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作用
2019-09-10赵鑫洁
赵鑫洁
摘要: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兴趣教育应用;情景课堂
一、兴趣在教学中的位置
1.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又提出了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在赫尔巴特看来,兴趣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在教学中的位置,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当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如果知识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兴趣范畴,那么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或者是厌恶状态,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兴趣化的倾向。另外,学生在接触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或知识时,前期往往表现出很大兴趣,但随着知识难度的不断加深,如果没有新的刺激物的出现,学生将渐渐丧失兴趣,进入更高年级后,学生对这一类型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兴趣在教学中的位置与地域关系: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存在差距,在城市教育体系中,学生有较多机会外出实践,或写生游玩,接触到更广的知识面,学生拥有较宽泛的兴趣,另外教师跟家长大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其他兴趣,学生平时的综合活动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多样,达到的教学效果较好。而乡村教育中,兴趣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重要,受地域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教师与家长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因此当今对乡村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注重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二、兴趣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直观教学:赫尔巴特提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其单纯提示的教学法实际上就是直观教学。赫尔巴特认为,单纯提示的教学是直接建立在学生经验基础之上的,他指出“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运用各种图画作为帮助,这些图画越是没有为儿童不假思索的观看过或者作为无意义的娱乐而误用过,对教学越有帮助。”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实物或模具,或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兴趣。
2.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 “黑+白”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了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感内容,成为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现代教学手段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3.创设情景课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在教研中,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才有利于小学学科教学健康发展。教师可尝试利用电教设备等重现实际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时代更迭速度太快,教育的发展要跟上时代潮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及与学生与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教师不能只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兴趣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逼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可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来源。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必要的条件。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几乎决定了学生对该学科的掌握程度。有研究表明,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或者大部分偏科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兴趣浓厚的课程往往是掌握较好的;偏科生中,成绩好的那些科目也往往是他们在学习期间一直都保持了较大的学习兴趣,成绩差的科目则是在学习初期存在学习兴趣,但较快失去了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作用。
3.兴趣与思维存在的关系:在教师授课之前,学生不存在或较少的存在关于这门学科的思维逻辑,当教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后,其思维逻辑便得到较快的发展;反之,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思维逻辑便很难培养。以小学数学为例,小学数学教材源于书本的内容框架和学生知识结构差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各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不同的认知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若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种差异势必會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教学障碍。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等学科的兴趣,是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田良臣, 王旦, 王越. 学生的课堂思维分析与教学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8): 79-84.
[2]张晶. 数学课堂也快乐[J]. 新课程(小学), 2010(4):30- 30.
[3]洪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11(1):209-209.
[4]黄德秀. 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04(1):89-89.