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绘画匠人
2019-09-10章赞
摘 要:莫兰迪是20世纪意大利画坛上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本文试从莫兰迪的绘画风格、绘画内容、色彩的表现这三个方面来探索莫兰迪绘画创作中的静谧感。
关键词:莫兰迪;绘画;静谧感
近些年“莫兰迪色系”成为了热门词汇,网络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莫兰迪色系卡”,喜欢追求时尚潮流的人们迫不及待的把“莫兰迪色系”运用到服装、家具等生活用品中。追根溯源,“莫兰迪色系”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著名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先生,在他的画笔下颜色被赋予了安全感与高级感,他的作品也透露着一种静谧感。是什么造就了莫兰迪作品的“静谧感”呢?或许是绘画的内容;或许是绘画形式;抑或是色彩的表现……
说到绘画,内容与形式始终是决定一幅画能否传递情感、精神灵魂的重要因素。黑格尔在他的名著《美学》中写道:“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也是如此,他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可见绘画内容对一个画家和一件油画作品来说存在着重大的意义。莫兰迪的一生可谓孤独而又平凡,他曾这样说道:“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神秘的气息而已。”因此他的绘画内容离不开静物,他每天都在画室里的小心谨慎的描摹瓶瓶罐罐,他着迷于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并不厌其烦的用自己独特语去表现。就静物本身而言带给观者一种宁静、清闲的感觉,哪怕是一支带刺的玫瑰,当它静静地躺在静物台上时,或者被插在花瓶中时,也会显得分外岑寂,更不必说瓶瓶罐罐,它们高低错落,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散发着庄严沉静的气息,让人最直观的可以体会到莫兰迪画面中的静谧感。
康德曾提出:“审美判断所关注的是对象的形式,并且只是形式。”形式也并非一蹴而就,莫兰迪带着他的瓶罐在绘画形式的探索道路上跌跌撞撞,最终寻找到只属于莫兰迪的绘画形式。早期莫兰迪模仿与研究“欧洲绘画之父”乔托和马萨乔的光线、色彩、构图、空间,为之后的艺术学习道路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到了中期他努力将“未来主义”、“形而上”的绘画形式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它试图通过具象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从而使作品充满有形的现实与无形的思维之中彼此互动相互缠绕的艺术形式感。”如《静物》(图1)这件作品,虽然色彩柔和,画面又充斥着莫兰迪的个人特色,但不可否认理性严谨的构图等其他静物元素,无不体现了形而上画派对莫兰迪绘画风格的影响。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1920年以后莫兰迪的绘画风格开始出现转变,他放弃了色彩单一的平涂方式和形象单板固执的事物,开始描摹自己热爱与倾心的事物,并将自己的精神思想融入到绘画中,探寻事物最本质的特性,渐渐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绘画形式。直到1950年,莫兰的绘画形式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但他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依然坚持绘画,不断前行,让观者在视觉上感受静谧,在心灵上有所触动。
《西方现代艺术史》一书中这样評论莫兰迪,“他毕生保持了画面的柔和、色调相近的色彩和丰富的质感”,莫兰迪绘画中的静谧感,有一部应该分归功于他的色彩呈现,在他画面中的色彩往往是简约、淡雅的灰色,并且他为这些灰色施予魔法,总是耐人寻味,莫兰迪无疑是一位色彩大师。如《静物》(图2)画面整体色彩明亮松动,两只白色的瓶子被摆放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颜色与桌面相近,在如此相近的物象色彩上,莫兰迪运用微妙的色彩变化处理让它们在色彩的明度上有所区分,但色彩总体上是统一而又概括的,增加了画面在视觉效果上的清新和安静。画面的最中心,两个白瓶子的中间突然出现一只黑色的瓶子,这只深色瓶子与浅色背景与两只白色瓶子在色彩纯度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画面在色彩上达到了某种必不可少的平衡感。莫兰迪对色彩明度、纯度变化的巧妙运用和对画面色彩平衡感的精准捕捉起到了传递画家主观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物象本质世界的重要作用,也让人们在莫兰迪的作品前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美感——静谧感。
安静的绘画者——莫兰迪,用自己的绘画高调的诉说着瓶子的故事,同时也低声的向世人倾诉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H·H·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何政广主编.契里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蔡婵谖.莫兰迪绘画中形式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章赞,1994年生,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