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深化六破解”助推民宿产业化发展

2019-09-10米兰佳

先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宿集体经济园区

米兰佳

彭州市是成都向西向北重要门户和北部生态屏障,境内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四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围绕当前国内民宿发展产权制约、配套功能不足、集聚落户困难等问题,彭州市探索推出“六深化、六破解”民宿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以小民宿带动大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目前,已建成民宿25家,建立民宿学院1家,颁发出西南地区首张民宿产业取得集体商服用地的不动产登记证书,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破解产业聚合困境

空间集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在磁峰、新兴、桂花3镇7村打造“龙门山·柒村”精品民宿产业园,依托园区内自然资源和地理形态,构建“4大民宿聚落+2大主题公园+6大生态公园+4个主题度假组团”的空间结构,合理分布产业,形成产业融合。

业态集聚实现产业价值提升。依托园区内白瓷、桂陶、猕猴桃等特色资源,形成特色餐饮、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亲子互动、文创农创、工艺研学等业态聚集,拉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

资源集聚实现产业能级提升。依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园区基础设施,结合社区治理、林盘打造、绿道建设等行动,吸引更多资源进入,形成“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村集体投资”的资源聚集。

深化招引方法转变,破解人才短缺瓶颈

引进“专业人”做好“专业事”。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强化与杭州开始吧、借宿、成都市民宿协会合作,通过召开民宿论坛、开展民宿推介会等方式,实现精准招商。目前,成功招引浮云牧场等11家品牌民宿入驻投资,其中“无所事事·梧桐店”精品民宿已于3月建成并投运。

创建“民宿圈”交流平台。创办龙门山民宿学院,由政府投资修建、村集体管理、旅游协会运营,设置柒村课堂(公益讲座)、民宿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民宿训练营等课程,以“理论+实践”场景式培训、“公益+菜单”订制式培训、“分享+交流”实操式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懂策划规划、会管理运营、擅品牌推广的专业人才。

深化集体经济培育,破解群众看客心理

建立投资经营主体。成立全民合作社、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在园区内探索推行“三级联动”(党支部、理事会和监事会、户代表)、“五户联助”(5户群众家庭自愿组合、相互制约、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组织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拓宽新型投资渠道。通过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开发小体量小规模民宿,以“村集体建设主体,社会资金投入运营”的方式,形成全民入股、联合投资、成立村投公司等多样化的民宿投融资方式,引入新村民、带动原住民,盘活林业、土地等闲置资源,实现群众从民宿发展“看客”向“主角”转变。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磁峰镇皇城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采取保底分红模式,与杭州蜂巢酒店管理公司、成都和胜餐饮公司共同建设示范民宿,项目收益实行投资商、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投入比例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保底分红保障)、村民收入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量化到人的股份分红,同时享有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破解投资恒产愿望

针对国内民宿热门聚集区存在的民宿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彭州市在符合用途管制、保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流转,由市文旅公司通过挂牌交易完成园区内农民宅基地腾退,拥有该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流转土地使用权,再采取“点状供地”的土地出让政策,探索“定制式”产权民宿新模式,符合要求的投资商可从市文旅公司处转让取得目标土地产权,使用权限为40年,有效解决投资者在农村投资无恒产的困境。4月17日,彭州市向成都鹿野小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颁发了西南地区首张民宿产业取得集体商服用地的不动产登记证书。

深化发展要素保障,破解配套滞后束缚

引进园区运营专业公司。由园区管委会统一领导,市文旅公司及运管公司进行公司化管理运营,负责园区的总体策划、包装、打造,及环境、水电、信号基站、排污管道、道路整修等,完善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解决投资商对民宿周边环境不成熟的后顾之忧。

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和运行“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政金企发展平台,召开金融产品推进会、银政企调研座谈会,梳理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8大类可进行融资的资产,包装形成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中小企业等3类30余个可为村集体、民宿投资者融资的金融产品,解决民宿投建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目前,在建的园区项目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400亩、基础设施配套总投资约1.97亿元,预计2年内投运精品民宿50家,5年内投运精品民宿100家。

深化營商环境建设,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出台、编制相关指导意见、专项规划,按照“乐宿、优宿、精宿”三个等次对民宿建设进行技术规范,并给予1~6万元不等的资金补贴,对评定为“银、金宿”的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补贴。

建立高效运行机制。聚焦项目一线促建,在园区镇班子成员中建立“AB角”履职制和“一线攻坚”带头干工作机制,即班子成员除分管主业“A角”外,要以“B角”替补另一名班子成员因事无法履职时所有工作的协作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并组织镇村干部严格执行每月重点工作安排到一线、指导在一线、检查在一线、促改在一线的“现场派单”工作法,主动跨半步解决问题。

实施跟踪服务机制。针对镇域内项目推进,建立“一个项目、一个联系包案领导、一个全程代办人员”的“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实行24小时“呼叫”服务,强力推动项目中的手续办理、施工现场等难题快速解决。

猜你喜欢

民宿集体经济园区
孪生院子民宿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园区的开放样本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你是民宿达人吗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