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渗透文化,拓展知识视野
2019-09-10孙晓健
孙晓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产生探索知识背后内容的欲望,能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彰显文化内容、突出文化引领、强化审美感悟等角度阐述小学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一、彰显文化内容,关注学生需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仅仅限于对内容的把握,未能对知识背后的文化加以理解。教师只有让数学与文化相融,引领学生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式地接触数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时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认知基础,了解學生学习新知时会存在哪些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哪些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学生对小数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了解?选择怎样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匹配的游戏?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感知。
二、突出文化引领,强化数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促进他们运算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读写小数的技能,让他们能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算理进行运算。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发展史,感受其折射出的数学精神,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数学思维的理解。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活动增进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自主潜能。教师要让学生借助整数、分数来理解小数内容,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增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教师可以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如在苏教版三下《认识小数》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呈现一些文具的价格,有8元、6.4元、3.5元、12元,让学生说说这里面有哪些数是我们经学过的?剩下的数我们认识吗?你能将这些数加以分类吗?教师呈现搜集到的一些数据,如学生的身高、体重、自动笔芯的粗细、学生的跳远成绩等,让学生来认识这些小数。这样的活动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引导,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融人数学文化步步探索;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对整数、分数的了解,层层深入,探寻小数计算的算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三、强化审美感悟,促进文化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渗透数学文化,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小数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名人典故、历史渊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依托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算理的能力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过程,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教师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将小数与米、元、千克等单位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要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解决与小数相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领会小数背后传递的数学精神。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文化渗透于教学内容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