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的夏天(组诗)
2019-09-10胡永清
胡永清
木雕
顺着木材的脉络和纹路
叩开一扇民俗文化的门
迎面春鹂数声
一张精致的脸庞
在东阳这个地方笑啊笑
霞蔚云蒸 精美绝伦
原木天然的背景里
一把把凿刀按列排开
远山有色 近水无声
这么多的花虫鸟兽
栩栩如生地
诉说着我们的惊叹
千年的传承
全凭一双巧手打坯磨光
无法想象
一根毫无生气的木头
穿花镂空
经过雕花人的手
居然能展示
如此玲珑别致的风采
居住在亭台轩榭里
时光流动 神韵依旧
美 到了极处
果然能成为一种重量
撬动我们的心驰神往
婺剧
唢呐声起
欢腾的花头台
引出一声高腔
舞台上的纤小人儿
兰花玉手 水袖轻扬
拂开一片惊艳的目光
科胡的节奏
肯定追不上细碎的莲步
单桨楫舟 咿呀声去
分分离离的故事
换来一片吁叹
春天里下的那一场细雨
淋湿了
某一场剧本中的旦角
打伞 掩面
走在历史的雨巷中
我们仅仅是一个看客
如果给某一场感人的细节
来个速写
那么 我们的父老乡亲
咀嚼完历史沉淀下来的韵味后
依然能品出其中
那份沉甸甸的真情
脚手架下的爱情
月薪一万五 俩人
堂弟夫妻在同一古建公司上班
一个负责把斗拱安装得严丝合缝
给飞檐一个灵动的翘角
一个负责仿古做旧
让每根柱子看起来都历经沧桑
同一个工地 同一个食堂
同样的安全帽与工装
平凡的日子夹杂着平凡的家庭
是啊 脚手架就是他们的家
每一根钢管 都是家长里短
每一个搭钩 都是油盐酱茶
平车工
食堂到车间的石子路
多像平车走衣片的曲线针脚
左拐 右拐 再左拐
蓝色的牛仔裤包不住她洋溢的青春
蓝是白云浮在天空的蓝
蓝是漫过胸部的蓝
玫瑰花开 世界刚到达完美
她微笑着走向工位
想起昨夜收到的暧昧微信
微微颤抖 心中慌不迭地遮住一个名字
花开的季节 走到哪儿都能遇到爱情
一瓶普通的矿泉水 也渴望有人对饮
含情脉脉 然后醉去
剪线头时 她剪去了所有的雾霾
春天的阳光 温暖到了窗外的树叶
然后延伸到我们的桌上、脸上和心里
半年后 所有穿上她做的衣服的人
都幸福得 笑出声来
东阳汤圆
糯米粉 加水
须带上东阳的乡音
和面就是行走江湖
捣揉抻摔 你要学会十八般武艺
有一个门派叫团团圆圆
有一个分舵叫特色小吃
招不能使老 面可要揉透
力用十分才能势如猛虎
馅料要经过亲情的煎炒烹炸
才能散发香气
一招太极还不能搓成圆
运转阴阳 你需要更多的香糯之气
入汤 宜武火
如燕子三抄水 如武当梯云纵
到达幸福的终点需要全力冲刺
待喷薄而浮 你就是决战归来的侠客
胸戴葱花
接受家人的欢呼
南马肉饼
昨日闲逛
在陈宅街碰到一熟人
这家伙老家南马
家里有个当官的叫红木家具的堂弟
与火腿啊 草席啊 一个堂屋同住东厢
看他身穿金黄外衣
一肚三花肉 满脸油光
打個饱嗝还泛着咸菜豆腐味儿
这家伙头脑活络
看样子混得不错
生意已遍及街头小巷 十里八乡
初识这家伙时我还小
九月半 父母带我赶交流
这家伙正在南马街头
和他的生意伙伴馄饨一起摆摊
我到现在还记得
他那圆乎乎 胖嘟嘟的脸
大声呟喝 香味四溢
勾得幼时的我一脸馋样
夜晚,走在影视城街上
我看见 西装与宫装
并肩在万盛街的小店里吃夜宵
我看见 一队清兵捧着手机
在街边东倒西歪
在霓虹灯下
一切那么理所当然
乡土人物
我认识一对父子
老的是泥水匠
小的是建筑师
老的砌完砖块后又砌文字
写了许许多多的乡村故事
每个句子里都充满泥土气息
小的忙完工程预算后还写诗
杂乱的办公桌上
全是工地的风花雪月
这对父子姓楼
我母亲说 楼姓旺家
有木造房 有米下锅 有女持家
初秋,在木雕小镇
一进入小镇,古意
便从黛瓦白墙间渗透出来
如清晨的阳光
灵动成一部诗意的厚厚的历史
青草芬芳,每一扇大门后
流动着木韵的光芒
小镇是精雕细刻的
一座座大师展览馆
便是一次次美的相遇
我站在木雕屏风后面,看
那些陈列在木头上的故事
演绎着生香活色的情节
一如那些充满神秘的名词
浮雕、浅雕、阴雕、镂空雕……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