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2019-09-10冯家壮
摘 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及推广民族器乐,无疑对民族器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培养其对民族的归属及自豪之感,使他们自然而然的继承与传播民族文化,与此同时,通过对民族乐器理解与学习使学生慢慢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良品质。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乐器是电子琴,当然部分学校也会用其它乐器展开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之下让学生理解音乐。乐器教学进入音乐课堂并没有广泛普及,而相关政策相关教育文件很多有涉及到中小学民族器乐的学习,普及的道路是一条荆棘之路,认为通过相关解决策略,民族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可行并且必要的。
关键词:民族器乐;小学音乐课堂;现状及解决策略
一、民族器乐走进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进行组织课内外体育及艺术教育活动,令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民族乐器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且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才形成了今日的吹奏、弹拨、拉弦、打击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成为世界民族中优秀的代表之一。
乐器教学已然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很多简单方便携带的民族乐器如竖笛口琴教学,尤其是竖笛,因为其音高准确、价格实惠、简单易学等因素,成为大多数学校的乐器之首要选择。1但是,当代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并不能理解,缺乏对民族器乐的整体认知,这是我们在音乐教育中的疏漏造成的。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演奏优美的音乐不仅能激发及影响学生的情绪,更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让民族音乐进入课堂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民族器乐走进音乐课堂的现状分析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民族乐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器乐集中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儒家文化提出的“六艺”即礼、乐、书、数、御、射,其中乐位居第二。由此看来,民族音乐教学应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之一。然而在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国际化、欧美化的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渐行渐远,形成了西方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学校音乐教育体制。由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环境与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相差甚远,中小学生并不能与民族音乐产生共鸣,获得优秀的体验。加之我们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了解的匮乏与不够深刻,学校民乐资源有限等使我们对民族器乐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导致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的缺失。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民族乐器进行观摩和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与乐器的感情,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民族器乐和西洋器乐相比,世人对于西洋乐的认同感要大于民族器乐。西洋乐器使用了工业性质的设计,乐器构造往往比较复杂,使用按键控制,音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如钢琴可以达到88个音阶,管风琴就更多。而民族乐器的音域较小,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八度左右,如葫芦丝等。西洋弦乐器由于使用的弦数比中国的胡琴类多一倍以上,因此其音域也比只有两根弦的民族乐器宽很多。西洋器乐更多的在于它欣赏价值强,表现力强,大气,一听就會让人想到维也纳大厅。
民族器乐并不能全面的被人所熟知,很多年轻人更多去关注于流行音乐元素,像是在选择听歌上流行音乐、纯音乐,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很少有人去搜听传统的民族器乐曲目。
民族器乐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联系,尤其是现在流行音乐民族风化后,使得民族器乐有了新的血液,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三、民族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解决策略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民族器乐产生兴趣这将会极大地推动学生学习民族器乐能动性,并取得极大地成果。音乐老师要针对民族器乐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乐器整体发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可以对比西方乐器的优缺点,使学生们对民族器乐有一个认识,对其产生认同感。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乐器的形状,大小,材料来分析它。
把民族乐器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新鲜感,还能让他们以探索者的心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而后学生可以通过演奏民族乐器的方式参与进音乐学习,从而重新树立对音乐信心,逐渐产生大量的兴趣。当这些学生都能高兴的自如地参与音乐学习时,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教学思想也就得到了落实。
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不仅完善了学生对音乐的专业知识、还能令学生对祖国对民族文化产生极高的认同感。民族器乐教学会沿着科学、有效、实用的方向稳步前进,尽管这条路还不是很平坦还有一些阻碍,但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民族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会带来一系列的益处。我们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品性、陶冶学生情操以学生真正融入我们的民族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民族乐器的学习中慢慢进步,稳步提高,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与家长对孩子在音乐方面最大的期望。
参考文献
[1]金亚文:新课程下音乐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勇: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M].山东:黄河出版社,2003。
[3]张开军: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古全林:艺术实践是音乐教育准也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J].艺术教育,2005(6)。
[5]张毅:开展中小学器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J].黄河之声,2007(17)。
[6]赵耀清:如何培养音乐内心听觉[J].黄河之声,2008(3)。
[7]苏欣:关于民族器乐启蒙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09(12)。
[8]黄丽丽:小器乐大智慧[J].音乐大观,2011(12)。
作者简介:
冯家壮(1993—)男,汉族,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