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种植体验活动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研究
2019-09-10缪洁
缪洁
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孩子个人道德修养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学前教育是幼儿道德品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幼儿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有效开展道德教育提出具体建议。
一、幼儿园道德教育中的存在问题
幼儿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了幼儿园道德教育效果,主要是:第一,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幼儿年龄虽然较小,但是主体意识已经萌芽,已经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幼儿同样具有自己独特性需要,幼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关注幼儿的道德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普遍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将幼儿当作道德灌输的容器,只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开展教学,通过知识灌输法,奖品激励法以及简单粗暴的教训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无法传授道德知识,也无法落实道德行为,影响幼儿的学习效率。第二,道德行为标准简单、单一,心理学研究显示,幼儿具有较大的差异,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幼儿对同一事物会存在不同的体验看法,处理方式,解决问题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简单单一行为标准下,无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在道德教育中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三,忽视过程,偏重结果,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幼儿道德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轻过程,重体验的问题,道德教育仅仅以知识灌输形式进行,教师急于将规则与标准告诉学生,如关爱小朋友,感恩父母都是好的行为,只是告诉幼儿结果,不告诉幼儿如何进行,如何实施,重结果,轻过程,影响幼儿园道德教育质量。
二、新时代道德教育的有效实践
新时代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來,我园在菜园种植体验活动中不断尝试新的德育模式,即“小菜园·大德育”实施活动,为幼儿园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1.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种植体验活动不同于幼儿园其他的课堂教学,它是一门动手实践课程,需要幼儿亲身参与实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活动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孩子们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让他们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培养孩子的观察记录习惯,同时可以引导,大自然中每一种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不能随意地去踩踏草坪、攀折草木,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平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传统节日来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在五一节到来之际,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菜园,为植物清理杂草,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还可以利用一些古诗词开展品德教育,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孩子们自己劳动享受劳动成果,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渐渐地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围绕特定主题开展道德教育
幼儿园课程教学险了要让孩子参与课堂互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其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老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前应当明确特定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修养。例如在开展种植体验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活动开始前,老师将幼儿们按照不同的分工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承担不同的种植任务,孩子们通过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最后的种植任务。说要去种菜,孩子们可高兴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来到操场边的菜园里,老师首先对孩子们进行了种植蔬菜意义的教育,给孩子们介绍了种植蔬菜的步骤和方法,还把孩子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种植一种蔬菜。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洒水湿土,有的用小铲子松土,有的负责栽种……大家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叽叽喳喳快乐的像一只只小鸟。孩子们在合作的氛围中渐渐地懂得应该谦让、应该互相帮助,当任务完成后,更加能够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是其他许多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3.“小”中有“大”新模式
“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德育内容,扩展了德育内涵,为德育活动开展提供了新模式。在德育形式上,“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把“单向灌输”变为“多向交流”,把“平面教育”变为“立体活动”,把“包办代替”变为“自愿选择”。“小菜园·大德育”实践活动在发挥德育功能的同时,为幼儿道德教育提供了安全保障,活动中,孩子们更能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
总之,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和未来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更注重幼儿德育方面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