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
2019-09-10刘日妍
刘日妍
【摘要】为提高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必要利用互联网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目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阅读经典较少,阅读内容涉及面较窄;缺乏互动交流;阅读少留痕迹,导致阅读效果不佳。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就是要利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同读整本书;教师善于利用导读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利用互联网,让师生、生生、亲子间进行阅读互动,提高阅读效果;教会学生记录阅读笔记,便于同伴交流。让学生掌握阅读一本书的技巧,以及学会选择有利于自己学习与成长的书籍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现状;整本书;阅读技巧
小学生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不是漫无目的地补课,也不是私自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大量地主题阅读,广泛地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呢?针对目前学生的情况,笔者做了以下的调查研究。
一、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1.阅读经典较少,内容涉及面窄
选择阅读的经典书籍较少,阅读书目较为单一,涉及的学科范围不广。阅读主要以童话类故事、马小跳系列、爆笑校园系列、作文类等内容浅白、篇章短小的书籍较多,难以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效果。
2.缺乏互动交流,阅读效果不佳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大多数是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或老师课后的推荐,乖巧的、感兴趣的学生会及时阅读;部分学生可能看了几页就感到无聊,有的囫囵吞枣式翻阅,甚至没坚持阅读完整本书。原因是班级缺乏同读一本书,读整本书的阅读氛围,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学生收获不大。
3.阅读少留痕迹,同伴作用甚微
大部分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但鲜少留有痕迹。如果教师每天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都做记录卡或采蜜卡的话,会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看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后,很少主动与同伴聊起书里面的内容,因为朋友间,阅读的不一定是同一本书;即使是同一本书,十分钟的课余时间,也不一定能交流得很尽兴,下一个课间,也不可能聊同一话题了,因此,同伴阅读效果甚微。
二、指导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作为“广州智慧阅读”的试点学校,学生的阅读活动应借助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利用互联网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
1.推荐阅读书目,同读整本书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依据小学生必读推荐书目及广州智慧阅读平台每月推荐的阅读书目,每个月或每学期初、寒暑假,均为学生提供班级同读一本书的书目及选读书目。阅读书目的推荐,应由浅至深;阅读书目的推荐,不能只局限于同一类书籍,应跨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如,科普类、童话类、外语类、文学类、艺术创意类等,让学生在书海中广泛地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以上截图是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小学四年级的书单及分类。群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相结合,方便学生阅读后开展班级阅读分享、阅读沙龙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分享,敢于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力。班级同读一本书,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地阅读。同伴阅读、群体阅读,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热爱阅读。
2.善用导读课,引导学生阅读
我国知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他写的《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一书中,就讲到教师如何和学生聊书,其中完整的流程就是导读、持续默读、讨论和延伸四个部分。由此可见,教师欲打开学生的阅读之门,阅读前导读很重要。每月至少设一节阅读课,可以进行阅读导读。每节导读课教师需精心设计导学的内容,可以介绍书籍的作者、写作的背景、精彩的片段描写或利用精美的插图发散学生思维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典型事例或精彩片段的分享,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讨文本内容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以《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为例,导读课时,我们可以和学生聊作者,让学生知道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的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有凡尔纳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让学生走近作者。然后再和学生聊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通过人物关系图,了解书中的人物关系,该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费雷亚斯·福格、仆人万事通、侦探菲克斯、阿妩达夫人之间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探知欲。接着和学生聊主要事件,让学生知道主人公费雷亚斯·福格历经千辛万苦完成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赌约。可以通过列表格,和学生聊八十天主人公通过哪些交通工具,到过哪些地方;可以创设悬念,福格和谁打赌呢?八十天去过的地方风土人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去阅读。当然,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聊自己的读书收获,以及老师自己对这本书的评论,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引发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进行创造性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
3.利用互聯网+,提高阅读实效
在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应指导学生合理地借助电子产品辅助学习,促使学习进步。为了让学生每天阅读留有痕迹,借助“广州智慧阅读”平台,让学生进行每日阅读打卡,记录阅读时长、记录阅读的页数,从而激励学生有计划、有耐心、有兴趣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规划好阅读时间,计划好阅读的内容、书本的页数范围。让教师、家长、学生关注阅读行为;师生鼓励阅读、亲子督促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与实效。
利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的“悦读圈”,同伴之间不仅能分享自己的阅读心情、阅读感悟;学生还可以通过分享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分享阅读到的精彩片段,以及阅读收获等。为学生阅读后提供交流的平台,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同伴间可以相互点评点赞,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亲近书本,喜欢阅读。
4.记录阅读笔记,便于同伴交流
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成为整本书阅读的推进者,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应指导学生读经典图书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做阅读笔记、采蜜卡、好书推荐卡、思维导图等。可以根据不同类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阅读笔记;可以关注不同的内容,设计不一样的好书推荐卡;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人物关系,设计不一样的思维图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便于同伴间进行阅读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阅读笔记可参考《骑象阅读笔记》,这本书源自欧美小学语文课堂,逾70种深度阅读策略,能让孩子轻松地学习整本书阅读技巧。边阅读边做笔记可以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整理,从被动阅读,到主动地与作者进行“交流”。
开展阅读沙龙或班级阅读分享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小组合作交流阅读的内容;可以全班交流阅读后的感悟。让学生乐于分享,敢于表达,提高阅读的兴趣及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在分享课上,教师也应该选取其中精彩的部分作为分享内容,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师生共读、师生共享,这样方能让学生把书读得更透彻、更深刻。
三、指导小学生阅读一本书的技巧
学生喜欢阅读,乐于分享还是不够的,要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技巧。有些家长常对老师说:“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但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原因在于学生还没真正进行有效阅读,没掌握阅读一本书的技巧。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阅读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基础阅读,第二层是检视阅读,第三层是分析阅读,第四层是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的阅读区别在于,基础阅读是理解文中句子表达的意思;检视阅读是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分析阅读是自己如何理解这本书;主题阅读深层次些,要明白这些书观点不同在哪里。大部分学生只掌握第一层次的阅读,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掌握第二层次的阅读。小学教师要推进整本书阅读,应教会学生进行分析阅读,这样阅读效果更佳。
如何进行分析阅读呢?一是分类,教会学生给书做分类,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书;二是概括,让学生学会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三是梳理,学会梳理这本书的结构,找到这本书的骨架;四是总结,发现作者的意图,明白作者关注或想解决什么问题。学会公平公正地评价一本书,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再找类似主题的书籍去阅读,更能有个鲜明的对比,读后印象会更深刻,更能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该书作者还建议读书的金字塔为:
让学生了解读书金字塔,少读一些娱乐的书籍,多读一些让自己学习进步的书籍,尤其是多阅读一些让自己成长的书籍。经过有效的阅读训练,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习作水平。
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较多,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指导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有所感知到有所感悟。教会学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周玲霞.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4):39.
[2]杜雅芳.“互联网+”背景下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以《親爱的爱丽丝》为例[J].亚太教育,2019(004).
[3]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J].立言·视界,2019(04):21-23.
[4]张艳梅.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2019(05):253.
[5]王爱玲.小学低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05)125-126.
[6]满有元.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之我见[J].教研,2018(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