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惟携茶具赏幽绝

2019-09-10乐素娜

收藏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底径茶具青花

乐素娜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由他设计或归整的“二十四器”,这便是组合茶具之始。此后,历代茶人对茶具在形式及功能上不断创新发展,并融入人文精神,出现了许多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组合茶具。

一个时代的茶具往往是当时饮茶方式的直观体现之一。如唐宋时期饮茶需要将茶饼碾末,故而成套出现的唐宋茶具文物里,除了碗、盏等,往往还会有碾茶器。又如在“唐煮宋点”饮茶方式的影响下,唐代的茶具组合里常常会有“煮茶”所必须的“风炉”“釜”等,宋代的茶具组合里一般有“点茶”时注水的茶具——“注子”(汤瓶)等。

明代以后,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点,“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在此后皆废弃不用,开始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并逐渐成为时尚。饮茶方式的一大转变带来了茶具的大变革,从此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唐白釉茶具(图1)

此套唐代的白釉茶具由茶碾、风炉、釜、茶盏及茶托组合而成,碾槽及碾轮无釉,余皆施白釉。其中,茶碾高4.5、长18.3、宽4.6厘米,槽座呈长方形,外有镂空,内有深槽;碾轮直径5.0厘米,呈圆饼状,中穿孔,常规应有轴贯穿其中。

风炉及釜高8.9、口径11.3、底径6.0厘米,碾好后的茶末需放入风炉上的茶釜中煎煮,故此白釉风炉及茶釜系煮茶用器。风炉呈筒状,有圆形炉门,茶釜带双耳。

煮好的茶,用茶勺舀出放入茶盏中品饮,此盏和托便为饮具。其中,盏高3.0、口径9.9、底径4.0厘米;托高2.0、口径9.8、底径3.7厘米。盏敞口,斜弧腹,矮圈足。托呈卷荷形,中有凹圈下陷,以承盏。

盏托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基本上以圆形茶盘上承碗盏,后来,盏托的形制颇多,茶托有内凹也有上凸如高台子,盏口有圆形的,也有花口等。晚唐开始,流行花口盏及托,在实用功能基础上,艺术效果不断加强。

此套白釉煮茶器出土于河南洛阳,虽系明器,却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唐代煮茶的场景。

唐越窑青釉带托盏(图2)

此组带托盏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其中,盏高4.5、口径8.9、底径4.6厘米,直口,深腹,圈足。托高3.0、口径12.0、底径6.3厘米,圆唇口,大折沿,宽圈足,内凹以承盏。整体造型质朴无华却又光华内蕴。

唐代越窯分布区越州一带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仅带盏托的造型就达十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

唐巩县窑绿釉盏(图3)

这对巩县窑绿釉盏高6.7、口径9.1、底径3.5厘米。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3个支钉支烧痕迹。整体而言,这对绿釉盏虽光素无纹、别无他饰,却更得简练朴浑。

巩县窑是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河南巩县。该窑产品特征是: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腻。黑瓷胎体厚重,胎白釉黑,修胎精细,制作规整。三彩陶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黄、绿、红、兰、白、褐等多种,也有单色釉器及纹胎装饰釉器。器物多为平底、玉壁底、浅圈足园饼状足等。

五代越窑青釉花口碗(图4)

此越窑青釉花口碗为一对,高8.2、口径19.2、底径7.6厘米。碗的造型显然是受了当时金银器工艺的影响,为金银器常见的十瓣花口造型,弧腹,平底,灰白胎,底有垫烧的痕迹,器内外施均匀的青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较薄,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

越窑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窑。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干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制更为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

宋七里窑酱釉柳斗罐(图5)

此柳斗罐为一对,高8.8、口径8.7、底径4.4厘米。唇口,束颈,垂腹,圆底。颈部以9个乳钉作为装饰。罐内施满酱釉,外部施釉从口沿到颈部,颈部以下不施釉,鼓钉边沿露白,釉厚处透褐,从而增加了整器的立体美感,罐腹部以篦划柳斗纹作为装饰。

七里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郊七里镇,因此又称为赣州窑。赣州窑最有代表性的瓷器是柳斗罐。柳斗罐,亦称鼓钉罐,一般在罐腹身刻有多道篦划纹饰,罐肩堆塑有数颗凸起的鼓钉,其原型应来自于当时的藤编器物。

大量出土表明,柳斗罐除运销江西周边地区外,还大量销往日本、朝鲜半岛。有一种观点认为柳斗罐的用途为装茶粉,装好后罐口蒙上绢布扎紧,凸出的鼓钉就起到了固定绳结的作用。由此,柳斗罐大量销往日本、朝鲜半岛就可解释了,由于受到中国饮茶文化的影响,日本和朝鲜半岛的饮茶之风也十分兴盛。

宋花口铜托盏(图6)

这对铜带托盏高6.5、口径8.4、底径7.4厘米,承盘高出平面许多,适合放置腹部较深的茶盏。底托的圈足微外撇,托口沿呈绽放花瓣状。由于年代久远,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俗称“铜绿”的碱式碳酸铜,晦明之光显现。

宋元的盏托有两种形制,其一承盘内凹,其二承盘上凸,通常后者为多。

辽黄釉小盏(图7)

这对小盏高3.9、口径8.3、底径3.0厘米,侈口,弧腹,矮圈足,土黄色胎,施姜黄釉,盏外施釉不到底,圈足无釉,盏内底有3个支钉烧痕。

辽是契丹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善于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大量陶瓷窑工进入辽地,促进了辽瓷的发展和兴盛。辽瓷除了白釉及黑釉瓷以外,还有大量民族特色的辽三彩瓷,以及绿釉、黄釉等瓷器。

清德化窑白釉梅花盏(图8)

此套德化窑白釉梅花盏共有6个,高4.2、口径6.7、底径3.2厘米。胎骨白薄,透光度好,内外壁施釉,釉层均匀,莹润光洁。撇口,深腹,盏内素面,盏外有堆塑浅雕蝶与花卉装饰,花卉根部巧妙地以镂空方式与圈足连接,艺术性强。整个盏口沿,分为八瓣花,圈足也相应分为四大、四小的八瓣花形。

相对于景德镇御窑,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所产瓷器以“白”见长。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窑白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明代德化窑白瓷更是别具一格,所产白瓷有“象牙白”“猪油白”之雅称,在西方更享有“中国白”之美誉。清代早期,德化窑依然创新不断,精品层出不穷。

清康熙米黄地五彩花鸟纹带托盏(图9)

此件托盏烧造于清代康熙年间,由盏、托两部分组成。盏高4.6、口径8.0、底径3.8厘米;托高1.8、口径13.0、底径6.9厘米。盏菱口,深腹,矮圈足,托撇口,呈菱花形,矮弧腹,矮圈足。盏托内口沿以青花描绘锦地纹,盏及托外壁先以米黄釉为地,其上再以五彩绘花卉纹,且盏、托内壁均饰以五彩花卉纹,底有青花押款。花纹绵密繁复,于锦俏热闹之余,尚有一丝文人画气息,灵动鲜活,惹人喜爱。

清圣祖康熙皇帝在皇位六十一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在其统治之下,康熙朝成为清朝前期廓然大变的开创性时代,深刻影响了其后百年的王朝走向。制瓷业在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带动与发展,使清代制瓷业步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后世《饮流斋说瓷》赞日:“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清康熙青花花蝶纹铃铛杯(图10)

此对铃铛杯精巧别致,品相完好,杯口外撇,胎微厚,杯高8.3、口径7.2、底径4厘米。器型端正,深腹,圈足,为康熙朝民窑烧制的精品。铃铛杯彩绘方式上采用青花工艺。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而此对铃铛杯正是烧制完成于清代的康熙年间,其胎质细腻洁白,釉质晶莹凝重,青花发色淡雅。

最别具一格的还当属铃铛杯器身上的花蝶纹饰。早在宋代时期,由于受花乌画的影响,蝴蝶的纹样就已大为流行,明清以来,蝴蝶多与花卉组成主题纹饰,表现蝶恋花的意境,习称“花蝶纹”。其杯身上的花蝶纹样绘画画意精美,用笔工整细腻,纹饰层次清晰,花叶扶疏,枝条相互缠绕,蝴蝶飞舞于花丛间,似在采集花蜜又似在花叶上憩息,可谓栩栩如生。

此铃铛杯成双成对,精致小巧,意境幽淡,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意趣。

铃铛杯因其形似倒置的铃铛而得名,是明、清时期的流行杯式之一,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清雍正柠檬黄釉小碟(图11)

柠檬黄釉小碟为一套4件,形制纤巧,淡雅秀气,胎质坚细纯净,轻盈灵透,釉色淡雅。每件均高2.4、口径9.0、底径6.4厘米,敞口、浅腹、圈足,釉面娇嫩匀净,泽光莹莹,温润如玉,触之细腻。器底施透明釉,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是清雍正朝创烧的瓷器新品种,其呈色较传统的黄釉更加浅淡,釉面更为均净柔和,由于这种釉色与蛋黄、柠檬等色相似,故有“蛋黄釉”“柠檬黄”之称。

清乾隆豆青釉暗刻云蝠纹四方茶叶瓶(图12)

茶叶瓶为一对,均高19.0、口径3.0、底径13.5厘米,呈四方形,瓷质坚硬细腻,周身施豆青釉,釉面匀净妍亮,底落“乾隆年制”四字二行青花篆书款。

四周裝饰一圈“T”字纹,中间下凹的四方形区域内暗刻云蝠纹,颇为潇洒、灵动。因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象征着“福气”,而云象征天庭,云蝠纹寓意鸿福齐天,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

清代瓷器,不论官窑还是民窑,以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使用得比明代更广。例如:牡丹象征富贵、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成双、喜鹊象征喜庆、鹿象征禄位、游鱼象征富足有佘、蝙蝠则象征福气。

清乾隆青花山水人物纹茶具(图13)

这是一套清代乾隆时期外销欧洲的茶具,由茶壶、茶叶罐、奶杯和6个品茗杯组合而成,且均在口沿和颈部饰一圈钱币纹和变形花卉纹饰,彩绘方式上采用青花工艺。因其为当时外销到欧洲的茶具,故其中的奶杯便是为了迎合欧洲人饮茶加奶的习惯定制。执壶及奶杯的手柄造型相互呼应,在上下两端加上涡纹钮。茶叶罐器型上则为宝珠顶盖的将军罐形。

整套茶具在绘画上意境悠远清高:江水依山而泻,扁舟点点于江心之上;大江两侧亭台楼阁,塔刹高耸,怪石嶙岣,花木矗立;江心横跨一桥,二人分立桥上;天空之上群雁高飞。山水、人物等比例都很到位,画工勾、峻、染笔触灵活并且层次分明,非常符合乾隆青花构图题材。

整体而言,此件清乾隆青花山水人物纹茶具颇具文人画之风韵,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清乾隆青花加金彩山水人物纹茶具(图14)

这是一套清代乾隆时期外销欧洲的茶具,现从海外回流,由茶壶、茶叶罐、茶杯及盏托组合而成。茶壶高10.1、口径9.0、底径10.7厘米;茶叶罐高11.5、口径2.6、底长7.6厘米;花口杯高4.7、口径8.0、底径4.0厘米;茶托高3.4、口径13.2、底径7.3厘米。

这套茶具的设计包括胎釉及造型是中国式的,金彩,有欧式风格。山水人物画工俊朗,水中近岸处礁石点点,微波澹澹,有小舟或停或行于水中,有小屋、小庙杂落山腰,有行人或前或后漫步过石桥。整体画法古朴,人物细腻,疏密有致,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

清中期广彩外销茶具(图15)

这套广彩茶具由壶和带托杯组成。壶的四面以椭圆形及祥云形开光,中间绘有古代人物故事。其中一面开光内有3人。中间的男子身着红色宽袍,头戴红缨凉帽,帽上无顶珠,当为清代无品级小吏。右侧的女子身着绿色束腰长衫、发髻上梳。带托杯杯身的其中一面开光,则描绘了贵族妇女闲于庭院中赏景,另有一名侍女手持芭蕉扇伺立在旁。

整套茶具绘画细致传神,人物线条勾勒自然流畅。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广彩瓷器多喜欢用“开光”来装饰,此套茶具也不例外。

清粉彩轧道花卉纹罐(图16)

此轧道花卉纹罐为一对,通高12.8、口径3.5、底长8.9厘米,直口,器身呈倭角圆方形,平底。

器外壁松石绿地轧道,上施粉彩折枝花卉纹。在青翠绿叶映衬下,绽放着红、蓝、紫三色花朵若干,娇艳非常,蔓草纹细密、连续而规整,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整体造形敦实秀美,色彩柔和,纹饰精美,工艺繁而不乱。

轧道工艺是用细尖状物在器身镂刻卷草纹的加工工艺,乾隆时期用得最多。

清青花诗文茶具(图17)

这套青花诗文茶具是从法国回流的文物,由茶壶、茶托及茶杯组成。其中,盘高3.5、口径17.5、底径3.3厘米;杯高5.5、口径3.3、底径7.4厘米;壶高35.5、口径12.0、底径25.5厘米。

茶具的主题装饰纹饰为唐宋诗文,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经典名句,青花发色鲜艳,字体端正,铜质的提梁和镶铜壶嘴让欧式装饰风格显现。

瓷器、茶叶、紫砂壶这些都是代表中国的象征性符号,茶叶作为商品大量外销出现于17世纪以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到东南亚以及东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上贸易,随着茶叶需求量的攀升,茶具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这些茶具组合只是大量外销茶具的一个小小缩影。

清铜胎画珐琅缠枝牡丹纹茶船(图18)

茶船呈海棠花形,高2.1、长15.2厘米,铜胎,器内外壁以珐琅彩作为装饰。在宝石蓝地色的衬托下,藤蔓卷草般的枝叶串连,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更显生机。器内下凹以承茶盏,内底绘宝相花一朵。

整器各种纹饰协调有序,繁而不乱,疏密相间,色彩明快艳丽,给人一种优雅匀称的美感。

“茶船”即为船形茶托,其用途跟普通茶托一样,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在清代,船形茶托颇为流行。清代寂园叟在《陶雅》中提到:“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清代顾张思在《土风录》卷五写到:“富贵家茶杯用托子,日茶船。”在茶具这个庞大的家族中,茶船虽处于从属地位,却也是不可或缺。

清中期剔红茶船(图19)

此对茶船采用“剔红”工艺,所谓“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

茶船通体精工细作,外以“剔红”细密锦纹为饰,口沿处施以金彩;内施松石绿釉,中为“寿”字纹。

本品造型新巧典雅,雕工繁复,大气美观。

清铜胎画珐琅白菜纹茶船(图20)

茶船呈十字花形,高2.1、长15.2厘米,铜胎。通体以蓝色为地,其上绘珐琅彩大白菜八株。“白菜”和“百财”同音,借喻家财万贯,且“菜”通“才”,因此白菜还有多才之意。此外,白菜的颜色清白相间,寓意清清白白、清正廉明。因此,白菜纹多被古人用于象征人格、品德等。

茶船内心底下凹以承茶盏,内底绘宝相花一朵,纹饰规整,用色淡雅,描绘栩栩如生。

铜胎画珐琅在康熙时期由欧洲传入中国,画珐琅多以红铜为造型,表面以白釉为地,再用彩釉描绘图案,经焙烧、镀金而成,体轻、绚丽多彩。

清錫胎包椰壳雕杂宝纹茶具(图21)

茶叶罐高15.3、口径5.0、底径7.5厘米,直口带盖,圆鼓腹,处撇圈足。盖碗高10.1、口径12.0、底径7.1厘米,上盖,下碗,外圈包以椰壳。碗高5.3、口径12.5、底径4.9厘米。奶杯高11.0、口径7.0、底径4.6厘米,口沿设计巧妙,曲形把,器腹呈长圆形,因为外销茶具,故此奶杯为迎合欧洲人饮茶加奶的习惯,定制而成。提梁壶高10.0、口径6.0、底径6.5厘米,内凹口,盖钮制成瓜蒂状,弧肩,扁圆形腹,矮圈足,三弯形流,肩部两侧立竖耳,穿孔有两环形款提梁。

整套茶具外以椰壳作为装饰,椰壳外侧为满雕填金彩的团寿纹和芭蕉扇、花篮等杂宝纹,纹饰虽繁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布局大方,雕工纯熟。

椰壳雕工艺在我国很早就运用了,但大量用作茶具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此套茶具以锡为胎外包椰壳,由茶叶罐、盖碗、奶杯、碗、把杯及提梁壶组合而成,制作工艺十分精美。

清漆嵌螺钿四方小杯(图22)

这对漆嵌螺钿小杯高4.0、口径5.7、底径2.6厘米。四方形杯,上宽下窄,方圈足,形制小巧。杯内为铜胎,外壁通体髹黑漆,色泽典雅庄重,间配以螺钿,镶嵌成山石花草图案,细致典雅,于古朴之间呈现优雅富贵之态。

根据《髹饰录》的记载:“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意即螺钿工艺按照画面花纹的需要,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镶嵌出各种画面,达到近似设色的效果。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螺钿妆成翡翠光。”螺钿的光泽堪比翡翠,华美高贵,赏心悦目。其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雕刻、抛光,成品往往视觉效果奇佳,光彩夺人,为宫廷和民间所推崇。

清道光松石釉凸白花茶船(图23)

这件茶船呈十字花形,高3.1、长14.7厘米,敞口,弧腹,矮圈足,内心下凹以承茶杯,器内外满施松石釉。松石绿釉往往多为彩瓷色地,以彰彩绘之美,而此件茶船不独如此,更多为了突出松石绿釉之匀净质感。

松石绿釉上以白彩凸绘缠枝花卉。圈足口沿露胎,呈灰白色。圈足内书矾红小篆六字三行“大清道光年制”款。

清道光“慎德堂”款粉彩花卉纹杯(图24)

这对小杯的器形精巧玲珑,高5.7、口径8.0、底径4.2厘米,直口,深腹,圈足。以白釉为地,胎体轻莹如玉,圈足内以矾红书楷体“慎德堂制”。杯外壁绘粉彩菊花,画笔细致入微,纹饰淡雅明丽,构思巧妙、神态生动、色彩丰富艳丽,显出一种高雅的情致。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理政的地方,故款识为“慎德堂制”的瓷器通常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清道光黄地红龙碗(图25)

碗为一对,敞口,弧腹,圈足,高5.7、口径11.4、底径4.7厘米。

碗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以矾红绘五爪双龙抢珠纹。双龙姿态矫健、神采飞扬,纹饰动感极好。近圈足处饰以海水纹,周围满布云朵,祥云朵朵,龙游云间。圈足内青花篆书六字三行“大清道光年制”。

碗器型规整,胎釉俱佳,绘画线条刚劲,画面明快,龙纹生动,威仪难掩,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

清道光款青花矾红花卉纹小杯(图26)

高4.6、口径8.2、底径3.2厘米。青花矾红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此杯即采用青花矾红装饰。

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釉,胎洁白坚实,杯内透明釉地纯净,外壁绘对称排列的4朵宝相花纹,花朵用矾红彩绘饰,叶子以青花描绘,红彩浓艳,青花淡雅,对比强烈。底书“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光绪黄地绿龙“寿”字高盅(图27)

这对高盅,品相完好无损,通高5.8、口径10.2、底径4.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器内外除圈足外,满施黄釉,釉色黄中略带白色。

盅是我国古代较为常见的日用器皿之一,主要用于盛放茶、酒等饮料,多为没有把的小杯子。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颜色的使用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明史》卷八十二载:“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由此可见,不仅服饰上对颜色有严格的控制和规定,当时的民窑也被禁止私自生产颜色釉陶瓷。

官家生产的颜色釉瓷器也有着不同品级,专供不同身份的人享用,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黄色更是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明代时期,英宗天顺二年(1458)颁发的禁令中规定禁止皇族以外的所有人穿着黄色服装,到了清代,黄色在皇族内部的使用也是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规定。由此,这对黄釉高盅的皇家气派已初现端倪。

此对高盅的纹饰也是异常华贵,其底部有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显然这是一件清代光绪年间制成的官窑器精品。内心底为双圈“寿”字纹,在宫廷的纹样中,清代中晚期以后,寿字、蝙蝠等纹样出现较为频繁,类似这样的纹样其实更多地变成了一种理念性的东西,蕴含祝福长寿、福运拱寿,吉祥祝福之意。

高盅的外口沿饰卷草纹,胫部为如意云头,云角飘逸,外壁腹部主体纹饰则为绿色双龙赶珠纹。色釉地龙纹瓷器起源于明代永乐时期,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量制作。其龙纹不是像彩绘瓷那样直接用颜料绘画,而是先在白胎上勾勒出龙纹的图案轮廓后再在白釉上施颜色地釉,最后再以颜色彩盖绘于刻在胎上的纹饰,经两次低温烧成。

其中黄地龙纹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和官窑极为流行的装饰题材。清《国朝宫史》载:“皇太后黄瓷盘二百五十……皇后黄瓷盘二百二十……皇贵妃白里黄瓷盘四……贵妃黄地绿龙瓷盘四……嫔蓝地黄龙瓷盘二……贵人绿地紫龙瓷盘二……常在绿地红龙瓷盘二……”

根据史料载录,清代当时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底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由此可见,这对清代光绪年间制成的黄地绿龙“寿”字高盅为贵妃及妃子级别的妃嫔使用,其下等级的妃嫔是不得使用的,为异常名贵的宫廷用瓷,充分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倾向。

晚清刺绣茶壶套(图28)

茶壺套为刺绣丝质,粉红、浅绿一组两个,高15.7、直径17.5厘米,均呈六方形。

其中粉色茶壶套的主题纹样为蝴蝶与花,花朵鲜艳,蝴蝶翻飞,代表了“蝶恋花”的美好生活寓意。

浅绿茶壶套的主题纹样为金鱼,亭亭的水藻,悠悠的金鱼,寓意“金玉满堂”。壶套上部则为水鸭嬉水图样,鸭子姿态悠闲,怡然自得地在水塘中嬉戏划水。

整体而言,这组茶壶套色彩温润静雅,刺绣细腻生动,实为佳品。

唐宋时期流行煮茶和点茶,即煮即点即饮,并不存在茶水保温的问题,因此在明代之前茶壶套并不流行。明代以后,饮茶方式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避免茶水过快冷却的问题,于是茶壶套(桶)应运而生。套(桶)内垫入棉絮、丝织物等,可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保温的作用。茶壶套(桶)的材质多样,有木、竹、藤、皮、布等,但刺绣的精品并不多见。

晚清龙纹竹节银茶具(图29)

此套茶具通体为银制,由壶、奶杯和糖罐3件组合而成,奶杯和糖罐专为欧洲人饮茶时喜欢往茶汤中加奶加糖而定制,为海外回流文物。

茶具的盖钮及执柄、壶流雕作竹节式,此为中国汉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寓意“节节高升”。器身浮雕飞龙纹,纹饰立体感强烈,工艺精美。

整套茶具最人性化的设计在于:壶的执柄部位用两小块象牙进行了隔热设计。因为根据热传导的原理,金属导热系数大于一般固体,银作为金属比象牙更容易导热。执柄用象牙加以隔断后,即使壶体温度再高,执柄部份也不至于太烫。确实是极具匠心的设计。

民国“开详”款鱼化龙紫砂茶具(图30)

此套茶具由紫砂壶和两个紫砂杯组成,主题纹样为“鱼化龙”。

“鱼化龙”也叫“鱼龙”“鱼龙戏浪”,蕴含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理想,为明清流行茶具样式。其中“鱼化龙壶”经过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紫砂巨匠邵大亨的精心设计,寓意吉祥的鱼化龙壶成为一种成熟的壶型,并广泛流传,壶式流传至今,已成为紫砂壶具的经典器型之一。

该壶用泥为紫泥调沙,壶体呈圆球状,壶面浮雕有鲤鱼、蛟龙与波涛,鱼、龙、云浮雕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刻画精细。壶把是条龙尾,壶嘴、壶盖分别饰以云纹和伸缩自如的龙头,斟茶时龙舌会自动伸缩。

两只“鱼化龙杯”上也装饰着云浪纹,舒展流畅。整套茶具意境优美,情趣动人。

“器为茶之父”,在饮茶发展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烹沏方式,还是茶类加工的变革,都在茶具上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茶具的演变史。

而这些组合而成的茶具文物,不仅是其使用者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也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优雅与精致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趣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底径茶具青花
惊艳世界的“青花”神采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鱼藻纹盆装饰浅析(中)
品雅茶具
青花·木 产品设计
冯可宾买茶具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