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文化领航心育,四全育心滋养心灵
2019-09-10胡和秋
胡和秋
江义初级中学是一所坐落在村居的公办农村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2326人,教职工162人,职工28人。心理专职教师3人、兼职老师1人。教师持A证人数为7人、B证42人、C证89人。
在学校“和乐”文化的引领下,构建了四全育心模式,为江中学子营建了和乐而滋养心灵的成长氛围。持之以恒,十年如一,坚持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构建心育工作共同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如下:
一、和乐文化领航心育,四全育心滋养心灵
在学校和乐文化的引领下,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收获希望。创建江中四全育心全方位的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心育中心)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专职心理教师和团委教师为骨干成员,其他教师全部参与,开展四全育心工作。在学校心育指导中心的引领下实施四全育心模式。
1.全员,即学校所有的教师和职工、社区、家长都参与学生心育工作,侧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引导。所有的人在引导学生时,以爱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原则。特别是教师和职工,在开展育心工作前,都要进修心理学,教师100%获取不同等级的心理证书,学校教辅人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也要获取不同等级的心理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2.全体,即育心工作面向每一位学生。
3.全面,即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将学校心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学科,融贯育心理念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工作中。
4.全程,即指从中小衔接开始至初中三年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关注学生连续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设滋养心灵健全人格的成长环境。
模式实施后,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家长与孩子关系更融洽,沟通更愉悦,学校德育事件减少。真正实现了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心育工作网络。
二、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细化常规滋养成长
十年来,我校能持之以恒的计划、安排各项心育常规工作,认真、细致渗透,滋养心灵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收获希望。
1.坚持6个一常规工作
(1)坚持每天心理咨询值班工作,确保及时协助学生发现问题健康成长;
(2)坚持每周每班一节心理常规课,每周一篇心灵健康温馨语,日积月累心育普及,潜移默化滋养心灵;
(3)坚持每月一次学生心理专干培训,创建高素质的朋辈心理力量团队;
(4)坚持每学期一次男、女生青春专题讲座,普及青春期生理心理常识,提高学子守护自我健康成长能力;
(5)坚持每学期一次学生心理团辅活动,培养团队组织协调等心理品质;
(6)坚持一次全校教职工心理培训,提升教师育人的心理素养。
2.坚持每学期各年级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培训
(1)我校心育指导中心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发展特点,设计各年级的校本课程,定期男、女生青春期讲座。
初一级的男女生属于身体快速发育期,初二级的男女生属于情感萌动期,我校开设青春期课程如下:
让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生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特征的变化,掌握必要的生理常识,并学会运用健康的心态与异性正确交往。
(2)定期举行师生心理团辅活动。增强师生团体合作能力。定期开展全校教职工心理培训,严把教学渗透观。
3.坚持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坚持入学新生心理测试调研。借助心理健康动态预警系统,运用MHT系统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
(2)坚持运用“5.25”心理活动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心愿 我们的精彩》《爱自己,爱梦想》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受师生喜爱。
(3)坚持学校社区心育共建。走进社区,开展亲子沟通心理讲座和宣传。开设《如何爱孩子,孩子才能接收到爱》的亲子心理讲座,分享智慧有爱的亲子沟通方式,改善亲子沟通效果。
4.坚持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研交流
坚持师徒结对成长方式,加强心理师资建设与教研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心理义工服务,壮大心育队伍。
三、润物无声滋养心灵,发展特色锐意创新
1.中小衔接,构建九年制学生心理指导体系
我校招生片区小学共五所,学生以外来工子弟为主,普况为:早期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缺少关爱、缺乏安全感等,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更是缺少及时的关注与指导。我校自2005年开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工作,从初次尝试到成熟运作,初有成效。主要从学情调研、确定主题、确定讲稿、制作课件、进行讲座、活动反馈等方面进行,定期送心理讲座到招生范围的小学。同时,通过与小学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共同研讨,形成心育工作共同体,构建九年制学生心理指导体系。
2.校社合作,构建心育工作共同体
学校为拓展和丰富我校心理教育资源,与辖区小学、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如:勒水人家、港湾之家等社工、义工服务机构),构建心育工作共同体,探索新的心育资源和方式。
通过与辖区小学合作、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让第三方参与学校的心育工作后,调研结果显示:91%的同学认为自信心得到提升,92%的同学认为学习动力得到增强,93%的同学认为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加密切,89%的同学认为对家长更加理解,74%的同学认为班级风气有所好转。
3.加强课题研究,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校重视教育科研工作。2011年我校申报的“新形势下学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顺利结题,并评为国家级优秀课题。2011年我校申报“农村中学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纳入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5年成功结题。2012年立项的“校际协作共同体资源云構建研究”课题,2015年成功结题。系列科研活动,提升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指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
4.创设心灵成长花园,见证生命的力量滋养自我的成长
我校心育指导中心外有120平方米的露台,心理老师创建心灵成长花园现已初试甜头。两个学期的尝试,收效甚好。心灵成长花园项目的开展旨在通过领养种植方式,让学生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从中学会照顾,培养责任心和耐心,懂得爱与感恩、领悟生命的力量。
如今的心灵花园吸引着各学年段的江中学子,课余时间,参与种养,乐享其中,尤其面对紧张学习节奏的初三学子,心灵花园更是他们课余时间增添心理能量的地方(部分学生留言见上图)。
四、“四全育心”滋养成长,十年沉淀成果显著
1.评估顺利验收
2011年11月,顺利通过顺德区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评估,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且评价我校的心育工作已达到了优质学校的标准。同时,在2012年我校搬迁新校后,更加完善了心理各功能场室的硬件,加强了师资的培训和实践,心育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
2.课题成功引领
在我校的课题研究道路上,我们借助课题,运用网络资源,与所招生范围的小学和村居紧密联系,建立了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机制,构建了心育资源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心育研究工作的共同体,引领着招生范围片区的老师,共同走向心育之路。我校课题获得全国优秀奖,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论文在顺德区获奖率较高,师生心理素质水平有明显提升。
我校申报的“新形势下学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顺利结题,并评为国家级优秀课题。“农村中学性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纳入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5年成功结题。校本性教育课程包《青春花开,需要关爱》于2017年6月被评为广州市青少年性教育公益加盟计划首批性教育的优秀产品。
3.师生改变明显
心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我校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有了明显的改进。心理课程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心理老师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毕业的学生多次分享当年心理课堂的收获并感恩老师,家长和老师们也连连为心理工作点赞。朋辈更融洽,师生更亲密,亲子更和谐,学校呈现和乐氛围。
4.区域影响增大
经过十年的积累,我校的心育已颇具规模、彰显特色。在系列心育工作的影响下,我校的四全育心理念得到了区域内同行的认可及推广,打造的心育研究共同体也让兄弟学校的赞许和效仿,在区域内的影响逐渐增大。
五、心育展望
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江义中学心育指导中心一直在路上,下阶段需继续完善“四全育心”的心育模式,具体计划如下:
1.吸引师生参与,打造符合我校师生心灵发展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场。
2.为适应我校心理咨询的发展需要,增加教师义工心灵咨询的队伍,扩大朋辈咨询的力量。
3.继续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丰富我校心理教育资源。
4.推广心灵成长花园项目,滋养心灵润泽生命。
5.借助并扩大江义学区的影响力,坚持实施性教育与性别教育课程,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求。
和乐文化领航心育,四全育心滋养心灵。源于愛孩子,江义中学心育工作者不约而同,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