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

2019-09-10代慧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改职业

代慧芳

摘 要: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职业荣誉缺失、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技能薄弱、综合素质不足等问题,这与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实施。针对上述问题,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树立职业理想、转变教育理念等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等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时代的需要。但目前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令人堪忧,已严重影响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谈几点看法,以资同仁商榷。

一、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是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在职前教育的培养、入职门槛、入职后的各种职业培训、考核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它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强调中学教师在“职业理解与认知”“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科教学知识”等14个领域内要达到61个方面的专业素养指标与要求。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缺乏职业理想与热情、教育观念滞后、知识更新率不高、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较低等诸多问题,这与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实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新时代对语文教师从业标准的逐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是一个历久弥新、持续长久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一)职业荣誉缺失。目前大部分中学设置有早自习或早读课,语文教师通常早上六点左右就要到校,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以及各种名目繁复的评估、考核、总结使得中学语文教师耗掉不少的体力精力疲于应付,并逐渐产生一种职业疲惫感;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绑架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都令他们缺乏职业的幸福感,长期的压力积累得不到释放,进而产生了职业倦怠,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沦为谋生的工具。

(二)教育观念滞后。新课改背景下视阈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大翻转,中学语文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离开满堂灌无所适从,角色转变僵化,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上而无法实现。

(三)教学技能薄弱。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的教学技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应具备教学计划能力、钻研能力、洞察能力,这是面对语文创新教育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率比较低,没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旧满足于旧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而且教学方法单一不求新变,对基本教学技能运用比较薄弱。

(四)综合素质不足。语文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过程能够游刃有余的知识源泉。可是,一部分教师还是机械式地学习基本语文知识,墨守成规,不能做到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扩展知识面,更不具备综合学习的能力,这都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真正达到创新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语文老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一)树立职业理想。中学语文教师要从灵魂深处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的关爱自己的学生,升华专业理念,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愿奉献的职业理想。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灵魂的塑造者,要领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深刻懂得教师职业的伟大和重要意义。

(二)转变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工作的指南外和路标,指引着教师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承担的责任,寻找并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升,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是当前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新课标,领会精神内涵,掌握工作技巧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上不断的努力。

(三)提升教学技能。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学习工程,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开启学习这门基础学科的兴趣,就应该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具备计划能力,为不同层次学生做好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更直观地触摸经典,更直接地走进文学殿堂。在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转变教学方法,重视熏陶渐染在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以此开启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高专业素质。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完善教学基础知识,丰富教学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素质。要强化语文教学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眼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内容,深化专业知识结构,转变专业教学理念。要补充相关知识,在完善教学基础知识与强化教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拓宽视野,在闲暇时间尽自己所能去多了解和接触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语文专业素养。

參考文献:

[1]林英典.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1).

[2]教育部在《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的要求.

★ 本论文是河南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9】-JKGHYB-116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新课改职业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