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初探
2019-09-10韦源毛瑞杰梁俊远
韦源 毛瑞杰 梁俊远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层建筑使空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缓解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是高层建筑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就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空间,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逐渐向更高处发展,过去遥不可及的蓝天白云因高层建筑的出现变得好像触手可及,但高层建筑在便利之余也给人们带来一些难题,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难度系数较大,同时高层建筑也使火灾产生的风险几率加大。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重要性概述
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项主流标志,高层建筑大多密集存在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基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建设面积逐渐减少,但城市人口却不断增多,高层建筑有效地缓解了这个矛盾。高层建筑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难题,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问题。高层建筑因其高度很高,楼层数也多,又是人员的聚集场所,火灾发生的风险就会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蔓延,迅速灭火比较困难,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可谓是重中之重。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高层建筑的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结合高层建筑的基本设计要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高层建筑物给排水和消防系统的设计。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要求
因高层建筑本身所具有的高、多、杂等特点使得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较普通建筑的要求更高,各个环节的把控和具体的规格也比普通建筑标准更高。这同时也对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层建筑基本都是人员密集和常住的区域,如果发生停水或水污染,那么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提供,保证供水的正常,同时还应注意管材的设计和维护,避免漏水和水污染现象发生。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建筑物的整体进行考虑,使得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更具全面性,尤其是使高层中的每一层都有可以正常使用的消防系统。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结合建筑物的消防用量设计蓄水池用于储备消防用水,保证消防用水的充足供应量。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水压问题以及供水的管道问题,同时,消防管理人员应对管道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避免管道堵塞和异常情况的发生。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要点
(一)消火栓的设计要点
消火栓是高层建筑整个排水消防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消火栓经常出现的设计问题有消防栓的口径不合理,消防栓口径与水带口径不匹配,消防栓的位置不合理等。因此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消防栓的口径进行统一确认,另外,高层建筑的消防栓位置和用量应根据建筑物的情况和消防用水量情况进行确定,消火栓的位置设计还应考虑到高层建筑每层的消火栓的水柱能够喷到建筑物内的所有位置。
(二)消防水池的设计要点
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消防系统中合理的消防水池设计不仅可以使建筑面积得到有效利用,也使消防水池后续得到有效利用,避免消防水池长期没有得到使用造成水污染。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供水情况,合理设计消防水池的容积,确保消防水池在补水充足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消防水池的面积大小,使消防水池更具经济效益。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高層建筑的给排水消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设计人员应重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使用需求进行设计,确保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能够正常的稳定运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淋头设计应注意保证喷淋头的数量并保证喷淋头可以和相应的水管相匹配,确保喷淋头可以正常使用。另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水管入口的减压设备方面,应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楼层的实际高度,确认好高层建筑的吊顶方式,精确计算出水管入口的压力,同时,还要关注增压泵的设计,增压泵的具体排水量要进行实际确认,使增压泵能够发挥实际效用,实现对水柱进行增压,确保水压充足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另外,报警阀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它能确保发生火灾时,一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开始运行时,报警阀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四、结语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是一项难度大、复杂度大的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参考大量的数据信息,还要到现场去实地考察,设计者还需把握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要点和要求,确保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朱丽娜.给排水和消防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69.
陈阅.探讨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9(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