法

2019-09-10林勇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梦心理健康教育

林勇新

【摘要】 “中国梦”的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如何将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融入中国梦的内容和方法是目前和今后农村德育教育的首要教学任务,德育教育需要紧密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必须注重德育教育回归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本文结合农村初中生正确的三观,解释了“中国梦”的理论概念,提出了如何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将“中国梦”融入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之中。

【关键词】 中国梦 农村初中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14-01

0

“中国梦”包含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内容,势必会成为今后引导我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指路标。在全国掀起了“中国梦”学习热,教育部也随即颁发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农村初中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德育教育是为了提升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素质,使得学生肩负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

一、“中国梦”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概括和理论升华

展望历史,回溯至18世纪末期,在历史上我国一直处于世界的前茅,遗憾的是,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我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到了19世纪中期,西方侵略者用尖利的刀枪硬生生地打开了国门,我国人民从此进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自此,中華民族开始为了复兴之路不断地艰苦探索,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被一促即发,百年来,成千上万志同道合的爱国人士奋勇抗敌,抵抗着外来侵略者的挑衅。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我国的人民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崛起不懈努力,在爱国精神的鼓舞下,诸多仁人志士们开始了中国伟大复兴之路的苦苦追寻。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选择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获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引导我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伟大的新中国,之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是邓小平理论,总结了建国之后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国情结合,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我国人民凭借着团结的力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国梦”融入初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中国梦”融入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国梦”是中国5000年来历史文明的精华,具有深厚的历史蕴含。对我国为了完成伟大复兴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于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来说,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师生还原历史现场,尽可能地去呈现历史的真相,获得更多真实且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在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法:

通过历史的图片、电影和电视等在学生面前还原历史事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震撼。“中国梦”是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需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德育教育,把“中国梦”的内容贯穿于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抓住农村初中生有梦想、有期待、不甘平凡的心理特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的三观,不断强化“中国梦”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中国梦”的德育教育之中。

在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用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如今和平时期,民族精神又有了新的定义,例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表现,其中载人航天精神表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三观,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对于未来和人生的看法,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的课堂之中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以及对自己三观的正确引导作用,强化农村初中生对“中国梦”的深刻理解。

(二)“中国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参与式教学方式相结合

我国农村初中学校长期以往把德育教育作为知识来进行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内化,而德育的内化必须体现出农村初中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之上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分享生活中快乐和悲伤的事情,学会发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远离因生活的困苦产生的消极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参与式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农村初中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因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德育的内化,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最本质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领悟,而不是一味地学习知识。

三、结束语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把国家的梦和人民的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农村初中生的梦联系在一起,是一个能够触碰到的、真实存在的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为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开辟崭新的道路,研究如何在农村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的内容和方法,是如今和未来农村初中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张君武.“中国梦”视野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浅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4(19):20-21.

[2]张燕.中国梦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3).

[3]梁爱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中国梦”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14(6):109-110.

猜你喜欢

中国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