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与假山

2019-09-10彭德

画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仙山假山山水画

彭德

古人看山,声称江山如画,用画中之山品评自然之山,不过山水画的母本,常常不是真山真水,而是园林或盆景中的假山假水。酷似假山的桂林山水,在山水画范式形成以前,有关记载几乎空缺。北宋晚期之后,桂林山水被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其山如画而画如假山。北宋沈括指出,山水画的画法大都以大观小,如同观看假山。其实,除了观看,包括造型和肌理,山水画同假山也脱不开关系。因此,研究山水画,需要从假山入手。

假山营造纵贯中国历史时代

假山的骨干是石头。用于观赏的假山石,重在奇形怪状。大禹时代,九州进贡朝廷的特产,青州就有怪石一项,表明帝王的赏石趣味早在夏朝以前便已有之。大禹奠基的夏朝,是中国传承有序的历史时代的开端。夏朝易学不同于《周易》,名叫“连山”,以艮卦为始,以艮卦为终。艮卦象征山,因而别名连山。周朝关于假山的记录出自一个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说的是三千多年前,周召公为了劝勉周武王专心治国,用了这个比喻。九仞按周尺换算,大约15米。篑是装土石的竹筐,可知当时的假山是土石建筑。中国古代营造土石假山和高台,同治水有关。从田野考古推断,堆砌土石的时间,早于治水专家鲧用土石筑坝拦水、大禹治水用土石筑台挡水的时代。陕北石峁遗址石砌城址,时间在龙山文化晚期和夏代早期,其建城年代的上限比鲧治水的年代还早。甲骨文“治水”的“治”字,可以望文生义:高台挡水。中国园林建筑多台与榭,台是土石假山的始祖,榭是人造水域的旁证。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在云梦泽营造章华台,地点在今湖北省潜江县境内。楚灵王为了炫耀国力国威,邀请各国首脑参加落成典礼。这个巨大的园林有一处人造景观,模拟舜帝在湖南九嶷山的葬地:先筑坝抬升汉江的水位,再修人工河环绕人造的九嶷山,山体用石头垒成。秦始皇即位之后,随即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采集渭南巨石筑墓,墓内地面模拟九州大地,塑造山岳的形态,用水银灌注成江河。与此同时,又在都城开凿兰池,从渭河引水,在池中营造假山,模拟海上仙山蓬莱和瀛洲。西汉时期,茂陵富豪袁广汉在渭河之北,用石头建构假山,山高十余丈,绵延数里。后来被没收,并入皇家园林上林苑。

北魏时,司农张伦在芳林园造假山,名叫景阳山。一说魏文帝修建芳林园,开采太行山五色大石,营造景阳山。文人姜质作《亭山赋》加以描述和评议:

决石通泉,拔岭岩前。绝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纡徐如浪峭,山石高下复危多。则知巫山弗及,未审蓬莱如何。远为神仙所赏,近为朝士所知。思山念水,命驾相随。庭为仁智之田,故能种此石山。

陈后主在南京的皇宫,为自己和宠妃张丽华以及宠嫔等营造住宅,分为临春、结绮、望仙三大殿,华丽无比,又用复道连接。三大殿高十丈,殿下累石为山,分水为池,形成炫极一时的假山水。

隋炀帝在都城修建西苑,周围三百里;凿大池象海,周长十余里;池中建方丈、蓬莱、瀛洲三仙山,山高一百余尺。唐朝初年,有人制作沙盘式的假山献给皇帝,唐太宗特地写了一篇《小山赋》,具体描绘了这铺假山的形态和参照物,摘要如下:“想蓬瀛兮靡觌,望昆阆兮难期。抗微山于绮砌,横促岭于丹墀。启一围而建址,崇数尺以成岯。寸中孤嶂连还断,尺里重峦欹复正。俯蚁垤而有余,仰终南而多愧。”意犹未尽,又指示徐贤妃写了一篇《奉和御制小山赋》:“殊华岳之削成,异罗浮之移所。纤尘集兮朝岭峻,宵露晞兮夕涧空。影促圆峰三寸日,声低叠嶂一寻风。虽蓬瀛之蕴奇,故未留于神睇。彼昆阆之称美,讵有述于天制。”出土的唐代假山,见于洛阳武则天上阳宫遗迹。假山接近人的身高,大抵沿着池水垒砌,参差不齐,石形平常,或许只是假山的基座。唐中宗李显的幼女安乐公主,在长安城外开凿定昆池,池水直抵终南山麓,堆石模拟华山,引水模拟银河。

唐朝官至司徒的牛奇章,酷爱假山奇石,收藏的石头形态各异,像仙山浮云、像高士神人、像圭瓒、像剑戟、像龙凤。他的奇石分甲乙丙丁四等,以太湖石为甲等,罗浮石、天竺石次之;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石背镌刻“牛氏石甲之上”等字样。到晚唐五代,假山的摆设与堆砌已经普及民间。皮日休诗《秋晚访李处士所居》写道:“儿童不许惊幽鸟,药草须教上假山。”

北宋徽宗皇帝赵佶营造皇家园林艮岳,大兴“花石纲”,搜罗奇石的活动波及北宋半壁江山。当时热衷于假山奇石的风尚,从皇帝、权臣、文人延及平民。为了追求奇特,天然奇石被人工奇石取代。与此同时,小型化的盆景假山也应运而生。苏轼曾在江西湖口李正臣家见到一块奇石,状如九峰,玲珑剔透,取名“壶中九华”,售价高达百金,相当于五百两银子,一两银子可买米一百斤左右。苏轼囊中羞涩,只能作诗纪念。八年后重返湖口,石头被好事者取走,又作诗写道:“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该图沿传至今。苏轼还收藏过一块取名“小有洞天”的盆景假山石,石下有一座,暗藏香炉,每当焚香时,便如烟云出岫。这种风尚导致的山不如画、画不如石的认识,对元明清山水画产生过深刻影响。元代初年,朱孟辨在聚宝山采集了三块奇石制作假山,分别命名为山玄肤、玉芝朵和断云角,王蒙特地画了三幅写生画予以铭记。其画与“壶中九華”石一并见于明刊本《素园石谱》,画中图形与传世的王蒙山水画图形风格如出一辙。在宋代山水画中,水波之大与山峦之小往往不成比例,同山水画源于园林与盆景的假山假水有关。

历代假山的品种五花八门

天然假山。宋徽宗营造艮岳的假山石,有安徽灵璧石、无为石,山东青州石、衮州石、泰山石、峄山石,河南林虑石,河北邢石,江苏太湖石、昆山石、镇江石,浙江临安石、武康石、常山石、开化石、排牙石、卞山石、涵碧石,江西江州石、袁石、袁溪石、袁州石、吉州石、何君石、浊潭石、铙州石、萍乡石、修口石,湖南江华石、澧州石、耒阳石,湖北襄阳石,广东仇池石、韶石,广西永州石、全州石,四川永康石等各地奇石。北宋米芾用“秀、瘦、皱、透”或“秀、瘦、雅、透”作鉴石标准,几乎可以视为山水画家画山,崇尚奇特一路的造型法则。

石琢假山。宋徽宗设花石纲搜罗天下奇石,致使奇石枯竭。太湖一带的平民,在山中采集一二丈长的巨石加以雕造,然后放进急流冲撞,日久形成天然效果,再经烟熏或墨染,成为以假乱真的石琢假山。

砚石假山。历代最为人称道的砚山,是米芾宝晋斋砚山。其中一枚,本是南唐皇帝李煜的宝贝,辗转传到米芾之手,旋即成为宋徽宗的玩物。清代一乡民捡到一枚二寸多高的小砚山,送给孔尚任。乡民知道假山石在文人心目中的价值,表明把玩石砚假山之风的普及。孔尚任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特地写了《小亭亭山》《小亭亭山记》两篇文字加以记录和赞赏。《小亭亭山》写道:“小砚山,高二寸许,前面巉岩,后背砥平。其洞窦玲珑,峰巒峭拔,有天池如指顶可以注水,双峡可以檠笔。其石产防山之东谷,一乡民拾而贶予,名之曰小亭亭山,有《小亭亭山记》。”

玉琢假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玉石假山,有《大禹治水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秋山行旅图玉山》等巨型作品。其中《大禹治水图玉山》为历代玉山之最,高224厘米,原料重5035公斤,先由乾隆皇帝钦定宋代作品《大禹治水图》为底本,再由清宫造办处画出样稿,然后由画工贾全在玉料上临画,最后运往扬州,由玉工雕凿而成。从玉料的开采到作品运回清宫,累计耗时约十八年。《会昌九老图玉山》,据北宋画家李公麟同名画作摹刻。《秋山行旅图玉山》,依据清宫画家金廷标《关山行旅图》设计。三件玉雕,一律有山有水。

陶瓷假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二峰陶砚,砚台周边有十二座山峰,注水磨墨时,形成袖珍山水。其断代有四说:西汉、东汉、唐代以及晚唐至五代。

泥塑假山。唐代雕塑家杨惠之擅长在墙壁上泥塑山水图。宋代郭熙观看之后加以改造,先由工匠在墙上泥塑凸凹起伏的山形,干燥后依据山形的走势,晕染成峰峦林壑、楼阁人物,浑然天成,号称影壁。

木雕假山。唐代开元初年,技术专家马待封曾为玄宗皇帝制造酒山扑满。扑满是一种注酒后自行转动的杯子,空杯时杯体歪斜,注酒后杯体摆正,注满时杯体翻转,酒水通通倾覆,表示谦受益而满招损。马待封制作的酒山扑满,主体表面是个四尺五寸的转盘,转盘中央用木料雕刻三尺高的形态特殊的山峦。山峦四周罗列酒池,酒池外围有一圈假山。

铸铁假山。武则天称帝建立周朝,在都城洛阳定鼎门外建造“大周述德天枢”,高约27米,类似放大变粗的华表,底部铸铁为山。

嵌宝假山。唐玄宗在皇宫安放七尺高的山形座位,上面镶嵌七宝。皇帝指示朝中大臣讲解经典和议论时事,胜出者可坐上宝座。唐朝天命,五行属土。七对应火,按五行相生的原理,火生土,因而七尺高的七宝假山,寓意祥瑞。七宝是佛教法物,即从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石、珊瑚、琥珀、孔雀石、绿松石、水晶、明月珠、摩尼珠等多种宝物中挑选的七种物品,唐代多指黄金、白银、琉璃、水晶、玉石、赤珠、琥珀。

宝石假山。五代时,吴越总监孙承祐,富可敌国。他花费千金买了一块绿松石,形态嵯峨如山,请匠人雕刻成博山的形状,在峰尖凿了暗孔,烧香时,一股烟气直冲上方。亲朋好友加以效仿,号称“不二山”。

香料假山。唐玄宗装修骊山华清池温泉,用蓝宝石和沉香木在池中叠成山形,状如瀛洲和方丈。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四类香料制作的假山,同时出土的衣物账,记录为乳状香山、檀香山、丁香山、沉香山。五代时,孙承祐用香料龙脑煎酥,制作成小型骊山,周长一丈左右,山水、屋宇、人畜、林木、桥梁、道路,一一具备。后唐龙辉殿安放的一铺假山,用沉香制作山岭,用香料苏合油和蔷薇水做江河池塘,据说是镇压蜀国的战利品。北宋时,高丽船主王大世挑选上千斤沉香木,垒成南岳七十二峰。吴越国国王钱俶出价黄金五百两,此人却拒绝出售。

冰雕假山。杨贵妃受宠期间,杨家的纨绔子弟们在盛夏举行宴会,用大冰块雕凿成假山,放置在宴席的周围,既能降温,又能观赏。

矾石假山。南宋时,侍郎叶梦锡设宴招待宾客,时值盛夏,无冰降温,便用白矾石雕了几盆假山,乍一见如同雪山。

雪堆假山。宋代时,腊月二十五日下雪,被视为祥瑞,富豪们聚雪塑造狮子和雪山,设宴会请亲朋好友一道观看。

食品假山。唐代有个名叫梵正的尼姑,擅长制作精美食品。她在果盘中盛放食物,摆成山形,每盘取《辋川图》二十景中的一景,供人欣赏,食品变质了也不食用。南宋初年,人们爱用大罐储存不同花色、不同形状的糕点,堆砌为假山的最为高贵。

住宅假山。西安西郊中堡村一座唐墓出土的陶制院落,庭院置放一座带池的三彩假山,现存陕西博物馆。唐代诗人张祜《奉和浙西卢大夫题假山》“入门惊秀崒,规画自奇人”的诗句,可以同其互证。

园林假山。明末清初,造园家张然营造假山,采用李成、董源、黄公望、王蒙的画法塑造,山峰与沟壑平远,流泉曲折,给人以巧夺天工的印象。

山石盆景与树石盆景。盆景假山和树石盆景同宋徽宗营造的园林假山相比,趣味一脉相承。盆景通常养在陶盆,树石常常辅以苔藓,放在景凳或案头。有的盆中注水,既用来滋润树苔,又能倒映石树,形成立体的袖珍山水。因体量小巧,元人俗称“些子景”。元代诗人丁鹤年《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诗写道:“尺树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

假山与神仙思想和祈子习俗

中国帝王和平民,自古渴望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

秦始皇称帝之后,为了长生,指派方士到海上寻找不死之药,那药据称产自海上仙山。秦始皇在咸阳凿了象征大海的兰池,池中修造仙山,表示向往。后来汉武帝如法炮制,在上林苑营造一池三山。一池三山,从此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定制。秦汉以来,皇家园林的仙山,通常指蓬莱、方丈、瀛洲。按文献记载判断,三仙山实为海市蜃楼,纯属子虚乌有,可是中国山水画的仙山,依据的正是子虚乌有的仙山,作为神仙思想和境界的载体。由于仙山在人们的心目中与众不同,因而它的造型也就奇特反常。仙山同真山的关系,如同神仙与凡人的关系。反过来,凡是形态有些奇特的真山水,差不多都成了求仙道人的洞天福地。奇特与反常,也就成为追求超凡脱俗的画家描绘山水画的重要特征。

浙江天台山多悬崖峭壁、飞瀑流泉,自古以来被视为佛宗道源,修炼求仙的福地。南宋赵伯驹以下,历代都有山水画家把它作为题材。从山麓仰望群峰,如同放大了上千倍的假山石。早在东晋,孙绰就写过《游天台山赋》,摘录如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结根弥于华岳,直指高于九嶷。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跨穹隆之悬蹬,临万丈之绝冥。肆觐天宗,爰集通仙。

五代西蜀皇帝孟知祥用的蚊帐,人称皇明帐,后来传承到他的儿子孟昶。皇明帐浅红色,上面有海上仙山十洲三岛。每到夜晚,灿烂错落,如同金箔闪烁。

北宋初年,李成画山水画,山体的坡脚多画巨石。他的《窠石读碑图》,近处只画大树和假山般的窠石。窠石象征子孙,大树寓意发达,碑刻表示永恒。宋代画家郭熙曾指出,李成画巨石,寓意子孙发达。郭熙的《窠石平远图》,主景全是不规则的巨石,配以大树。北宋末年,宋徽宗为了多生儿子,受方士的鼓动,在汴京营造皇家园林艮岳,园内摆满了假山石并种植名贵的树木。

苏轼制作的《壶中九华》案头假山装置,假山下点燃香烟,形成白云出岫的仙山效果,用以表达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从假山到假山式山水画到反观真山

假山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变成真山的替身,进而变成山水画造型的参照。山水画中的山水如同园林中的假山水,这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临本中已有所表现。唐代李昭道山水画摹本,五代荆浩、关仝,宋代李唐、马远,元代吴镇、王蒙,清代王原祁等山水画家的作品尤为突出,其画面的山峰造型一如园林中的假山怪石。扬州个园堆砌的秋山,以石涛画中的黄山为蓝本,两者形成假山如画、画如假山的镜像关系。历代山水画家,除董源、米氏父子等大家外,在图形上很少有人逃出假山造型的窠臼。

山水画萌芽于汉唐之间,起初,多以虚构的形态奇特的仙山与名山为楷模。唐宋两朝以道教为国教,画家多画仙山。元代汉族画家因国破家亡,多画真山,但山水画出自园林假山的胎记,始终没有消失。唐代戴叔伦诗《南轩》写道:“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唐代诗人方干《水墨山石》写道:“兰台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把观画者从虚构的山水引向了自然的景观,进而景画混一,形成“假作真时假亦真”的视觉效果。

用假山品评真山,进而塑造山水画样式,再用这种虚构的山水圖像反观自然界的真山水,形成中国山水画描绘与欣赏的逻辑关系。这种特殊的自循环模式,同西方风景画大异其趣。假山制约山水画模式,大抵定型于宋徽宗赵佶执政期间。宋徽宗宣和三年,韩拙《山水纯全集》问世。他表示山水画家应当像以往的画家一样,立足于描绘真山,可是与他同时代的画家,画真山的人很少,抛弃古法的人很多。这意味着山水画模式的转换已经达成,景画混一的看法成了看画的定式,诗人们写道:

休道西山不留客,数峰如画暮云间。 (金·元好问《出山》诗)

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 (南宋·范成大《虎牙滩》诗)

吴山如画楚江平,消得孤帆半日程。(元·陈基《福山港口待潮》诗)

有人会质疑:中国不乏形态奇特的山水,比如黄山、张家界和桂林山水,形同假山,不需要转换。其实这类奇峰怪石构成的山体,同山水画追求奇特范式的定型,在文献上找不到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山和张家界,明清以前的文献绝少记录。桂林山水成名于宋代,对山水画追求奇特范式的形成也没产生影响。惟有关仝、范宽等人奇崛壮美的山水画,同北方山水有关。比如范宽隐居终南山,对景写生的对象是奇峭险峻的太乙峰和华山,可是其超大体量的山峰同秀美瘦透的假山式山水画,很难相提并论。

假山与山水画,作为观赏对象,是卧游、神游、澄怀味象的替身。既然是替身,画中山水就不必刻意追求逼真。南宋诗人陆游《观画山水》写道:“老来无复当年快,聊对丹青作卧游。”这如同中国戏剧舞台没有房屋布景,只需要家具即可感觉在屋内一样。

元代山水画走向了一个高峰,绘画位列十三科首位。时人与后人最推崇的元四家,境界都不在逼真。元四家最受推崇的倪云林,画法随意,不追求逼真,自称画画如同九方皋相马,洞悉马的优劣而分不清是公是母、是黄是黑。到了明初,戴进的山水画画得逼真,可是在画坛的地位却不敌沈周和文徵明。

佛教色空观念使得信众和赞同者,不再纠缠山水画所画山水的真假。色空观念与真山假山之辩,经过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宋代,很少再有人加以讨论了。南宋洪迈写道:

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图画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如老杜“悄然坐我天姥下”“凭轩忽若无丹青”之句是也。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

明代学者郎瑛写道:

予尝笑人见好画,曰“逼真山水”,及见真山水,曰“俨然一幅画也”,是不知孰真而孰伪耶?昨读杜诗《题蜀道画图》,有曰“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是又以画为真矣。又读曾吉父诗云“断崖韦偃树,小雨郭熙山”,岂非又以真者为画乎?据此,古今胥可笑也。

猜你喜欢

仙山假山山水画
仙山福洞
爬九仙山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苗家歇饮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调皮的小猴子
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