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法人老陈:在群众心中“种”下公道

2019-09-10辛爱峰

先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老陈蒲江县所长

辛爱峰

从32年前参加工作起,他便扎根基层,贴身服务群众。2006年,担任蒲江县西来镇司法所所长。长期以来,司法所只有他一个人,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不到20平方米的司法所常常被来访群众站满,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再苦再累,他从无怨言。他就是陈永涛——老百姓心中公正可靠的司法人,大家亲切地叫他“老陈”。

“他说的我们都信”

按照约好的采访时间,我们走进司法所,正遇上几位村民前来咨询,老陈耐心嘱咐:“……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步办,不要着急!把该准备的材料一个个准备好,事情总会解决的!”村民们满意地离开后,老陈转身向我们致歉:“实在不好意思,他们来一趟不容易,只有请你们等几分钟了。”

有着26年党龄的老陈,任何时候都为老百姓着想,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一进门,老陈的一声招呼、一把椅子、一杯热水,先让他们从矛盾纠纷的激动情绪中稳定下来,回归到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每次遇到有人申请调解时,老陈不但会主动上门去找另一方了解情况,还要找双方周围的人群全面了解,所有情况都掌握清楚后,才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其中一方先入为主的概念!”老陈坚决地说,这样才能每一次都做到“双赢”,有道理的一方满意了,没道理的一方也明白道理了。一直坚持下来,老陈赢得了人心。

某公司在修路时挖了一个大坑,缺少安全警示,有人晚上骑摩托车回家不小心掉了进去。老陈主动到公司帮村民协商调解,因对方逃避,他一连跑了四次。回想起协商的过程,“对方面前的抽屉半开,眼睛老往下瞟,后来才知道他是在看律师准备好的材料。”老陈笑着说,实际上,对方是在考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当老陈一条条地陈述了事实和诉求后,对方称赞:“不愧是专业的老司法人,心服口服。”最后,成功帮村民要到了赔偿费用。

老陈的作息几乎没有规律,“我的时间,都是听从老乡们的需要。”因为很多外出打工的乡亲,只有抽周末和晚上才能赶回来处理矛盾调解纠纷,得将就他们。老陈有好几部手机,365天不关机,在每个村组、社区都公布了手机号,村民有事可以随时找他。乡亲们信任老陈,把他当朋友,到村里调解矛盾纠纷,有时候晚了,村民要留他在家里吃个便饭,他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他说,吃顿便饭看起来不算什么,但纠纷另一方会“多心”,不利于矛盾化解,包括村民散烟也是,“我可以给你们散,你们不要给我散。”老陈经常这样提醒。

就这样,无论是上百万元的纠纷,还是不起眼的“芝麻小事”,老陈都认认真真、公公正正地处理,在群众心中“种”下了公道,赢得了信任。遇到的几位村民都说:“他说的我们都信。”

“所有辛苦都值得”

“陈所长,我们这里有人乱砍柑橘树,来调解一下嘛。”“老陈,我们这里有个调解会,需要你来主持一下。”“老陈,这里有个事情只有你来才能处理……”每次接到类似的电话,老陈都是立马就去,自己家里有什么困难都必须先克服——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背妻下乡”那段时间。

说起“背妻所长”的口碑,老陈的眼睛有些湿润,“那几年确实太难了”——妻子因类风湿导致瘫痪,父母年事已高,女儿又在外地,这个家只有靠他独自来照顾。当时,他本可以暂时调一下工作時间,多在家里照顾妻子的,但只要接到群众需要的电话,他还是不忍心拒绝,又不能把妻子一人留在家里,怎么办?老陈就带着妻子一同下乡去,车不能到的地方,他就背起妻子到现场。

“背妻”其实是一个缩影。多年来,各村村民遇到矛盾纠纷,已经习惯了找老陈,他每次都是有求必应,所以,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做到了。“群众的小事解决不好,就可能演变成大事。”这是老陈长期从事司法战线工作深刻的心得,也是他能平衡对妻子的铁汉柔情和对乡亲们的责任担当最朴实的原因。

调解纠纷时,矛盾双方往往都是剑拔弩张,很多时候都想靠声音压制对方的气势。这时,老陈需要用更大的音量去劝说,让双方平静协商,现场又没有扩音设备,一次次下来,他的嗓子就遭不住了,“原来我的声音是很洪亮的,因为经常需要用很大的声音去让双方情绪稳定,吼多了就发不出声音,还去做了手术,后来就变成这样了。”老陈声音有些沙哑,脸上却带着宽慰的笑容。

老陈觉得村民们都不容易,最不希望他们的矛盾纠纷最后升级成为原告和被告的程度,因此,宁可自己辛苦点。有一起承包合同起了纠纷,与几十户乡亲相关,他先把大家请进会议室,搞一次集体调解,结果在争吵声中收场。然后,他走进几十户人家一户一户调解,工作量从个位数陡增到百位数,无数次反复、耐心的调解,最终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担任司法所所长后,老陈更是让自己的私家车变成普法宣传车,奔波于乡里田间,宣传法律知识、解决纠纷矛盾。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近两年,找司法所解决问题的人变少了,咨询法律知识的人多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始发挥作用了。“老百姓现在遇到事情都不慌了,首先想到的是去司法所咨询一下。”老陈觉得特别开心,“我觉得非常满足,很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值得。”

社区矫正也温暖

2015年以来,除了化解矛盾纠纷,老陈的工作还包括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为解决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服刑人员的监管难题,他提出成立社区矫正中心,将基层司法所在监管中难以实施的监管流程剥离到中心实施,把社区矫正工作集中到四个片区司法所执行,形成一中心引领、四片区主管、多名矫正小组成员参与的“1+4+N”社区矫正新模式,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引入了“点对点”入户视频点验系统,运用手机定位、手环定位进行实施管理监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天的管教监督虽然十分辛苦,却有着让老陈记忆深刻的温暖故事。一次在日常电话监管联系时,发现有位社区矫正人员联系不上,通过联系家属才知道他因脑溢血偏瘫住进了县医院,情况非常危急,老陈立即帮助协调将他转进华西医院进行了开颅手术,病情转危为安。但是这名社区矫正人员之前因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而负债累累,经济情况很困难。于是,在一次集中教育学习时,老陈给同一批社区矫正人员提到了这个情况,鼓励他们看在一起学习的情谊上,能帮衬的帮衬一下,有困难互相帮助。结果20多人在老陈的引导下,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总共捐献4000多元。

“其实,只要引导得好,我们的社区矫正人员心底是有阳光的,他们可以创造温暖。”老陈感慨,我们要从心底里接纳他们,而不是去排斥。在日常监督管教中,老陈把他们当成朋友、弟兄来对待,希望他们能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社区矫正人员也都亲切地称呼老陈为“大哥”。

群众信任老陈,司法战线的同事们更是佩服他。蒲江县司法局副局长刘波真诚地说:“陈所长这种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还有他拥有热心、尽心、耐心,怀有维权意识、法治意识的‘三心二意工作法,值得我们这个行业所有人学习。”蒲江县司法局任显侨更是对老陈崇拜有加:“陈所长是我人生的标杆,是我一生的老师,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猜你喜欢

老陈蒲江县所长
蒲江县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暖心医保”
蒲江县:创新实施推进举措 就业创业实现新突破
蒲江县医保局以三项举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蒲江县医保局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王景春走近“老陈”背后的上影戏骨
所长无用
我不是高冷,我只是近视
没有一个女孩拒绝得了胖男孩!没有
“老陈”与“陈老”
所长胆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