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初心和使命
2019-09-10扎西才让
扎西才让,藏族,甘肃甘南人。作品见于《西藏文学》《芳草》《滇池》《百花园》等文学期刊,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刊转载。曾获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梁斌小说奖等文学奖项。著有散文集《诗边札记:在甘南》、中短篇小说集《桑多镇故事集》。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五位甘南作家组成洮河流域考察采风小组,自甘南合作启程,先后抵达青海省海南州河南县代富桑草原(洮河源头)——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夏河县、卓尼县、临潭县(洮河中上游)——甘肃省定西地区岷县、临洮县(洮河中游)——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永靖县(洮河下游)。
在考察采风的旅途中,我们的身份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由外来者变成了参与者。这种变化,显然暗示着多种情感的纠结:对于身边这条养育了甘肃境内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等多民族的河流而言,我们是有着浓重的感恩情怀的,我们爱她、敬她,亲近她却又远离她,自认为很熟悉她,但其实又对她非常陌生。
正是这种纠结的情感,促成了国庆期间的考察:我们打算了解她的来龙去脉,了解前生后世,了解她的生态、脾性,甚至她两岸的不同民族基于她而生發的繁衍史、争斗史和和谐史。
这便使这次考察与采风,有了完成使命的性质。是的,使命,追根溯源的使命,关注民生的使命,倾情书写的使命,似乎正是每一个文艺创作者命定的重任。这就让人想起了王小忠的“流浪者系列”小小说创作。“漂泊者”既是外来者又是观察者,更是融入者。“漂泊者”的形象,喻示着作为外来者的生存状态,即对于一个地方或一条河流,我们必然经历五个阶段:试图接近——被人排斥——慢慢融入——扎下根基——怅然离开。
《小酒馆》,写的也是“慢慢融入”的过程。“漂泊者”来到一个名叫麻路的地方,以捡破烂为生。这捡破烂的过程,就是慢慢融入当地的过程。捡破烂不仅给漂泊者解决了生计问题,也给他带来了商机——害人的魔鬼就在那废弃的酒瓶里,只有砸碎原来的酒瓶,当初的饮酒者才能从困境里走出来。于是,到漂泊者处来寻觅旧酒瓶的“怪人”越来越多,漂泊者的财富梦也一朝成真。但在《小酒馆》里,作家的着墨点显然不在漂泊者身上。作为故事讲述人,他感兴趣的,显然是“怪人”们的情感状态。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一旦犯错,就得纠正,就得弥补。喝酒,就是纠正与弥补的方式之一。但这方式,非但起不了纠正与弥补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所犯之错的分量,使错成为被铭记的东西。“找到旧酒瓶,并且砸了它”,就成为“怪人”们摆脱往昔的方法之一。其实,我们从中也看到小镇人的精神困境,似乎只有毁掉所谓的“罪魁祸首”,才能从精神困境中抽身。但这有作用吗?文末,漂泊者由富变穷,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精神上的困境,不是靠“喝”和“砸”的方式就能解决的。
而《裁缝店》,则写漂泊者“怅然离开”的过程。冬天来了,以捡破烂为生的漂泊者,遭遇了寒冷的袭击。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做件棉衣。但问题也随之出现,镇上唯一的女裁缝,拒绝为漂泊者做棉衣,因为她有个规矩:“不为男人量尺寸”。这就引出了女裁缝多舛的命运:丈夫早逝,独自生存,被人霸占,立下铁规,暗夜复仇,悄然离去,更名改姓,异地求生。与其说作家在讲述漂泊者的生存困境,还不如说作家借漂泊者之眼,在观察并反思一个身份低微的小镇女人的一生。
虽然《小酒馆》和《裁缝店》仅仅是“漂泊者系列”中的两篇,但管中窥豹,我们也由此能知道王小忠写漂泊者系列的用意:借一个来历不明的漂泊者,展现藏地小镇的丰富生活,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挖掘小镇人的生存困境,并试图找到解决困境的有效策略。这让人想起滕刚的长篇小说《异乡人》,也由一则又一则篇幅短小却构思巧妙的小小说组成,读来趣味盎然又发人深省。
因此,从“漂泊者系列”可以看出王小忠在小小说创作上小小的“野心”。而这“野心”,也在利用国庆长假期间漫游洮河流域的我们的身上显露了出来:关注一条河的命运,关注这条河两岸的各民族的生活,进而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似乎是作家和艺术家们不可遗忘的写作初心和创作使命。
[责任编辑 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