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的礼物

2019-09-10徐鲁

莫愁·小作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暴风雨首诗火车

关于诗的记忆

有一首朗诵诗,我在四十多年前的少年时代,多次和同学们一起朗诵,至今还能背诵出全篇。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曾问过老师,老师也不知道。

你把东风带给树枝/让小鸟快活地飞上蓝天;你把青草带给原野/让千万朵鲜花张开笑脸……这首诗不算太长,像那个年代的许多新诗一样,每四行一小节。我们通常是两名或四名同学一起,分角色来朗诵。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老作家袁鹰先生创作于1954年的诗《时光老人的礼物》。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少年对祖国壮美的河山、对正在建设中的新中国高楼大厦和工厂、铁路、矿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也抒发了少年对远大理想的憧憬,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本领,投身于祖国火热的建设行列里去的壮志豪情。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慷慨无私的时光老人的感念,勉励少年珍惜光阴、奋发努力。

这首诗是珍藏在我少年时代里的一段温暖的记忆,也为我的成长起到了润泽和励志的作用。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虽然生活十分艰苦和贫困,但贫也不失其志。相反,我倒是牢牢地记住了高尔基在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里写到的一些话:“生活条件越是困难,我就觉得自己越发坚强……人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脚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下去!”

我记得,在村小学念书时,学校有个传统:大清早起来爬山、跑步。有时鸡刚叫头遍,天还黑黢黢的,村子外面的山道上,就响起腾腾的脚步声和响亮的哨子声,甚至还夹着一阵阵整齐的口号声,好像部队操演一般。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爬山、长跑,天天如此。尤其是数九寒冬里,即使不穿棉袄,不戴帽子,照样跑得大汗淋漓、热气腾腾。

理想与热忱

等到进了中学,我不仅身体正在迅速地发育、长高,而且内心也隐隐升起了梦想和抱负,也许正是这些梦想和抱负,使我自觉地热爱起身体和生命来。那时候,我的课桌里常常贴着自己用毛笔写的两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据说这是毛泽东做学生时的格言。我也时常在作文里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激励自己。我的周身涌动着的,是一个贫穷的乡村少年的殷殷热血。

在家乡的联合中学念书时,学校几乎每个季节都要进行一次“军事化”的长途拉练行军,一走就是上百里。水壶、干粮袋、红缨枪、鼓动队的喇叭筒等,都要带上,个个全副武装,沿途歌声、口号声、军号声不绝于耳。有时半夜里,驻校的同学就把拉练的命令传到了各个村庄,无论是细雨霏霏还是大雪纷纷,我们都会听从着一个号令,从不给自己的班级丢脸,即使是脚板上起了血泡也从不叫苦。只要集合号一响,“多严峻的战斗,我们也不会退后!”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单纯、幼稚、懵懂、年少气盛,但有的是理想和热忱,一个个都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我还记得,有许多次,仿佛要有意试一试自己的意志和胆量,我和几名要好的同学一道,在翻江倒海般的暴风雨中,沿着大青山古道骄傲地奔跑着。我们一边疯狂地奔跑,一边挥动着双臂,“哟嗬嗬……”地呼喊着,好像每一个人都和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融成了一体,暴风雨中的一切声音,都化作了我们生命的声音。我的周身,既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胆量。我们大声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而当暴风雨停住,大地重又归于平静的时候,我们就像胜利者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巅上,遥看远处大团大团飞涌的白云,还有那依稀可见的迷人的海光;聆听一阵阵如同交响乐般的林涛奏鸣,心中似有万种神秘的激情在冲撞、荡漾。这时候,我们又会对着远处的山谷,对着辉煌的落日,高声地朗诵起我们喜欢的诗篇,如高尔基的《海燕》,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还有那首《时光老人的礼物》。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的最大的馈赠。”这份馈赠,也是时光老人送给每个人的最好的礼物。

火车与梦想

还有一件少年往事,让我耿耿难忘。念初中一年级时,班上一个王姓男生突然“失踪”了。校长、老师和他的家人,找遍了方圆四周所有他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找到。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整个小镇。就在大家都已绝望时,他又突然衣衫褴褛地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大家纷纷问他去哪里了,他竟自豪地说:“坐火车,去东北了!”

原来,他先去了青岛四方火车站,从那里扒火车,一路向北,最后到了遥远的东北。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初中学生,身无分文,竟然独自“扒火车”走了那么远的路,还能活着回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嘛,这名同学一下就成了方圆四周人人知晓的人物,学校还在黑板报上“登载”过他的故事。我记得有人还用《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里的话夸奖他的这次远行:“妈妈,我将成为一个英雄归来,否则,就像一个英雄一样死去!”

当时我们这些学生,几乎谁也没有坐过火车,大家都很向往能坐一次火车。也正是这名英雄般的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他坐火车的感受,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说的话:“火车跑得像飞一样快,车外面的那些树,一棵一棵,都是飞快地向后退去的……”

美国诗人米莱写过两行关于“火车”的诗,令人难忘:“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这差不多写出了所有生活在寂寞和闭塞的乡村少年的夢想。我第一次看到这两行诗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我这个扒火车去了东北的少年同学。

没有谁不向往坐上火车去远方的感受。作家铁凝在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里,一开头就描写了火车和一个小山村的关系。铁凝笔下的山村女孩香雪,怀着“火车梦想”,第一次走上火车站台,第一次登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

啊,火车,火车,带着我去往远方吧。我也想对着世界和远方说: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哪怕它是驶到那种小到不能再小的车站,驶到那种只有四等慢车才肯停留两分钟的小车站。也许,在那个深夜的小车站的月台上,或者是在空旷的候车室里,正有一位我最想念的人,在那里等候着我。

徐鲁:著名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猜你喜欢

暴风雨首诗火车
《上课没人抢》
暴风雨前
The Storm暴风雨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暴风雨中的雄鹰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