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的营养调控措施
2019-09-10张红霞
摘要:粗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物质,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全面提升经济产量。面对市场不断增长的肉类食品需求,应选择合适的营养调控措施,促使反刍动物可以充分消化和吸收粗纤维物质,提升粗纤维消化率,发挥饲料正组合效应,满足动物的能量需求。该文主要论述了反刍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的营养调控措施,立足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控措施,以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养调控;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
中图分类号:S816.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5.040
作者简介:张红霞(1983-),汉族,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从事动物科学研究工作。
0引言
反刍动物日粮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动物的营养物质充分吸收,其中粗饲料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刍动物获取粗纤维物质的主要来源,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提升反刍动物生产效益。但是,粗纤维结构与组成之间的差异,极大影响家畜的粗纤维利用率。而影响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因素多样,如果缺少有效考量和配置,会降低粗纤维消化率和生产效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合理的补饲、加入添加剂和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有助于平衡饲料营养成分供给,提升反刍动物的粗纤维消化率。通过大量实践研究报道,发挥组合效应可极大提升粗纤维消化率,调整饲料的应养成分。
1 饲料组合效应发生机制
1.1饲料组合效应
不同饲料配比产生的效应不同,在长期实践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了饲料组合效应重要性。不同饲料配合均衡营养物质,充分发挥饲料组合效应满足牲畜生长养分需求。
1.2发生机制
为充分发挥饲料组合效应,应充分契合不同养殖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合理配置饲料来发挥饲料组合效应。影响饲料组合效应的因素多样,包括饲料种类、饲养水平、动物种类、养分配合比、饲养环境、评定方法及营养调控措施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特性,构建完善的饲料组合效应理论机制是必然选择。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饲料组合效应多表现在代谢和消化2个方面,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缓冲能力和胃部发酵物竞争影响较大,同时还有滞留时间、影响微生物蛋白质产量、营养物质周转和分配、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浓度、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酶渗透等。充分发挥饲料的组合效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实现饲料组合效应的准确解释和说明。
2营养调控措施
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罐相对稳定,理论研究较为复杂,充分发挥饲料组合效应,发挥负组合效应,向正组合方向转化。因此,为有效提升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应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瘤胃pH调控
如何有效提高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主要的营养调控措施即是调控瘤胃pH,主要是由饲料细胞壁组成和数量决定,同时还受到快速水解碳水化合物数量因素影响。因此,在配置饲喂高浓度精饲料时,适当加入纤维性粗饲料,充分发挥瘤胃液缓冲作用,有助于促进粗纤维充分消化和吸收,提升粗纤维消化率。不同食物中的半纤维素和NDF纤维素比例不同,而发酵速度和缓冲能力同样有明显差异,结合相关研究报道,纤维性饲料与木质化程度与缓冲能力因素联系密切,由于木质素因素影响,为瘤胃储备阳离子,并进一步延缓瘤胃滞留时间。
通过优质粗饲料与普通的粗饲料合理搭配,在稳定瘤胃pH方面效果显著。淀粉含量会影响纤维素分解程度,控制淀粉的释放速度,促使瘤胃pH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粗纤维消化率。
2.2优化碳水化合物构成
反刍动物在营养调控中,如何有效提升粗纤维消化率,应注重碳水化合物构成部分调整优化,分析对纤维物质消化水平的影响,合理配比。如相关研究中,如果将绵羊日粮的SC/NSC控制为2.40 ~ 2.64,有助于粗纤维物质充分消化和吸收,改善胃肠道蠕动功能同时,切实提升粗纤维消化率。因此,在反刍动物日粮结构调整中,在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中将SC和NSC纳入其中,有助于调动纤维分解菌活性,促使粗纤维物质充分消化和吸收。
2.3 日粮蛋白质供给与能氦平衡
蛋白质是反刍动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有益于微生物生长环境,满足反刍动物养分需求。低质粗饲料是降低粗纤维消化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当加入蛋白质物质,可以改善反刍动物采食量,通过不同的组合配比提升饲料组合效应。粗饲料中加入适量蛋白质发挥正组合效应,促使瘤胃氨氮浓度升高的同时,平衡胃肠道菌群平衡,提升纤维分解菌活性,极大提升粗纤维消化率。维持能氮平衡,配置不同营养物质发挥组合效应,但是瘤胃的氨和能量并未同步释放,极大降低可发酵底物利用率,影响粗纤维消化和吸收效果。因此,应平衡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维持氮平衡,在提升粗纤维消化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4优化饲养制度
饲养制度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粗纤维消化率,因此,要结合反刍动物饲养情况进一步优化饲养制度,提升粗纤维消化率。目前反刍动物饲养模式精粗分开饲养,自由采食粗饲料,但是精饲料却有明确的限制。如果精饲料水平高,则会降低采食量与瘤胃pH水平,不仅影响纤维素充分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出现不良反映。通过混合日粮饲养制度,反刍动物的饲喂频率适当增加,有助于增加反刍动物的采食量,改善瘤胃环境,提升粗纤维消化率。结合相关研究,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养方式,推行自由采食TMR来维持动物的产奶量,改善传统的饲养制度不足,节约精饲料,有效提升粗纤维消化率。优化饲养流程的同时,保证稳定的日粮组成,平衡饲料的营养成分,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饲料的充分利用,满足反刍动物生长的养分需求。
2.5补饲
补饲在饲料组合效应方面充分发挥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结合实际调整饲料配比,适当补充含氮物质和能量营养物质,创设有益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满足反刍动物机体营养需要,通常主要措施包括補饲氨态氮和尿素。
为反刍动物补充过瘤胃蛋白,可显著提升氨基酸水平,从饲料中充分吸收蛋白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需补充微量元素,平衡营养物质,增强微生物活性的同时,实现纤维素充分分解和吸收,提升粗纤维消化率。
2.6其他因素
饲料加工后,颗粒变小,在瘤胃滞留时间要远小于粗饲料,影响饲料充分消化和吸收。因此,在粗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精饲料,有助于促进纤维素充分分解和吸收,确保反刍动物摄入充足的粗饲料,降低粗饲料pH水平。在日粮中加入纤维性粗饲料产生刺激性作用,平衡瘤胃中的pH值,有效提升粗纤维消化率。
3结束语
反刍动物养殖管理中,饲料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动物生长。为有效提升粗纤维消化率,应合理配置粗饲料和精饲料配比,充分发挥饲料组合效应,粗纤维利用率的同时,给予充分的养分支持,提升饲料生产性能,达成饲料中营养控制目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旭,孙代鹏.提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的营养调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 lO):56.
[2]孙利娜,李贺,郜希君,等.提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的营养调控措施[J].饲料博览,2018,16 (9):23-26.
[3]曲永利,苗树君.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J].黄牛杂志,2017,23 (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