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建强:“油二代”的创新狂奔

2019-09-10李双星

中国工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师师傅工作

李双星

在卢建强看来,普通职工在创新上恰恰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操作中,普通职工能发现许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顾及的难题,只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便水到渠成了。

卢建强的书柜里,除了各种技术书籍,还藏着许多父亲给他的特殊“礼物”——那些印有“先进”和“奖品”字样的茶杯、挂钟、背包、毛巾、奖状,都是父亲卢进业因为工作突出而获得的奖励。

在卢建强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形象是由沾满油渍的工作服、不离口的采油技术和大大小小的荣誉填充而成的。父亲卢进业在油田上奋斗了一辈子,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第一代采油高级技师,也是当时油田仅有的两名采油高级技师之一。

从儿时开始,卢建强就认定,父亲是他心中最伟大的人,他也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石油工人。

听着《石油工人之歌》,跟随着父亲的足迹,卢建强前行在通往“技能大咖”的路上。每每遇到坎坷与阻碍,创新便成为他最有力的“武器”,助推他一路狂奔。

做最厉害的工人

1994年7月16日,卢建强从中原油田采油技校毕业,正式进入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注水二队,成为一名注水泵工。

枯燥、乏味、缺乏技术含量,是卢建强对这份工作的最初感受。彼时,他负责对采油站高速运转的注水泵进行巡回检查、调整水量、录取运行数据。每天,他和工友必须得在耳朵里塞上卫生纸,才能应对高分贝的噪声环境。刚上岗几天,他的工作热情就被现实浇灭了大半。

父亲卢进业看出了儿子的心理变化,便对卢建强解释道:“注水岗位看似轻松,却担负着给地层补充能量、采出原油的重任。它是一份要在高压、高温、高噪声、高转速环境下工作的危险岗位,同时也是油田上非常重要的岗位。”

慢慢地,卢建强也开始意识到注水泵工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上岗第一周,在被师傅带着巡检了5天后,自信满满的卢建强就向师傅提出了单独顶岗的请求。他按照师傅教的巡回检查路线,认真巡查了8台注水泵的每一个检查点。然后,回到值班室信心十足地向师傅汇报:一切正常。可令他意外的是,师傅又把他带回泵房,指着2号泵说:“这台泵电机缺相了。

卢建强看着注水泵傻了眼,并不相信师傅的判断。然而,在师傅扳动电流换相开关后,一项电流不平衡的现象立即显现了出来。那一刻,他冒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没能检查出这个故障,电机就可能烧掉了”。

事后,卢建强问师傅:“你连泵房都没进,是怎么知道电机缺相的?”

“听出来的。”师傅答道。

师傅的绝活给卢建强好好上了一课,他暗下决心要在注水泵工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

从倒流程、填报表、加盘根、换皮带等基本功开始学起,卢建强完全沉进了工作里。每当师傅动手,卢建强就一边递工具一边仔细观察师傅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为了练成和师傅一样的听力,他经常在注水泵旁边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久而久之,他终于练就了和师傅一样的“透视耳”绝活一只要围绕注水泵转一圈,就能听出哪个部位正常、哪个部位有问题。

除了在实际工作中勤加练习,卢建强也注重通过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提升自身技能。为了不被人打扰,他曾在集体宿舍的床头贴上“闲谈莫过5分钟”的字条。有人讥笑他:“一个技校生再玩命读书,顶到天也不过就是一个工人。”而卢建強用实际行动对说这句话的人做了最有力的反驳。

为了熟练掌握整个注水泵的工作性能,卢建强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他曾在书店看到一套《机械设计手册》,对研究柱塞泵很有帮助,但全部买下来需要花费2000多元。这笔钱,相当于他当时三四个月的工资。于是,每到休息日他就往书店跑,一页页地把书抄写下来,还借来相机将书里大量的图纸拍下来,回家再整理。几个月后,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和每一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工作20多年来,读书已经成为卢建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啃下了150多套专业书籍,记下了1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凭借着师傅的指导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卢建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掌握了别人通常两三年才能达到熟练的操作技术,并以理论100分、实操90分、全厂排名第一的成绩,拿到"了注水泵工初级岗位资格证书。

拨动创新的阀门

2002年,在设备检修岗位上摸爬滚打了8年的卢建强开始在技术创新上发力。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卢建强听说一名女工为了防止泵温过热烧泵,整晚蹲守在注水泵房里。他一方面佩服这名女工的责任心,一方面也暗自担心生产安全问题。要知道,如果不小心打盹睡着,很有可能被卷进高速运转的柱塞泵从而危及生命。

会议结束后,卢建强开始思索:是否能发明一种温度报警器,在泵温超过规定温度时及时报警并停泵?下班回到家后,当他看到父亲和哥哥正在研究制作一种恒温煮中药装置时,一下子受到了启发。

卢建强决定借鉴恒温煮药装置的原理制作温度报警器。他先确定好设计思路,后又到采油站反复试验,连续鼓捣了一个月,终于试制成功。注水泵安装上卢建强发明的温度报警器后,当泵温达到80°时监控仪就会发出报警声,达到85°时则会自动停泵。这样,既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又保障了机器的安全。

那时,卢建强并没有把这次小发明当作创新成果。直至这项发明拿到了当年中原油田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他本人还因为这项创新被所在的采油四厂评为先进生产者时,卢建强才真正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这股力量也鼓励着他,用更多更好的技术创新去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2004年,卢建强开启了“创新狂奔”模式,他一口气拿下了油田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回忆起当时获奖的情景,他说:“那时候拿创新成果的人很少,一口气拿下3个奖的就更少了。

泵阀改造是卢建强用一年时间钻研出来的成果。2003年,中原油田的注水压力由35兆帕提高到38兆帕,增加了柱塞泵的运转负荷,造成泵阀使用寿命由500小时降低到200多小时。经过分析,卢建强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设计上,柱塞泵运行到一定的时间,泵阀的螺栓就会发生断裂。

卢建强决定将原有阀座与阀片的螺丝连接方式改为压帽连接,他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反复推敲设计方案。一到周末就去书店查资料,或者到机械制造厂找专家请教。为了确保改造的产品经得起考验,他专门请机械制造的专家验证材料的强度和剪切应力。

经过30多次试验与改进,卢建强研制的机器使用寿命提高到720个小时以上。最终,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石油工业QC成果一等奖。

卢建强认为,普通职工在创新上恰恰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操作中,普通职工能发现许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顾及的难题,只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便水到渠成了。

在卢建强的创新发明中,高压注水站无线安全监控系统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高压注水站属于高危险工作场所,及时发现故障、防止事故发生是生产中的一个大难题。当时,工人们希望他能够研制一种保障人身安全的注水站监控装置,但是,其设计研制难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为为尽快解决这个一线工人最关切的难题,完成泵阀改造后,卢建强便再次向创新发起挑战。2006年11月15日,卢建强在儿子的无线发射摇控小汽车上找到了灵感。他趁儿子不注意,把小汽车和摇控器拆开,研究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工作原理。

随后,卢建强便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技术攻关。到了下班时间,工友们都回家了,只有他还在继续守着设备反复测试。终于,熬了180多个日夜,他采用KS一200B无线发射系统,研制出了集数显双限温控仪、盘根刺水监控器、电机综合保护器等为一体的高压注水站无线安全监控系统。

在这套监控系统的帮助下,工人可以在值班室随时监控站内注水系统中温度、压力、油位、盘根等46个安全点的状态。泵温、油位、盘根刺水、电机运转等一旦出现异常,都可通过注水站无线发射系统,将故障部位直观地显示在值班室的沙盘上,同时语音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07年7月,这套无线监控装置投入使用,广受基层工人好评。当年,国家安监总局把这项发明列为安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2011年,这项创新成果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踏上大师的道路

卢建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明创造引起了中原油田的重视,采油四厂的领导表示,只要他在创新上有需求,都会全力支持。

2008年年初,卢建强提出创建中石化集团公司首家技师工作站,第二年年初,第一个技师工作站就在采油四厂原有的机修厂车间基础上建了起来。来自采油综合、井下作业、油气集输、电器维护、设备保障、维修保障等领域的52名技师集合在工作站,形成了一个技师团体,共同探讨和解决技术难题。

工作站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每位技师至少要.带出3名徒弟,油田的上百名年轻职工借此机会获得了飞速进步。工作站成立滿3年时,就先后解决现场技术难题1100项,取得687项厂级以上技术创新成果,获得70项国家专利。

2013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遴选技能大师,卢建强成功从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8名技能大师中的一员。

成名后的卢建强开始带着徒弟搞创新。王盼盼是卢建强手下的高徒,她首次参加集团公司注水泵工技能大赛就拿下了银牌。他带出的6名徒弟,个个都是中原油田的技术能手,其中有一名徒弟已经成为中原油田的首席技师。

虽然已经在工作上取得了诸多成就、获得了诸多荣誉,但卢建强依然执著于探究工作中的难题。创新精神仿佛早已注入他的血脉中,任何信息都能变为他创新的灵感。

2015年,在注水站工作的妻子对卢建强说:“高压柱塞泵橡胶油封才换没几天就漏油,换一对油封要40多分钟,不仅影响注水,而且每台柱塞泵每个月会白白漏掉价值360多元的润滑油。”

虽然妻子只是随口一说,卢建强却格外上心。第二天,他组织技师李云岗等人进行攻关。通过检查,他们发现,柱塞泵大多已使用超过15年,曲轴箱滑道经过长期磨损和多次修复,十字头与滑道间缝隙增大,油封过早失效。经反复分析查证,原先润滑油只润滑内侧油封,内侧油封磨毁,外侧油封便加速磨损。

期间,卢建强还和段树辉、张德路等技师联手攻关,把内外油封安装在整体油封座内孔中,两油封之间安装一个回油环,并在回油环相应的位置开卸油槽,使卸油孔和润滑孔漏的油流回曲轴箱内,有效阻了机油渗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单单这一项技术创新,卢建强和工友们就为公司节约成本170万元。

2015年4月28日,卢建强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说:“我的下一个梦想是拿到中华技能大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继续为石油开采贡献力量。”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仅在一年之后,卢建强凭实力拿到了有着中国产业工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华技能大奖。同时,他还成为当年中国石油石化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技术工人。

当然,在卢建强眼中,荣誉都是一时的,当下,他正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采油工。“培养出一流的技术能手,为油田解决更多生产难题。”这是卢建强最想实现的愿望。

猜你喜欢

技师师傅工作
技师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空中杂技师
不工作,爽飞了?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开封技师学院:主持召开河南首届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材建设研讨会
选工作
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