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足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09-10
2019年12月13日,“推进校园足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广沪、许基仁、孙葆洁、李春满,全国幼儿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玉华、张守伟等出席会议,专家委员会有关委员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等媒体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王登峰传达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5年来校园足球工作不变焦不走调,认真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七个抓”要求,在做大分母抓普及、做强分子抓竞赛、师资队伍抓培训、有序发展抓标准、保障条件抓短板、开阔眼界抓交流、加强管理抓协同等7个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到底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在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
5年来校园足球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基本建成了完善的校园足球工作制度体系,校园足球的教学、课余训练、竞赛以及相关的条件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二是逐步完善了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机制和治理体系。三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足球青训体系。
王登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的足球青训体系建立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下简称特色学校)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去推广和普及足球,同时通过竞赛体系和选拔机制层层选拔优秀队员,重点通过教体双方合力共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训练营是建在县域范围内,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高水平教练员作为训练营的首席专家。
首席专家主要任务:一是培训和指导县域范围内的校园足球教师,把特色学校里的每周一节足球课上好。二是指导各所特色学校,组织好校内的课余训练和校内的足球比赛。三是指导县域范围内所有中小学开展校际足球联赛。四是在组织县域范围内联赛的基础上,选拔出县域内各年龄组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对他们进行系统训练,訓练结束后再让这些学生回到各自的学校。这一青训体系是建设新型足球学校的新模式,是欧洲依托俱乐部实施青训的“加强版”,是美国在校园体育中实施青训的“改进版”,也是中国举国体制的“升级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校园足球工作自2014年底由教育部牵头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随着校园足球工作进入2.0时代,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咨询服务作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补短板,认清校园足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校园足球工作存在的学训矛盾、体育运动意外伤害等问题。
一是要不断深化教体融合,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努力探索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青训道路,推进校园足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要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广泛参与抓起,抓好推广普及提高,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切实提高特色学校、训练营等建设质量。
三是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人人参与、男女平等,加强宣传引导和科学研究,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
四是要以发展校园足球为引领,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