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逃避性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9-09-10章型型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行为挫折案例

章型型

摘 要:在当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对于幼儿的宠爱有加,幼儿在遇事时形成了幼儿逃避性行为,家长教养方式不当,孩子缺乏信心的自卑心理、持之以恒的意志,面对挫折、失败都可能引起幼儿逃避性行为,我们应该重视,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提出预防策略很有必要。

关键词:逃避性行为;案例分析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遭遇挫折和磨难,关键是在困难面前你所选择的态度,是勇敢地接受挑战,铲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还是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一味选择逃避和放弃。当然,不同的态度产生的后果也必然不同。我们应重视幼儿的逃避性行为,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提出预防策略很有必要。

一、剖析逃避性行为的动因

1.家长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

不少家庭教育充斥着过分的保护与溺爱,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甚至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幼儿的所有需要都会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养成孩子为我独尊的心理,受不了委屈和批评。另外,家长管教过严,过分强调孩子的弱点,忽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采取逃避行为来保护自己。

2.孩子自身素质的影响

有的幼儿天生比较内向,害羞,不敢挑战新事物,这样更容易产生一种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感,往往以主动放弃来避免失败的打击。容易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有着强烈的成功欲。但是可能由于紧张,焦虑或者对游戏规则不太熟悉等原因导致失败,让他开始产生挫败感。在游戏中如果再次失败,则会加重他的挫败感,从而出现逃避行为。

3.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引起逃避行为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制定行为目的的、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坚持性行为就是意志品质的表现。我们都希望孩子做事能做到有始有终,但是我们在教育中常注重思想灌输而忽视了形象感染、渗透作用、重要性认知、情感体验,但幼儿常常会把“坚持”当作“苦差事”,从而常常出现幼儿做事半途而废的现象。

二、儿童逃避性行为应对策略

1.对孩子加多鼓励和赞扬,适合时批评。

幼儿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去鼓励、赞赏孩子,像关心的眼神、温暖的拥抱、口头赞评、奖五角星等。当然孩子有错,老师也要批评。对孩子的批评,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简单明了,一针见血,不要长篇大论。此外,要严禁大骂,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批评方式。

2.让孩子正确评价自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和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期望,鼓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性格、长处和需要努力的地方,从而有助于幼儿正确评价自我,懂得量力而行的道理,树立做事要向高目标努力地观念。

3.培养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幼儿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的人和事情的喜爱情感开始的。我们必须明确幼儿的责任行为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是在正确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转化为内在的、主动的、自觉的品质,不是强迫幼儿去执行的,对于幼儿为了承担责任而付出的劳动和代价,我们要给予积极、恰当的评价,让幼儿体验到责任感带来的愉悦效果。

4.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家长不要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给孩子创设一些吃苦的环境和氛围。比如,在孩子做错事时,接受相应的后果,让孩子坚持一项体育锻炼、适当地参与家务劳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野营、夏令营等活动。

三、儿童逃避性行为案例分析

1.案例一“输不起的儿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戲时,玮玮被抓到了,按照游戏规则要暂时停止游戏,这时候玮玮突然哭了起来,老师说:“你怎么了?”玮玮继续哭着,也不回答。老师说:“这只是玩游戏而已,玩游戏就是会有输有赢的,这次被抓住了,下次再想办法不要被抓住不就好了。”后来玮玮坐在椅子上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典型的行为特征就是输了就不高兴,哭闹耍赖,或者不愿意玩,有的甚至觉得自己做不好,进而不敢去做,不愿尝试。这种逃避性行为表面上看是由于游戏失败引起的,但实际上是掩饰自己强烈的挫折感甚至自卑感。

2.案例二“成则英雄败则寇”

一天,糖糖在雨雨妈妈面前表演了儿歌,雨雨的妈妈让雨雨也背一个,雨雨害羞的不出声。回到家,雨雨的妈妈对雨雨说:“你上课一定是没认真听,你看糖糖,背儿歌背的多好啊。”这时雨雨不高兴的躲到了角落里。

分析:很多父母将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的脸面,总是会有一个“隔壁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做比较,无形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承受失败,逃避困难。

3.案例三“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次,经过多次提醒,宇宇还是在室内跑,于是被老师停止游戏时间五分钟。第二天,宇宇的妈妈因为怕孩子受委屈,来和老师说:“我们的孩子自尊心很强,有什么事情你要对他好好说。”后来经过多次的沟通,宇宇的妈妈渐渐的明白了老师的用心,也接受了老师的一些教育方法。

分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受到伤害,为孩子扫清障碍,下次呢,以后一直都可以吗?孩子终究要长大,要独当一面,要步入社会,如果将他一直呵护在羽翼下,他将永远无法飞翔。

我们在孩子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时,推孩子一把;在孩子有能力解决矛盾与问题时,请在旁耐心的等待一下。让孩子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会让麻烦越来越多,就算做错了事,只要勇于承担责任,认识错误,下次改正,还是会被喜爱的。儿童适当的挫折也能使他富有责任感,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在困难面前能冷静思考对策,解决问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放飞孩子让他自己成长,迎风飞翔!

参考文献

[1]麦玉芳,儿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1日.

[2]崔华芳,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1日.

[3]张淑敏,幼儿家庭挫折教育浅谈[J],山东教育,2002[Z6].

猜你喜欢

性行为挫折案例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Holism in Education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动物进化中的性谜题
挫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终身不遇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