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生消费行为教育与引导的必要性
2019-09-10乔利军王菲菲
乔利军 王菲菲
摘要:大学阶段是高职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对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本校高职生每周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高职生在消费行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属于全社会和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有利于高职生的成长等方面探讨对高职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与引导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生;消费行为;教育和引导;必要性
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一种展现,健康的消费观对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着与传统消费观念不同的超前消费理念。他们的消费观念反映着当今社会消费的潮流,反映着我国未来消费行为的趋势。如何使高职生的消费行为科学化、理性化,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生每周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为了解高职生每周的消费情况,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1500名学生每周的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出1500份,收回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56份。本次调查发现:高职生消费差距较大。周消费额最少者为一名走读女生,为34.5元,周消费额最多者为一名住宿男生,为1961.8元,周消费额千元以上的有8个男生,均为住宿生;住宿女生周消费额变化幅度较大。学期初,77.8%的高职生周消费额超过200元,仅有8.0%的女生周消费额在一百元以内;而在学期结束时发现,女生的周消费额普遍下降,仅有6%的女生由于购买化妆品使得周消费额超过200元,其余的女生消费额均趋向理性化;住宿男生每周平均消费额比住宿女生高85元,且学期初与学期末相比,周消费额变化幅度不明显。在消费项目中,女生消费项目比例较高的是零食、饮料、化妆品等,而男生消费项目中比例较高的为上网、通宵费以及吸烟等。具体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生在消费过程中缺乏规划,参与调查的有1500人,无一人有记账的习惯,在消费上不注重节约与实用性。
二、教育与引导高职生消费行为的必要性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次会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017年10月,将“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节约型社会并不仅仅是倡导勤俭节约,更为重要的是要杜绝浪费,减少资源的消耗,使资源能够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一些人开始出现浪费行为,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餐饮浪费了。据有关组织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而这些被浪费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二)资源属于全社会
有一篇题目是《一张令人汗颜的罚款单》的文章,大意是:主人公到德国公干,在德国的中国同事为他接风洗尘,他们在餐馆按照国人的消费习俗,在丰盛的酒足饭饱之后,余下三分之一的残羹冷炙,邻桌的白人老太太看不过去,批评他们浪费,而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掏钱买的,与他人无关。”白人老太太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当地的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到现场问明情况后,对他们开出了50马克的罚单,理由是:“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长久以来,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从日常消费到迎来送往,大肆铺张浪费的行为屡见不鲜,注重外在的精美与高端,忽视内在的实用与朴实性。电视节目里不厌其烦地做着“节约”“光盘行动”等类似主题的公益广告,而餐饮酒店也在劝说顾客“不要浪费”,目前,浪费粮食行为已有所好转。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社会要形成一个共识:资源属于全社会!要继续奉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坚持老一辈人所推崇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这一精神。因此,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大力倡行勤俭节约,崇尚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善用资源。
(三)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有利于高职生的成长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也是生产的一种,消费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种层次。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国民的基本追求,人们不再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而逐渐地注重更高层次的需求,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消费种类日益丰富多彩,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科學合理的消费观有利于高职生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构建高职生绿色消费观的建议
高职生正处于花一样的年纪,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高职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对高职生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具体说来,构建高职生绿色消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注重精神消费
精神消费注重的是人们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绿色环保需求等,它与物质消费有本质的区别。物质消费一味地强调消费数量的增长,而精神消费则注重消费质量方面的提高,以智慧、学识与科技含量为衡量标准,追求品质与种类的繁多,能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消费鲜明的个体化。因此,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进而提升生活品质。
(二)注重绿色消费
作为即将步人社会的高职生们,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将对社会所倡导的绿色消费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育和引导高职生构建绿色消费观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高职生的低碳经济、环保经济的教育,引导他们重视资源的循环使用。
(三)培养理性消费理念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生的消费很多属于冲动型消费,面对消费品的诱惑,缺乏理性分析,这些冲动时购买的消费品,高职生使用的频率并不高,甚至有的物品一次也未使用过便束之高阁。因此,作为教育机构,有必要对高职生进行理性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引导,引导其在消费过程中学会节制,学会理性地面对自己的消费欲望,逐步形成善用资源的消费观。
四、结束语
高职生的消费观是衡量高职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标准,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高职生消费观的教育与引导,助力我国科学消费趋势的形成,使我国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