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隐喻表征机制研究

2019-09-10吴敏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3期
关键词:漫画

【摘要】对多模态话语里所蕴含隐喻的正确识别,解读和分析研究直接影响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表征机制的研究,意在为读者提供培养多模态隐喻识读能力的科学理论指导,以适应读图时代语言教学和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表征机制;漫画

【作者简介】吴敏,女,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随着影像,印刷和数字传播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正进入一个多模态的时代。过去以单纯的语言为主的模态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交际手段的多模态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促成了他们对多模态研究的转向。漫画通常以夸张,讽刺,幽默的艺术手法来传递信息,表达意义,可以说,漫画是多模态隐喻分析的最佳语类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经济学人》中涉华的经济类漫画的搜集研究,旨在发掘在漫画这一语类中,是如何通过图像模态与文字模态的相互协同作用来完成隐喻的构建,达到漫画的新闻性,评议性,针对性和倾向性,从而来影响读者的立场,产生情感共鸣。本文图片皆来自www.economist.com,由于篇幅关系,文章仅选取一幅图像。

二、 经济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的分类

1.源域图像——目标域文字。

该表征方式是最常见的表征机制。如图一所示,通过多模态转喻机制可以得知,图中的龙转喻映射“中国经济”。接下来分析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首先,“中国经济是龙”,对于该隐喻的解读需要通过文字部分协同完成。其中源域是龙,目标域为中国经济,由文字部分“China”激活。

2.源域图像——目标域图像。該表征方式为漫画中第二常见表征机制。在该表征机制中,源域和目标域都为图像模态。如2012-8-4杂志封面所示,通过多模态转喻机制可以得知,标有“HUAWEI”logo的手机转喻映射“华为公司”。在该多模态隐喻中,源域为图像中的图像中的手机,而目标域则为华为公司,由图像中的logo“HUAWEI”激活。

3.源域文字——目标域图像。在该类型的漫画中,文字部分往往处于中心位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2014-5-10期《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所示,文字部分“The lure of shadow banking”在解读漫画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漫画中涉及的多模态隐喻为“影子银行是火焰”,其中源域为文字部分“shadow banking”,目标域为图像中的火焰。

4.源域图像——目标域隐含。大多数漫画中的都会通过特定方式呈现出来,但是也有例外。在一些漫画中,目标域并没有直接呈现,需要依靠读者自己去加以解读。

5.源域隐含——目标域文字。在该类型的漫画中,源域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需要通过读者自己联系背景知识以及联想加以解读。

6.源域文字——目标域隐含(动态型)。上述讨论的五种表征方式可简单地归类为“A is B”类型。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在研究之后将其进一步修改为“A-ING is B-ING”以突出多模态隐喻动态型的特点。

三、结语

本研究是对传统隐喻囿于单纯语言层面缺陷的弥补和深入思考,在开拓隐喻研究视野的同时,也论证了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适用性;其次,本研究对经济漫画这一语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拓展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范围,丰富了其研究成果;此外,本研究阐释了经济类漫画中图像和文字模态的相互协作机制,从而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Forceville, C. 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6.

猜你喜欢

漫画
漫画11幅
漫画四则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漫画与欣赏
漫画与幽默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