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读书
2019-09-10周秉德
周秉德
当今中华民族正在以强有力的步伐迈向我们的崛起,也迈向我们的腾飞,我就更加想起百年前13岁的周恩来发自强烈的爱国情怀的豪言壮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岁写下的预言——“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那时的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一个一个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宰割得四分五裂、千疮百孔,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0年前,我在沈阳苏家坨区的魏家楼子村,追寻伯父周恩来小学时期的足迹,我看到两座高高竖起的石碑,这是20世纪初期日俄两国为了抢占中国东北发动的战争,给东北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两个石碑是俄国和日本各自为了纪念他们的战死者所建。少年的周恩来无比的愤慨,内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激发出强烈的爱国志向。在课堂上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伯父立即自然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实际上,大家知道,周恩来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身的。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淮安到东北求学,他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警示钟》和《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他后来说:“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的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周恩来重视读书,他读书有几个特点。
一是善读书。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私立南开学校,在南开求学四年后,同学录中对他有这样的评语:“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于万苦千难当中多才多艺,造成斯绩。”校长张伯苓称赞他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在此期间,他阅读广泛,既有关于中国历史上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班固的《汉书》等。还阅读了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等人的著作,从中汲取爱国主义思想的营养。另外还阅读了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周恩来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常把他们的观点同中国古今思想家的观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中国历史与国情进行辨析,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这些在他所写的《老子主推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项羽拿破仑优劣论》等作文中都有所体现,他这种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比较式的读书研究方法就是“善读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读好书。1917年9月,怀着“中华腾飞世界”的理想,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他到日本留学,除了想考学深造外,更多的是了解日本的社会情况以及世界上的“新思潮”,掌握“哲学的思想”和“科学的能力”,以便日后归国积极从事救国运动。在日本期间,他通过阅读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等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书籍,初步接触了指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自己的诗作《雨中岚山》中表达了初识马克思主义的欣喜:“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从这个时候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就成为周恩来把读书与“为中华之崛起”这样的初心联系在一起的核心纽带。1936年,周恩来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而在斯诺的眼里,周恩来是及其罕见的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人。
旅欧期间,周恩来又阅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法国、英国共产党的报刊,他在阅读的时候,认真的画重线、写眉批、记笔记。通过一切主义的比较,周恩来逐渐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并论证了“共产主义与中国”的关系,即“实为中国的救时良方”。在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故乡纪念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他不同时期读过的《共产党宣言》,书上留有周恩来的签字。1975年1月,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见到《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首译者陈望道,他殷切地对陈望道说:“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伴侣,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周恩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并激励他一生的书。
三是讲究读书方法。周恩来一生酷爱读书,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保持着良好习惯,同时,他还特别讲究看书学习的方法。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其中第一条提出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不杂,宁专不多。”11月,周恩来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的时候,对“要则”作出深化和补充,再次强调必须从专而精入手,这是他的“精专”读书法,即读书贵精而不求博,重在深度而不在广度。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强调要批判的学习和思考,要“审慎求真”,不要盲从,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论,不要全盘否定,对正确的东西加以肯定、学习和借鉴,对错误的东西要加以否定和舍弃。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8年11月到1961年6月,毛泽东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四次提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周恩来积极响应,并在1960年2月在广东从化召集国务院、书记处等领导人组成读书小组,前后学了20多天时间,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近27万字诵读一遍,并作了三次系统的发言。
在2月25日的读书小组学习会上,周恩来谈了学习苏联教科书的态度和方法,他针对我国教科书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妥协倾向作了批判,并指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党校、国际关系学院、人民大学等学校仍然在使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这是与“我们的实际和理论有矛盾”。他不是否定大家学习这本教科书,而是担心部分教員和学生在认识上缺乏批判的态度。
在3月2日读书小组会上,周恩来对这次学习作了总结,又一次讲到了学习的方法问题,这次发言进一步明确了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即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实事求是,分析的态度和方法。
四是注重对后生晚辈的读书引导。周恩来经常说的一句名言叫:“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停顿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思想生锈。共产党员也是一样。”
他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对于后生晚辈是这样提倡的,他提倡年轻人“要抓紧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对我们这些晚辈,伯父更是如此要求。1957年,国家实行机关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的时候,伯父鼓励二伯父的儿子周荣轻也到基层锻炼,并送他一句话勉励他:“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伯父对晚辈成长进步道路的基本要求。
“读书滋味长”,就是要我们勤读书,读好书,认真体会书中的各种滋味,不断地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伯父对我们的教育都在细微之处。1965年,我的弟弟周秉华应征入伍,他到西花厅向伯父、七妈辞行。伯父拿出一套《毛泽东选集》送给秉华,嘱托他:“到部队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争做五好战士。”
1968年,我的妹妹秉建初中毕业,年仅15岁的她虽然还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却是胸怀大志,积极报名下乡“插队落户”。经过秉建的一再申请,她被安排到了距北京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阿巴嘎旗。伯父知道这件事后,对秉建积极要求插队的想法表示赞许,在秉建向他辞行的时候,伯父把一套《毛泽东选集》作为礼物送给秉建,并鼓励她:“我坚决支持你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安家落户,你要沿着你选择的道路走下去,和蒙古族人民一起建设好边疆。”伯父这样做,就是要告诉我们晚辈:人生要有志向,要以理论知识相伴,与读书学习相随!要用读书来滋养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的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之气。”习总书记提倡学习、提倡读书的这个要求,正是对我们党、对老一辈革命家,依靠不断学习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的一个传承。如今我们仍然要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修炼品格、陶冶情操,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恩来总理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